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新營講堂慧祥法師 闡釋四聖諦與般若的生活運用

佛學講座

字級

新營講堂慧祥法師 闡釋四聖諦與般若的生活運用

【人間社 魏靜怡 台南新營報導】 2022-12-22
佛光山新營講堂12月18日,禮請佛光山寺務監院室接駁組組長慧祥法師,以「四聖諦與般若的生活運用」為題,舉辦佛學講座,闡釋如何在學佛中,解決生活上,老病死生的難題,信眾103人聆聽受益。

慧祥法師語重心長的問大眾:我們為何要學佛?觀身七孔,老病死苦,無一是淨。佛陀說:四聖諦是用來「離苦滅苦」的法門。《般若心經》是用來「度苦」的法門。但在《般若心經》中卻說「無苦集滅道」。究竟四聖諦與般若,有何異同?

慧祥法師指出「四聖諦」:是從有苦,到治療苦、是滅苦法門。就像治病的過程:一個人牙痛了,痛苦不堪,是苦諦;知道牙痛病因,是集諦;對症下藥,施以各種治療牙痛方法,是道諦;藥到病除,牙痛解除,恢復健康,是滅諦。我們身體的疾病就如牙痛,要接受醫生治療,但是,我們心裡的病毒,則要依靠佛法的藥方來醫治。

接著慧祥法師提到「般若」:是從無苦,到預防苦、是度苦之道。般若波羅蜜多,乃三世諸佛之母,若能依般若自性來啟用,就能化解一切障礙,度一切苦厄。其藥方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循此八正道,可以讓我們煩惱永斷,是滅苦之道。

生活中如何以「四聖諦」來滅苦呢?法師分其次第為三品:下品「諸惡莫作」不再造作苦因、惡緣,不擴大惡業報;中品「眾善奉行」不再造作惡業,還行善化解宿緣,讓重罪輕受;上品「自淨其義,是諸佛教」能轉逆緣、罪報為增上福慧的助緣,即轉煩惱為菩提。

法師接著說明,如何以「般若」來度苦呢?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其層次依序為:下品「慧」,能預防苦厄一次,例如每次走路注意安全;中品「般若」,能預防苦厄一輩子,例如恪守五戒、八戒、出家戒;上品「般若波羅蜜多」能永遠預防苦厄;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受持菩薩戒,永遠防非止惡,營造幸福的人生。

《佛遺教經》有四句偈:「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清涼如月,要讓它變熱﹔熾熱如太陽,想讓它變冷,這些都有可能發生。但是佛說的四種真理,即苦、集、滅、道四種聖諦,並不會改變。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

法師最後期勉大眾:要在學佛中,學習明因識果、懂得因緣果報。不殺生而護生就會身體健康、不傷害而愛護眾生就得身相莊嚴、不做壞事而行善就能逢凶化吉、所遇皆貴人。







12345678910第1 / 20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