人間通訊社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藝文活動> 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 印度沙彌分享學園感懷

藝文活動

字級

等待一朵蓮挺水而出 印度沙彌分享學園感懷

【人間社 張鳳吟 台南報導】 2024-08-15
佛光山南台別院8月11日於三樓國際會議廳舉辦佛學講座,邀請楊麗華老師主持,作家林少雯老師、來自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的慧典法師、慧申法師及慧合法師與談,分享新出版的沙彌日記第七集《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以及法師們在沙彌學園學習的心得。與會大眾約250人,現場座無虛席。

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開場,說明《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是香海文化為沙彌學園出的第三本書,而這場分享會是全球第二場。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讚歎與談3位法師的發心承擔,沙彌學園從最初5位沙彌到現在近百位沙彌的規模,再再顯示佛教的傳承。

楊麗華介紹該3位法師目前就讀佛光大學大學部與研究所。沙彌學園於2010年4月設立,大師希望能藉由教育,為佛教培養未來的弘法人才,以期能復興印度佛教。

林少雯受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之邀,到沙彌學園講學3個月,這本書的題材即來自她的講學日記,以及沙彌們的學習日記。她表示,這本書的書名是受到沙彌學園圖書館前蓮花池的啟發,當時她正等待池中一朵花苞的綻開,雖然花苞被風雨打落,但最後蓮花到處盛開,她認為沙彌們就像這些蓮花一般「等待一朵蓮,最後開滿了池塘」。

慧合法師和慧典法師到沙彌學園的因緣都來自家裡的一通電話。慧合法師認為沙彌學園環境很好,為他們打下紮實且全面的基礎,除了英語、印地語、中文、基礎佛學外,甚至還有武術、瑜珈、印度傳統音樂等課程;慧典法師說明他到沙彌學園首先感受到的是飲食上印度與中華文化的差別。兩位法師分享在佛光大學就讀的經驗,表示佛光大學不像沙彌學園任何事都有法師與老師打理一切,在佛光大學需要管理自己的學習。而佛光大學的教學嚴謹,他們一樣要學習中國古文、上台報告,不會因他們的身分而有所分別。

慧申法師感恩所有成就他們學習的因緣,他認為印度沙彌到台灣,在星雲大師座下成為比丘並進到大學學習,別具意義。復興印度佛教,讓人間佛教在印度實行並本土化,需要具有視野、展望並能看到問題核心,也要深入印度與中華文化,這些都能從大學教育得到幫助。他分類世人的學習為智者、健忘、熱切學習及愚知4種,他期許自己能成為熱切學習的人,知所知,知所不知,這都是沙彌學園與佛光大學帶給他的成長。
「師在世時我在印,師滅度後我回山,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師公真法身。」最後主持人楊麗華老師以沙彌寫給大師的信作為講座結尾,表達沙彌們對大師的懷念。
12345678910第1 / 12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