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南天大學帶領「澳洲佛教」研究計劃 歷史性啟動
2023-11-14
由澳洲南天大學帶領,澳洲四所高等學府攜手合作,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贊助的「澳洲佛教」研究計劃,研究團隊於11月9日及10日,首次在南天大學會面,啟動這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
簡單而莊重的啟動儀式於11月10日下午在南天大學會議室舉行,現場出席者有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執行長覺舫法師,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澳洲迪肯大學社會學者Anna Halafoff副教授,西雪梨大學人類學者Cristina Rocha教授及人間佛教中心研究員陳曉燕博士。在線參與的還有研究團隊來自迪肯大學的社會宗教學者Kim Lam 博士、Ruth Fitzpatrick博士以及參與研究計劃的攝影師Freeman Trebilcock。
「澳洲佛教」研究計劃由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帶領, Anna Halafoff副教授, Cristina Rocha教授、Kim Lam 博士及達爾文大學教育學者Sue Smith博士合作參與。
此計畫全名為「佛教在澳洲:福祉、社會參與及歸屬感」,將透過混合方法研究全面探討澳洲自19世紀中期至今的佛教史,將佛教傳入澳洲至今的時間分為三個時期,即1901前、1901-1973白澳政策期間,以及1973-2025白澳政策取消後對亞洲移民人口開放期間三段時間,在澳洲全國各地進行田野調查、訪問、文化遺產個案研究,以五個研究目的為方向,除了記錄佛教徒在澳洲的宗教生活,也就佛教對當地社會福祉與健康的貢獻,以及佛教人口的社會參與狀況進行分析,梳理佛教移民與當地社區的互動關係,以及探討影響佛教徒對澳洲社會產生歸屬感的各種因素。
參與研究計劃的Anna Halafoff副教授本身也是佛教徒。她發覺探討澳洲佛教的學術文獻不多,而且大部分聚焦在雪梨與墨爾本,鮮少關注澳大利亞遠北部和西部;那裡因中國、日本和錫蘭移民而有著悠久的佛教歷史,可以追溯到淘金熱時期。她在當地觀察了不同的寺廟、聖樹、墓地遺址等,希望透過本研究計劃深入研究,如實而全面地呈現澳洲佛教歷史的面貌。Anna Halafoff表示,研究計劃已醞釀了10年之久,在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的贊助與支持,以及南天大學帶領下,這項歷史性的研究計劃今天終於啟動,她非常感恩。
Cristina Rocha教授是西雪梨大學人類學教授兼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是《全球佛教》學術刊物、以及《佛教在澳洲》一書的主編之一。她表示,這兩天的會議,主要是制定未來三年的計劃。首次到訪美麗的南天寺,空氣中充滿尤加利樹的獨特香氣,眼前極富傳統中國特色的寺院建築及庭院設計,讓她讚嘆不已。人間佛教中心陳曉燕為Rocha教授解說一筆字的緣起,以及大師說的「不要看我的字,可以看我的心」。Rocha教授說,可以為佛教、為澳洲的佛教知識做出貢獻,她非常高興。
兩位學者與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的合作,始於2021共同開發「太平洋佛教研究網絡」,隨後於2022年在《全球佛教》學術刊物合編「佛教島嶼之洋的流動」特刊。覺瑋法師表示,研究團隊會緊密與各佛教組織、社區合作,希望透過這次研究計劃的因緣,增進佛光山、南天大學與友寺的互動,探討澳洲佛教的多樣性,深入瞭解人間佛教如何因應本地社會需求,深耕本土。
學者們表示,研究成果除了作學術發表,將製作成學界跟大眾都可以利用的關於澳洲佛教的教育資源。
簡單而莊重的啟動儀式於11月10日下午在南天大學會議室舉行,現場出席者有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執行長覺舫法師,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澳洲迪肯大學社會學者Anna Halafoff副教授,西雪梨大學人類學者Cristina Rocha教授及人間佛教中心研究員陳曉燕博士。在線參與的還有研究團隊來自迪肯大學的社會宗教學者Kim Lam 博士、Ruth Fitzpatrick博士以及參與研究計劃的攝影師Freeman Trebilcock。
「澳洲佛教」研究計劃由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帶領, Anna Halafoff副教授, Cristina Rocha教授、Kim Lam 博士及達爾文大學教育學者Sue Smith博士合作參與。
此計畫全名為「佛教在澳洲:福祉、社會參與及歸屬感」,將透過混合方法研究全面探討澳洲自19世紀中期至今的佛教史,將佛教傳入澳洲至今的時間分為三個時期,即1901前、1901-1973白澳政策期間,以及1973-2025白澳政策取消後對亞洲移民人口開放期間三段時間,在澳洲全國各地進行田野調查、訪問、文化遺產個案研究,以五個研究目的為方向,除了記錄佛教徒在澳洲的宗教生活,也就佛教對當地社會福祉與健康的貢獻,以及佛教人口的社會參與狀況進行分析,梳理佛教移民與當地社區的互動關係,以及探討影響佛教徒對澳洲社會產生歸屬感的各種因素。
參與研究計劃的Anna Halafoff副教授本身也是佛教徒。她發覺探討澳洲佛教的學術文獻不多,而且大部分聚焦在雪梨與墨爾本,鮮少關注澳大利亞遠北部和西部;那裡因中國、日本和錫蘭移民而有著悠久的佛教歷史,可以追溯到淘金熱時期。她在當地觀察了不同的寺廟、聖樹、墓地遺址等,希望透過本研究計劃深入研究,如實而全面地呈現澳洲佛教歷史的面貌。Anna Halafoff表示,研究計劃已醞釀了10年之久,在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的贊助與支持,以及南天大學帶領下,這項歷史性的研究計劃今天終於啟動,她非常感恩。
Cristina Rocha教授是西雪梨大學人類學教授兼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是《全球佛教》學術刊物、以及《佛教在澳洲》一書的主編之一。她表示,這兩天的會議,主要是制定未來三年的計劃。首次到訪美麗的南天寺,空氣中充滿尤加利樹的獨特香氣,眼前極富傳統中國特色的寺院建築及庭院設計,讓她讚嘆不已。人間佛教中心陳曉燕為Rocha教授解說一筆字的緣起,以及大師說的「不要看我的字,可以看我的心」。Rocha教授說,可以為佛教、為澳洲的佛教知識做出貢獻,她非常高興。
兩位學者與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的合作,始於2021共同開發「太平洋佛教研究網絡」,隨後於2022年在《全球佛教》學術刊物合編「佛教島嶼之洋的流動」特刊。覺瑋法師表示,研究團隊會緊密與各佛教組織、社區合作,希望透過這次研究計劃的因緣,增進佛光山、南天大學與友寺的互動,探討澳洲佛教的多樣性,深入瞭解人間佛教如何因應本地社會需求,深耕本土。
學者們表示,研究成果除了作學術發表,將製作成學界跟大眾都可以利用的關於澳洲佛教的教育資源。
最新消息
佛大實習團隊拍攝紀錄片 見證光明大學青年翻轉人生
2025-06-2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探討當代社會議題
2025-06-23高歌學中文 中天學校成果展示
2025-06-23妙法寺佛學講座 閱讀福報轉動心輪
2025-06-23《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7
2025-06-23北市南四區佛光人舉辦Vegrun公益路跑 跑出愛跑出幸福
2025-06-22六月義工日 鼓勵義工心悅誠福
2025-06-22普門寺佛光人在基隆淨灘又淨山 展現環保愛地球的精神
2025-06-22新營講堂幸福生活講座 後壁長安社區談養生
2025-06-22西來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喜獲法寶信仰傳承
2025-06-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