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大慈佛社佛光人與景美集應廟職事歡喜合影。 圖/林秀嬌提供台北景美集應廟 百年古蹟凝聚民間信仰
2023-10-27
佛光山大慈佛社在台北市文山區持續以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團體會員身分推動宗教融合,致力促進宗教和諧及信仰文化交流,10月25日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北區副祕書長張明芬領眾拜訪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美集應廟,邀約參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3世界神明聯誼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美集應廟董事兼總幹事高金良與董事兼會計高燦棠共同接待,並詳細介紹廟史沿革及尪公信仰由來:「景美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信眾稱尪公、尪元帥,因而集應廟也稱為『尪公廟』」。
唐末黃巢之亂時,高、張、林三姓族人由河南光州一同遷徙至福建安溪,受到隨行神明保儀尊王庇祐,一路平安,因而在福建安溪建廟恭奉;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因此將廟名稱為「集應廟」。而後於康熙末年,三姓族人一同渡海來台;再次受到「尪公」庇祐,平安抵達,遂於台灣建廟恭奉保儀尊王。
三姓族人因人丁繁衍決定分開恭奉,高姓族人在景美、張姓族人在木柵、林姓族人在萬隆,各自興建所屬家族之集應廟。景美集應廟是目前文山區唯一的三級古蹟,其特殊建築工法及廟宇樑柱上的彩繪,是由兩種不同派系的畫風融合而成,在台灣廟宇裡十分少見,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景美集應廟是崇拜古代聖賢的廟宇,張巡、許遠二神在閩、台之神格職能為「戰神」與「驅蟲害神」,在正殿龍邊恭奉大德禪師及福德正神。大德禪師為宋朝楊家將中的楊五郎,因楊家與高家聯姻,高氏族人在遷徙時亦受到大德禪師的指引庇祐,因此特別予以奉祀。
廟方於2019年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將正門前廣場開闢為開放性空間,提供給藝文團體使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二分會會長林秀嬌及第五分會會長陳悅甄代表洽談,將於景美集應廟廣場辦理捐血報恩活動事宜。
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美集應廟董事兼總幹事高金良與董事兼會計高燦棠共同接待,並詳細介紹廟史沿革及尪公信仰由來:「景美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信眾稱尪公、尪元帥,因而集應廟也稱為『尪公廟』」。
唐末黃巢之亂時,高、張、林三姓族人由河南光州一同遷徙至福建安溪,受到隨行神明保儀尊王庇祐,一路平安,因而在福建安溪建廟恭奉;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因此將廟名稱為「集應廟」。而後於康熙末年,三姓族人一同渡海來台;再次受到「尪公」庇祐,平安抵達,遂於台灣建廟恭奉保儀尊王。
三姓族人因人丁繁衍決定分開恭奉,高姓族人在景美、張姓族人在木柵、林姓族人在萬隆,各自興建所屬家族之集應廟。景美集應廟是目前文山區唯一的三級古蹟,其特殊建築工法及廟宇樑柱上的彩繪,是由兩種不同派系的畫風融合而成,在台灣廟宇裡十分少見,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景美集應廟是崇拜古代聖賢的廟宇,張巡、許遠二神在閩、台之神格職能為「戰神」與「驅蟲害神」,在正殿龍邊恭奉大德禪師及福德正神。大德禪師為宋朝楊家將中的楊五郎,因楊家與高家聯姻,高氏族人在遷徙時亦受到大德禪師的指引庇祐,因此特別予以奉祀。
廟方於2019年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將正門前廣場開闢為開放性空間,提供給藝文團體使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二分會會長林秀嬌及第五分會會長陳悅甄代表洽談,將於景美集應廟廣場辦理捐血報恩活動事宜。
最新消息
〔寶島采風〕雨夜花翠影婆娑 綠顏如詩映清波
2025-11-03日中文化藝術季in萬福寺 大阪佛光合唱團演出交流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信仰傳承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600位佛子安頓身心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共植法緣
2025-11-03把握殊勝因緣 從皈依佛法到受持五戒
2025-11-03惠中寺三皈五戒典禮 誓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5-11-03極樂寺護國祈安修持 百萬大悲咒共祈國泰民安
2025-11-03新馬寺重陽節 170長者找回昔日青春
2025-11-03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 萬年寺頒獎典禮暨作品聯展
2025-11-03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