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送給偏鄉學童的畢業祝福禮 看見夢想的力量
2019-06-03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慈悲,促成雲水書車自2007年開始走入台灣偏鄉。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永遠從關懷出發」,12年來,開啟了偏鄉學生藉著書車上的書籍,拓展視野;因大師發現偏鄉孩子沒有畢業旅行,選擇佛陀紀念館為他們舉辦畢業典禮,讓他們走出學校、走向佛光山的生命旅程中,與其他偏鄉的孩子在聯合畢業典禮中相遇,相互看見了對方的世界。
聯合畢典 佛光山提供開放的學習情境
2019年「高屏地區偏鄉學校聯合畢業祝福禮」6月3日在佛陀紀念館、10日在佛光山惠中寺舉行,參加人數預計超過2000人,再創新高,參加學校也從2015年的1所增加到今年的42所。
2015年首度由金山國小校長鍾培音率第50屆畢業生在佛陀紀念館五和塔舉辦畢業祝福禮。翌年即有5所偏鄉學校的300多個孩子,分別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走進佛陀紀念館精心布置的五觀堂。學生穿過花拱門參與一場他們未曾想過且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星雲大師親自出席,以自己從未參加過畢業典禮的人生經驗,給予偏鄉孩子「自我教育以及做一個好人更重要」的開示。
接下來3年,先後都有多達30餘所偏鄉學校、近千位畢業生,進入佛館大覺堂。參與儀式的畢業生親友也愈來愈多,形成千名畢業生獲得近千名家長及師生祝福的盛典。他們聆聽過知名大提琴手張正傑與鋼琴家謝婉玲的合作演奏,讓音樂家帶領他們乘著西方古典音樂的翅膀,遨遊歐洲。他們也在此看到同為偏鄉學校新南國小的孩子上台表演他們接受慈善團體協助學習小提琴的成果、聽見完成「圓夢計畫」的屏東泰武國小孩子以歌聲感謝幫助他們圓滿夢想的善心人士等等。
每次的聯合畢業典禮中,佛光山精心規畫各校的信物和精神傳承的莊嚴儀式,讓參與師生落下感動的淚水。主辦單位也曾設計贈送畢業生,如雲水三千書包、隨身碟,乃至送給學校Q版孔子像,作為鼓勵好學與尊師重道的表徵等貼心實用的禮物。聯合畢業典禮不只是熱鬧的活動而已,而是一種開放式的互動、助人與報恩的學習。
全體師生 共同成就佛教聖地的「神聖性」
在多數人喜歡畢業典禮熱鬧的同時,更多人認同的是儀式的莊嚴,引領畢業生認知自己正邁向新階段成長。因此地理與空間對所有畢業生而言,都具重要意義。舉行儀式的空間和參與者所加入的元素,都是建構這個珍貴記憶的重要因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將善的因子藉畢典儀式激盪出能量,創造出所有師生對這個儀式的共同記憶。佛光山功德主劉宗禮祝福孩子們「在畢典的助緣中看見夢想的力量」,「成為能關懷別人的富有人」,是聯合畢典成效最直接的譬喻。
佛光山雖是佛教道場,但聯合畢業典禮所做的卻不是宗教傳播,而是一種價值教育,即一個人人應有同理心、人人都可以實踐「給他人歡喜」、人人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佛光山,「一切法皆佛法」的意涵之一,是藉著「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的橫向連結偏鄉學校和聯合畢業典禮的縱軸深行,落實於參與者和閱聽者的心中。因此,這個「神聖性」來自星雲大師所說,「這裡有比至聖先師孔夫子還早一點出生的教育家釋迦牟尼佛」與聯合畢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人心的建設和生命教育、實踐慈悲喜捨的普世價值所成就。
聯合畢典 佛光山提供開放的學習情境
2019年「高屏地區偏鄉學校聯合畢業祝福禮」6月3日在佛陀紀念館、10日在佛光山惠中寺舉行,參加人數預計超過2000人,再創新高,參加學校也從2015年的1所增加到今年的42所。
2015年首度由金山國小校長鍾培音率第50屆畢業生在佛陀紀念館五和塔舉辦畢業祝福禮。翌年即有5所偏鄉學校的300多個孩子,分別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走進佛陀紀念館精心布置的五觀堂。學生穿過花拱門參與一場他們未曾想過且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星雲大師親自出席,以自己從未參加過畢業典禮的人生經驗,給予偏鄉孩子「自我教育以及做一個好人更重要」的開示。
接下來3年,先後都有多達30餘所偏鄉學校、近千位畢業生,進入佛館大覺堂。參與儀式的畢業生親友也愈來愈多,形成千名畢業生獲得近千名家長及師生祝福的盛典。他們聆聽過知名大提琴手張正傑與鋼琴家謝婉玲的合作演奏,讓音樂家帶領他們乘著西方古典音樂的翅膀,遨遊歐洲。他們也在此看到同為偏鄉學校新南國小的孩子上台表演他們接受慈善團體協助學習小提琴的成果、聽見完成「圓夢計畫」的屏東泰武國小孩子以歌聲感謝幫助他們圓滿夢想的善心人士等等。
每次的聯合畢業典禮中,佛光山精心規畫各校的信物和精神傳承的莊嚴儀式,讓參與師生落下感動的淚水。主辦單位也曾設計贈送畢業生,如雲水三千書包、隨身碟,乃至送給學校Q版孔子像,作為鼓勵好學與尊師重道的表徵等貼心實用的禮物。聯合畢業典禮不只是熱鬧的活動而已,而是一種開放式的互動、助人與報恩的學習。
全體師生 共同成就佛教聖地的「神聖性」
在多數人喜歡畢業典禮熱鬧的同時,更多人認同的是儀式的莊嚴,引領畢業生認知自己正邁向新階段成長。因此地理與空間對所有畢業生而言,都具重要意義。舉行儀式的空間和參與者所加入的元素,都是建構這個珍貴記憶的重要因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將善的因子藉畢典儀式激盪出能量,創造出所有師生對這個儀式的共同記憶。佛光山功德主劉宗禮祝福孩子們「在畢典的助緣中看見夢想的力量」,「成為能關懷別人的富有人」,是聯合畢典成效最直接的譬喻。
佛光山雖是佛教道場,但聯合畢業典禮所做的卻不是宗教傳播,而是一種價值教育,即一個人人應有同理心、人人都可以實踐「給他人歡喜」、人人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佛光山,「一切法皆佛法」的意涵之一,是藉著「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的橫向連結偏鄉學校和聯合畢業典禮的縱軸深行,落實於參與者和閱聽者的心中。因此,這個「神聖性」來自星雲大師所說,「這裡有比至聖先師孔夫子還早一點出生的教育家釋迦牟尼佛」與聯合畢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人心的建設和生命教育、實踐慈悲喜捨的普世價值所成就。
最新消息
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
2025-08-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
2025-08-30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2025-08-30加拿大OMNI TV電視台 專訪覺凡法師佛教傳統文化月
2025-08-30佛光人攜手公益團體 用米香串起愛與希望
2025-08-30讀報教育首度進入鳳西國小 激發教師閱讀新思維
2025-08-30法蘭克福佛光山舉辦月餅製作課程 喜迎中秋團圓
2025-08-30中庄發展協會祖孫同樂 歡慶祖父母節
2025-08-30三重禪淨中心小樹成長禮 為入學點燈祝福
2025-08-30一社區一蓮花 幸福快樂在東里
2025-08-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