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信徒總代表趙元修主講「心經、金剛經和六祖壇經」,芝加哥佛光山信眾專注聆聽。 圖/芝加哥佛光山提供
圖說:國際佛光會信徒總代表趙元修解譯「心經、金剛經和六祖壇經的共通之處」。 圖/芝加哥佛光山提供
圖說:芝加哥佛光山住持永瀚法師(右1)致詞感謝趙元修(左1)、趙辜懷箴(中)伉儷蒞臨芝加哥進行多場講演。 圖/芝加哥佛光山提供
圖說:佛光山信徒總代表趙元修(第二排左6)以敦煌版的「金剛經六祖解義」與大眾結緣。 圖/芝加哥佛光山提供人間佛教系列講座 談心經、金剛經和六祖壇經的共通處
2024-06-14
國際佛光會芝加哥協會6月9日在芝加哥佛光山舉行佛學講座,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及佛光山信徒總代表趙元修主講「心經、金剛經和六祖壇經」,芝加哥佛光山住持永瀚法師與近60位及信眾專注聆聽。
趙元修表示,凡是有相,皆為虛相;佛是覺悟的人,人人都有佛性,如果大眾能去除貪心和執著,就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契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強調的「我是佛」人間佛教理念,建議大眾要用聞思修的修行法門發掘佛性、本性。
四祖以後才用《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心是乾淨的。《六祖壇經》的「無住生心」,即為《金剛金》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舉「三輪體空」,即無布施的人、無布施的物、無受布施的對象,幫助大家理解「無住」。鼓勵大眾依循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在人間修行。
具體怎樣修呢?《心經》的第一句就點出了要點,要去「觀」。就是要深入了解,這是覺悟前的一段路。要定,然後由定生慧,而至成佛。透過每一次背誦、研讀《金剛經》都有不同的體證。修行次第即為《金剛經》中的「是A,即非A,是為A 」;通過是A,即非A,是名A的思維,即從無名的層次到覺悟的層次。
從認識事物的表面到發現它的內在,進行分析、化解以後再重新組合,從而完全了解完整性。這就是示轉、勸轉、證轉 「三轉法輪」,對應著聞思修,以此來精進修行。趙元修用《六祖壇經》中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物」與眾共勉。
協會督導周邁平說,體會到「自性」即是「佛性」,若大家時時行三好,清淨「身口意」三業,就能夠「度一切苦厄」。第三分會會長杜堡惜指出,將六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趙元修表示,凡是有相,皆為虛相;佛是覺悟的人,人人都有佛性,如果大眾能去除貪心和執著,就能見到自己的本性,契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強調的「我是佛」人間佛教理念,建議大眾要用聞思修的修行法門發掘佛性、本性。
四祖以後才用《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心是乾淨的。《六祖壇經》的「無住生心」,即為《金剛金》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舉「三輪體空」,即無布施的人、無布施的物、無受布施的對象,幫助大家理解「無住」。鼓勵大眾依循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在人間修行。
具體怎樣修呢?《心經》的第一句就點出了要點,要去「觀」。就是要深入了解,這是覺悟前的一段路。要定,然後由定生慧,而至成佛。透過每一次背誦、研讀《金剛經》都有不同的體證。修行次第即為《金剛經》中的「是A,即非A,是為A 」;通過是A,即非A,是名A的思維,即從無名的層次到覺悟的層次。
從認識事物的表面到發現它的內在,進行分析、化解以後再重新組合,從而完全了解完整性。這就是示轉、勸轉、證轉 「三轉法輪」,對應著聞思修,以此來精進修行。趙元修用《六祖壇經》中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物」與眾共勉。
協會督導周邁平說,體會到「自性」即是「佛性」,若大家時時行三好,清淨「身口意」三業,就能夠「度一切苦厄」。第三分會會長杜堡惜指出,將六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最新消息
花蓮佛光人跟著大師辦教育 送福田「做就對了」
2025-11-22宿霧跨宗教「翻譯與真理」 聖卡洛大學與佛光山再合作
2025-11-22豐原佛學講座 通往佛道的起點
2025-11-22北卡Norwayne中學參訪佛光山 體驗中華文化與佛法智慧
2025-11-22理查遜學區舉辦多元文化之夜 佛光攤位展現中華傳統魅力
2025-11-22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
2025-11-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
2025-11-22柏林佛光寶寶祝福禮 信仰傳承和樂融融
2025-11-22邁阿密佛光人走入社區慈悲關懷
2025-11-22多大佛光學社舉辦研討會 知觀法師講說佛教核心教義
2025-11-2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