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三寶寺重建報導1】三十多年漫漫重建路 終將迎來希望的春天

佛光新聞

字級

【三寶寺重建報導1】三十多年漫漫重建路 終將迎來希望的春天

【人間社 李生鳳 綜合報導】 2023-06-26
◎前言

佛光山在舊金山的道場三寶寺,在今年1月7日舉行重建動土典禮,全新的三寶寺規畫為六層樓建築,面積達140495英呎,包括殿堂、書局、禪堂、學校、文化藝廊等。這樣的成果,背後是歷任住持、監寺、法師和大眾長達逾30年的堅持,期間阻礙重重,甚至遇到公聽會取消,道出海外弘法不為人知的艱辛。

三寶寺的重建歷程,是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指示為起點,徒眾秉承師志,30多年來,一如大師為了弘法堅定不移的又一章。

◎大法西來的三寶寺 落成即走上重建之路

說到舊金山,從19世紀中葉興起的淘金熱吸引了大量亞裔及中國移民,也帶來了佛教信仰。如今華人是舊金山第二大族群,他們多為淘金熱第一代移民的後代,再來就是赴美留學,之後留在當地成家立業者,從此落地生根。舊金山的佛光山道場「三寶寺」,剛好位在這歷史、社會的脈絡上,是海外華人心靈的故鄉,也肩負起佛教本土化的任務。

1976年,星雲大師組團赴美,慶賀美國立國二百週年紀念,這是佛教界首次正式組團訪問美國。大師見到美國的博物館裡收藏很多中國古代佛像、大學圖書館珍藏許多佛教經典,就在那次,看到在美國弘法的契機。

在多年努力後,首先,1988年北美第一大佛寺西來寺落成,此為佛光山「大法西來」的起點。那時,舊金山的信徒若要參加西來寺的活動,每次都要開7.5個小時的車程至洛杉磯,於是信徒向大師請法,希望舊金山也能有佛光山的道場,於是因著「大法西來」,「三寶寺」應運而生。

1987年,舊金山三寶寺落成,當時尚屬草創,並不在現址,後來信徒愈來愈多,場地很快就無法容納,於是奉大師指示另外覓址,1990年遷到現址,1991年1月1日,星雲大師親臨主持三寶寺落成開光,和北加州第一個佛教文物流通書局─「舊金山佛光書局」開幕。

如今舊金山是文化、藝術、商業金融中心,藝術家、作家、演員輩出。還有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等世界名校,全美最大的私立藝術大學舊金山藝術大學也都在此。加上氣候宜人,是很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更豐富了這個城市的面貌。

三寶寺坐落在舊金山最重要的幹道Van Ness大道上,舊金山市政廳、加州最高法院、建管局等重要政府單位,以及歌劇院、亞洲藝術博物館等熱門景點都在這個大道上。也就是說,凡是到此洽公或欣賞展演的人,都有機會經過三寶寺。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卻有這麼一處安樂淨土,大師選在這裡建道場,有他的智慧和遠見。

1991年元旦,在歡喜迎接落成的同時,大師已經看到隱憂:停車空間不足、鄰近交通擁塞,尤其這僅有一層樓的建築必定不敷使用,重建勢在必行,因此指示原地興建。所以,三寶寺從落成的開始,就踏上了重建之路,而這一條道路,一走就是30多年。

◎是書局還是寺院?佛光書局顛覆人們的印象

三寶寺位在舊金山的Van Ness大道上,但當在街道上匆匆經過時,很難一眼就發現這裡有座佛教寺院,反而第一眼注意到的是:明亮的櫥窗、滿滿的書籍文物、正沉浸在書香中的人們。

「咦,這不是寺院嗎?怎麼會是一間書店?」

佛教寺院通常會以「殿堂」為中心,因為那是信仰核心所在。通常一進寺院,首先見到的就是殿堂,但三寶寺反其道而行,其建築面向街道的是一間書店,藍底白字的招牌,用中英文標誌著「佛光書局」,殿堂反而不在最顯眼的位置,顛覆了人們對佛教建築的印象。

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一間可以融入當地街景的書局感覺更沒有距離,隨時可以進來書局逛逛,看看書。在三寶寺,書局的面積就佔了3千平方英尺,除了大量的佛教書籍,還有佛教漫畫、佛教文物等,也陳列當地出版的書籍、雜誌,種類眾多,老少咸宜。

有很多人就是因為推開書局的大門而走進了三寶寺,未來重建的三寶寺,入口一樣是佛光書局,仍然秉持著大師「書香滿人間」的理念。

三寶寺信徒的組成以佛光會員為主,主要還是華人。佛光青年、佛光兒童,多為移民第二、第三代,他們多數不會說中文。而「佛光之友」則是當地人士,他們多是參加英文禪修、英文經典、英文讀書會等。

做為佛教道場,三寶寺有共修、法會,開辦社教班、研習課程,在藝術氛圍濃厚的舊金山,三寶寺有時還化身成藝廊,提供藝術家展出的平台。此外還積極投入當地慈善活動,如冬令救濟,和消防局合作募捐愛心玩具等,還做為舊金山市政府的投票場所,說明著在當地的重要性。

2022年4月1日,舊金山市府通過Van Ness大道的快速公車專用道系統,不僅交通更為順暢,且在三寶寺外就有個公車停車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預見著三寶寺未來的弘法之路將愈走愈順暢。
12345678910第1 / 92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