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新聞專題 > 寶島采風> 〔寶島采風〕百年古都神仙府 漫步老街遊舊城

寶島采風

字級

〔寶島采風〕百年古都神仙府 漫步老街遊舊城

【人間社 許貞慧 台南報導】 2023-03-13
「台南土,黏黐黐」,台南市中西區是全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卻是昔日「府城」的核心所在,全區擁有11處國定古蹟、48處市定古蹟、4個文化園區,處處充滿文化底蘊,讓造訪的旅人彷彿被黏住般,捨不得離開。

自在隨性 勾勒古都風貌
當代文學作家葉石濤形容家鄉台南:「這是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出生於台南的作家葉怡蘭也說:「此城,特別有著一種安步當車的自在徐緩,以及自信不拘泥的率意與隨性。」

400年前,荷蘭人在台灣建造第一座城堡「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此後歷經明鄭、清朝、日治、民國等時期,台南有近200年是明鄭、清治時期的首府,因此台南市國定古蹟冠全台,而中西區就占了全台南古蹟的一半。

古蹟眾多 遍覽台灣歷史
中西區擁有的11處國定古蹟中,赤崁樓是在荷治時期闢建的「普羅民遮城」殘蹟上建築而成,因此至今仍有人稱為「番仔樓」。主體建築包括海神廟、文昌閣等,海神廟旁有9座贔屭碑,是乾隆51年(1786年)平定林爽文事件,以滿漢文雕刻的石碑。

台南孔廟有「全台首學」之稱,明永曆20年(1666年)落成,是全台首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目前為國定古蹟。孔廟殿宇恢宏,廟堂內文物眾多,庭園廣闊,每年秋季在此舉辦祭孔大典。

國定古蹟-原台南地方法院,是一座莊嚴宏偉、典雅美觀的巴洛克式建築,日治時期選在明鄭「馬兵營」遺址及連雅堂故居興建,大正元年(1912年)落成,曾名列台灣三大經典建築之一,唯美華麗的雕飾,被喻為台灣「最美法院」。

百家廟宇 全台密度最高
台南人信仰虔誠,行政區6.26平方公里內,有近百座廟宇,是全台廟宇密度最高的地方,因此被喻為「神仙府」、「眾神之都」,不少古廟都是開基祖廟。

台南水仙宮創建於清康熙23年(1684年),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廟門不繪門神,而以門釘裝飾,每扇門有108顆。

位於民權路的「風神廟」,是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為先民祈求航海平穩而建,廟內有「和以被物」古匾;廟埕前的「接官亭」石坊,是清朝進出台灣府城的門戶,也是迎聖旨、餞別之處,為府城現存四大石坊之一。

六合境清水寺原奉祀清水祖師,清末一場大雨,漂來一塊狀似佛形的香木,由居民雕刻觀音菩薩像供俸,稱為「水流觀音」;廟前有兩棵百年老榕及一口古井,據說府城鬧瘟疫時,清水祖師指示「汲井水可解」,有不少人因此獲救。

電影場景 觀光美食特區
水仙宮市場原名「長樂市場」,早期常有小偷在此銷贓,俗稱「賊仔市」,如今已與週邊形成大市集,形成觀光藝術美食區;到台南「鑽巷子、找美食」是一種樂趣,連前總統蔣經國都曾到此享用美食,電影《賭神2》則曾在此取景。

水仙宮市場對面是超過300年歷史的神農街,街底有藥王廟,主祀神農氏。在清朝,當地是小舢板卸貨的臨港道,為五條港區的重要河港入口,近幾年成為文青聖地,漫步老街,別有一番風味,也是電影《總舖師》的取景地。

新舊交陳 蘊涵藝術文化
台南市美術館分為1、2兩館,1館原為台南警察署,由台南州技師梅澤捨次郎設計,1931年落成,1998年被指定為台南市定古蹟,為加強展示空間,在主建築後方增建地上3層、地下1層的展館。

2館為當代建築,由建築師石昭永與日本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設計建造,主體建築以鳳凰花為發想,大型的五角碎形遮蔭屋頂,是為因應台南氣候,模擬大自然樹蔭效果,不僅可以調節建築空間綠能,還可以投射陽光的美麗光影。
12345678910第1 / 2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