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劉招明三好人家 傳承開展共生共榮

地方采風

字級

劉招明三好人家 傳承開展共生共榮

【人間社 許貞慧 台南報導】 2024-04-18
佛光山南台別院2024安樂富有人間佛教生活系列講座,4月15日由立明企業集團總裁劉招明、澳洲中天中文學校執行校長陳秋琴夫婦,及兒子立明企業集團執行董事劉宗澧、媳婦復煜生技有限公司執行長張瑜真,以企業二代接班對話為題,主講「傳承開展共生共榮」,在企業金牌講師李德屏主持下,為聽眾闡述「道業與企業」的理念經營方針,共780人同結法緣。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讚歎劉招明全家是「三好人家」的榜樣,無論是在家庭、信仰或事業上的表現備受肯定;家人也承擔國際佛光會的幹部職責,尤其在信仰的傳承落實,孫子輩已有8位皈依受戒成為佛教徒。滿舟法師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信仰傳承也是一種治家之道」,所以劉招明以人間佛教的信仰,代代相傳,成就幸福安樂的家庭,是最佳楷模。

主持人李德屏就「企業經營與信仰傳承」的薪火相傳、永續經營,與傳承開展的挑戰和克服等問題提問,讓聽眾明暸立明企業集團這50年的經營事業觀,與信仰傳家的不二心法。講座前,由佛光人組成的「菩提心合唱團」,以人間音緣〈流轉〉和〈信仰與傳承〉的歌聲供養大眾。

劉招明表示,感謝每一個因緣成就今日的講座,大師曾說,「信仰與生命一樣重要」,信仰是歡喜的、有希望的。35年前,因同修陳秋琴受邀到澳洲中天寺教學因緣,進而全家跟著大師學佛、行佛,深深感受到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能增長智慧,積極的行三好、四給,累積福德因緣,充實人生,更能在力行的活動中開拓眼界,所以將信仰傳承開展是件重要的事。

劉招明進一步分享企業經營的事業傳承,他提到,要創造因緣,培養感恩心、責任感,放手讓孩子熟悉與磨練企業運作,進而承擔家族企業。大師說過,「一個人心量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而企業的永續經營也須「轉型與創新」,進而發揚光大,創造更多的價值,必能與社會共生共榮。

陳秋琴歡喜的說道,「全家都有相同的信仰是件幸福的事」,三個兒女將人間佛教的信仰傳承給孫子輩,不論是參與童軍團、兒童禪修、法會或做小義工,都是給他們因緣種下菩提種子,靜待發芽茁壯,只因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在企業傳承上,以機會教育引導,讓孩子知道父親在事業、生活上的點滴,處事「不怕苦」的毅力,鍥而不捨的態度,進而效法學習之。

劉宗澧說,「一人佛光人,全家佛光人」,因為父母親近人間佛教的關係,讓他學習到「愛語和平等」的重要,有信仰的生活,能心平氣和好好溝通,把正信的信仰傳承開展給下一代,全家一起學佛、行佛,彼此都能成為最好的後盾。勉勵大眾,把信仰融入家庭,「有佛法就有辦法」,只要有心,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百法。

劉宗澧談及企業傳承需「廣結善緣」,開拓自己的路,對於父親的教導「依教奉行」,行事與時俱進,利和同均。並舉布袋和尚的「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的佛法智慧,成就共生共榮的企業文化。

「信仰是生命旅途中的指南針」,張瑜真感謝母親從小為他種下菩提幼苗;同為母親身分的他,也在孩子身上學到恭敬心與謙卑感恩心,他說,這些都是從小親近道場,耳濡目染所成就的。在企業經營上,他提到,因為學習佛法,讓他深信因果觀,更注意食安問題的把關,所以在經營生技品牌上,他將收益轉成公益,同時兼顧利益與公益的願景,在社會、經濟與環境間建立平衡,達到共生共榮。

劉招明的大兒子劉宗澤也透過預錄影片,分享在企業經營理念上,傳承父親共生共榮的創業精神,其中「情義人生、有您真好」的思想觀念,幫助他挺過疫情期間,飯店業所面臨的困頓,堅持不裁員、不減薪,反而在疫情好轉後得到良好契機,這都是佛法帶給他的智慧。
12345678910第1 / 34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