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320人齊聚南台別院 聆聽陳順章、蘇素賢伉儷分享行佛的人生

地方采風

字級

320人齊聚南台別院 聆聽陳順章、蘇素賢伉儷分享行佛的人生

【人間社 成建英 台南報導】 2024-04-25
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菩提眷屬系列講座第二場,於4月22日邀請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順章、蘇素賢伉儷講述「行佛的人生」,共吸引320位民眾聆聽。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表示,邀請跟隨大師學佛50年的陳順章、蘇素賢伉儷演講「行佛的人生」,陪同前來的還有他們的子女、媳婦與3個孫女,從全家和樂融融的氣氛,感受到信仰佛法的傳承與意義。

陳順章歡喜說其「行佛的人生」成長歷程,始終秉持一師一道、依教奉行的精神。2002年,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交待說:「你來負責處理迎佛指舍利法會的中午用餐。」他當時心想:「自己是台南人,如何能夠24小時內在高雄找到100個義工完成『萬人吃飯』的大工程?」不過事實證明,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當下承擔」,自然迎難而解。

此外,陳順章指出,從小所理解的「老師」能「傳道、授業、解惑」,即是一個合格又偉大的老師,然而大師卻對他說:「一個老師要幫助學生找到他生命的價值。」這句話讓他如雷貫耳,時時不敢懈怠。許多關於大師的故事,陳順章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例如,中央電影製片廠曾經到佛光山大雄寶殿要實境拍攝「早課」,要向架設在大雄寶殿正前方的攝影機與攝影師頂禮,但總感覺不適應,細心的大師便在當天早課開示說:「弟子們,現在你們向未來佛頂禮三拜。」這句話令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深深佩服大師善巧方便,也深受感動。

蘇素賢接著回憶說,當年生下的第三個孩子還沒滿月,有一天哭鬧不睡、臉色變黑,幸好有人引導他持念〈大悲咒〉與「觀世音菩薩」聖號,當天晚上孩子和他們夫婦竟然一夜好眠到天亮,就是這次不可思議的因緣開啟他的行佛人生篇章。

蘇素賢表示,人一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身為「母親」,和同修陳順章仔細觀察三個孩子的個性、喜好,然後帶領孩子參加佛光山舉辦的不同活動,圓滿「佛光三好家庭」的「第一好」。其次,以「媳婦、女兒」的身分,善盡人倫孝道,將發自內心學佛的歡喜幸福分享給家人,並讓深受傳統喪葬習俗影響的公公婆婆,在往生前都能欣然接受佛事,還有成功帶領親友團近百人參觀佛陀紀念館,完成她與同修的「第二好」。

緊接著蘇素賢進一步分享,當年因為大師要重新編輯《大藏經》,所以主動從自己的小家庭,每人每月存100元贊助,之後勸募到近千人,緊緊跟隨大師的腳步「行佛」,讓他們夫婦同心成就了「第三好」。

講座尾聲,陳順章與蘇素賢因「人我相處」中的尊重、包容,幫助自己在行佛的人生道路上,故而勉勵現場大眾一起來「行佛」,讓自己的人生安樂富有、祥和歡喜。
12345678910第1 / 36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