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佛光大學發表會移師本山 問學與做人之道並倡

佛光新聞

字級

佛光大學發表會移師本山 問學與做人之道並倡

【人間社 知文 高雄大樹報導】 2024-05-09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近40名研究生於5月6日至8日,參加在佛光山雲來集舉行的「佛光大學研究生佛學論文發表會」,佛教學院與叢林學院聯合發表13篇論文,展現研學成果,回饋本山長年護持佛教學院的恩惠。會議前,全體並專程前往禮祖,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昔日對學院關懷備至之情。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於開幕式致詞時指出,對法的討論構成佛教的重要部分,一部論典的開篇有歸敬序,顯示佛教研究是以信仰三寶為基礎,並以汰除煩惱為造論的最終目的,以此期勉同學。

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表示,期許同學懷著感恩心為佛教為眾生,在各個崗位做事,就是對大師的回報,就是追隨人間佛教。同學藉由論文發表,鍛鍊清晰表述論點的能力,建立接受批判的問學態度,期望同學青出於藍。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表示,感謝叢林學院在會議期間無微不至的照顧,樂見佛教學院與叢林學院合作,實現六和敬精神,一同為佛教貢獻各自所長,發揮如千手千眼觀音般的能量。期望發表會未來擴大合作,與佛光山系統大學聯合發表論文。

發表會上,佛教學院7名博士生、2名碩士中文班和1名英文班、1名碩士香港專班,與叢林學院2名經論教理系學生,發表的論文涉及修道論與思想研究,祖師行狀、制度史之史學研究,藏文與漢文大藏經之文獻學研究,社會學角度的觀察,佛教醫學跨域應用與反思,以及對人間佛教研究方法論之反省。

擔任評論的師長是不同領域專家,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電子大藏經編藏處、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以及佛光大學佛教學院,就學生的論述邏輯、架構安排、用字遣詞、參考書目、文獻版本等方面作鉅細靡遺地指導,指出數位化的文獻固然使研究便利,但視野不應侷限在一部寺誌或一位僧侶,而應建構更廣的脈絡。

佛光大學執行董事永本法師代表董事長慈惠法師致詞表示,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設立佛教學院是為培養佛教人才,令佛法久住世間,以世界佛教研究重鎮為發展目標。在教育部規定下,放入傳統行門課程,依據自身過去跟慧嶽法師做天臺研究的經驗,指出行門能幫助智慧的開發。

「佛法很有人情味,教你如何做『完整的人』。」永本法師指出,當初大師借重萬金川教授的威望與人脈,讓系所的佛學師資變得厚實,其關鍵在「結緣」。正如大師創辦的大學之所以有好的校長傳承接棒,也是因為大師生前與人結緣的結果。以此期許同學做研究不是只為知識,而是要把佛法內化,建立與人相處與應對進退之道,懂得與人結緣,才有足夠的福報以成事。

會議期間,石窟考古專業的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郭鳳妍導覽「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石窟考古知識經驗信手捻來,西藏佛教學專家、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蘇南望傑也針對藏文榜題與碑文,即席講解,學生興致盎然。叢林學院並精心設宴款待,予人回家般的溫暖。

與會者除了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亦有來自中國廈門大學、雲南大學、煙台大學以及馬來亞大學博士生,熱烈交流。
12345678910第1 / 93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