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277
2020-11-03
集會共修42
三時繫念的意義
清明三時繫念法會
時間:2013年4月4日.地點:紅磡香港體育館
各位佛光護法信徒們,大家百福吉祥,晚安!
今天清明節,我們在這裡舉行三時繫念法會,我已經感覺到大家的功德、功力非常的殊勝。
我們到這裡參加法會,是坐地鐵、坐公共汽車、坐自家的車子、坐很多的交通工具來,那麼神明和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先人朋友,他們是坐什麼交通工具來這裡呢?
在佛經裡記載,神明和祖先都是靈界的眾生;靈,是沒有身體的,他們是乘風、乘電、乘雨而來,所以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來的時候,天空已經落得一些小小細雨,因此,今天你們所希望來到的神明、諸佛菩薩,以及你們的親友,我想都已來到我們的左右了。
說到「三時繫念」,什麼叫做「繫念」?就是我不斷地念著你、掛念你。在佛教裡,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好人好事。假如我們的親人朋友、彼此認識的人相遇了,在你的耳邊說一句:「我好想念你哦!」你會是什麼感覺?我剛才從台灣到香港,在飛機場就遇到一些人跟我說:「大師,好想念你哦!」我聽了就覺得好甜蜜啊!
所以,你們在這裡舉行三時繫念法會,念佛、念法、念僧,也就如同一句:「我好想念你哦!」大家所想念的親人好友乃至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也都會很歡喜你們說這句話,而來到了現場。
參加三時繫念法會之所以能增加自己的功德,懺悔發願是非常重要的。你們不是在每一時都會念到「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嗎?過去由於身做不好的事、口說不好的話、心存不好的念頭,身口意造作了一些罪業,所以現在要懺悔。
懺悔就是認錯,只要你肯對父母、祖先、過往的親友,乃至現在的朋友致歉、認錯,所有冤親債主就不再和我們對立,就能恢復親人之間密切的關係,他們也會給我們種種的保護、加持。這就如同一個小孩子犯了錯誤,父母要打他,這個小孩說:「爸爸、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下次不敢了!」爸爸、媽媽就打不下去了。
所以,不只是做「三時繫念」的時候,以後不管在什麼時候,念念於心都是「對不起社會大眾、親人朋友」等,時時慚愧、懺悔,這個功德是很大的。
懺悔如水,衣服髒了,用水洗一洗就乾淨了;身體髒了,用水洗一洗就乾淨了;有了罪業,藉由念佛、念法、念僧的法水來洗淨,我們的身心就清淨了。甚至除了懺悔、認錯以外,身口意三業還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行「三好」,才是好人。
也就是說,除了消極的懺悔,還要積極的做善事。中國人有一句話「將功折罪」,意思是:過去我縱然有一些不好的語言、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是現在能做一些善事,也可以讓功勞抵銷一些罪業。就像大家來參加法會,身口意善了,也能抵銷一些罪業。
懺悔之後,還要發願。無論是在佛前,或者任何時候,應當發願:我要做一個好人,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兒女,我要做一個好丈夫,我要做一個好妻子,我要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甚至發願:願我們的社會平安和諧、願大家健康、願我的家人做好事,成為好人等。
總之,發願很重要。等於一杯茶,你若是放了一把鹽下去,喝上一口,會感到鹹得難以入口;假如是一大缸水,放一把鹽進去,喝它一口,也不會覺得那麼鹹了。所以,一個人發了大願,縱然過去有一些罪業,進到了我的願力之中,也會被消化的。
各位來參加法會的人,要不忘初心,不時的念念於心: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做個好人。尤其,佛香講堂滿蓮法師是正統的修行人,今天舉行的這場法會中,來自台灣的眾多男眾、女眾法師,他們平常也都是正知、正見、正派,是修行有道之人,願意將功德和你們融和一片,分享給大家,這實在是難得的好事。
所謂「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今天你們在這裡念了多少佛、拜了多少佛,功德無量。甚至瞻仰是拜,耳聽是拜,經行也是拜,拜的範圍很寬廣。總之一句,我們在這裡就是要和佛接心,現在既然和佛接心了,佛就能加持我們、保佑我們,給我們很多的力量。
這幾天,我會在香港和大家共同參加一些活動,期間我到海南島的「博鰲亞洲論壇」做個講演,就會再回來。願這次清明期間舉行的法會,佛陀能加持我們百福吉祥!我也為你們祈願:大家蒙佛加被,一切平安如意!
【延伸閱讀】
感應的真義
很多接觸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給予他感應。比方:生意失敗了,祈禱之後,情況改善了;生活不順利,禮拜之後,順利轉好了。「感應」有時會顯現,例如:看到佛菩薩現身,有時是冥應,不一定顯現;比方苦惱、氣憤的時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生起,煩惱、瞋恨、無明就沒有了,這也是感應。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到底什麼是感應的真義,有以下四點: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要感應,必須先有條件。比方:鼓敲一下,就會有回應;鐘一敲,就有回響,這就是感應。又例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但只要有水,無論是一杯水、一盆水、一湖水,就會在水裡面顯現;可是,如果你這水不清淨,月亮也就顯現不出來。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感應不是用求的,在因緣和合下,不用求也會有感應,而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因此,感應要用正見來認識。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二顆水果、三炷香拜拜,交換利益條件,就能獲得感應。感應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必須虔誠禮敬、摯誠頂禮,真正從內心發心、發願,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供養是一種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質的奉獻給予,更重要的是吾人身口意的供養。你身做好事,為人勞動、服務;口說好話,給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別人平安健康,只要誠心正意,這些美好的供養,自然會有感應,回報到你自己身上來。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了慈悲的因,當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講的「無我」,因為無我,所以願意助人、奉獻,感到「我對你好就是對我好」,「我幫助你就是幫助我」,彼此融為一體,這怎能不產生愛心呢?有愛心、慈悲,就會有和平。這就是從慈悲中接觸感應。
感應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間的一種互動、呼應。人間到處都有感應,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飯可以飽腹,按下開關,電就來了……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應。只要能夠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麼不會得到佛陀的感應呢?但是,在學佛歷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來給我們感應,那也實在太辛苦了!因此,吾人應該從以上四點來看感應的真義,以平常心視之,不強求或耽著留戀,才是正信之人。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感應的真義》
三時繫念的意義
清明三時繫念法會
時間:2013年4月4日.地點:紅磡香港體育館
各位佛光護法信徒們,大家百福吉祥,晚安!
今天清明節,我們在這裡舉行三時繫念法會,我已經感覺到大家的功德、功力非常的殊勝。
我們到這裡參加法會,是坐地鐵、坐公共汽車、坐自家的車子、坐很多的交通工具來,那麼神明和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先人朋友,他們是坐什麼交通工具來這裡呢?
在佛經裡記載,神明和祖先都是靈界的眾生;靈,是沒有身體的,他們是乘風、乘電、乘雨而來,所以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來的時候,天空已經落得一些小小細雨,因此,今天你們所希望來到的神明、諸佛菩薩,以及你們的親友,我想都已來到我們的左右了。
說到「三時繫念」,什麼叫做「繫念」?就是我不斷地念著你、掛念你。在佛教裡,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好人好事。假如我們的親人朋友、彼此認識的人相遇了,在你的耳邊說一句:「我好想念你哦!」你會是什麼感覺?我剛才從台灣到香港,在飛機場就遇到一些人跟我說:「大師,好想念你哦!」我聽了就覺得好甜蜜啊!
所以,你們在這裡舉行三時繫念法會,念佛、念法、念僧,也就如同一句:「我好想念你哦!」大家所想念的親人好友乃至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也都會很歡喜你們說這句話,而來到了現場。
參加三時繫念法會之所以能增加自己的功德,懺悔發願是非常重要的。你們不是在每一時都會念到「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嗎?過去由於身做不好的事、口說不好的話、心存不好的念頭,身口意造作了一些罪業,所以現在要懺悔。
懺悔就是認錯,只要你肯對父母、祖先、過往的親友,乃至現在的朋友致歉、認錯,所有冤親債主就不再和我們對立,就能恢復親人之間密切的關係,他們也會給我們種種的保護、加持。這就如同一個小孩子犯了錯誤,父母要打他,這個小孩說:「爸爸、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下次不敢了!」爸爸、媽媽就打不下去了。
所以,不只是做「三時繫念」的時候,以後不管在什麼時候,念念於心都是「對不起社會大眾、親人朋友」等,時時慚愧、懺悔,這個功德是很大的。
懺悔如水,衣服髒了,用水洗一洗就乾淨了;身體髒了,用水洗一洗就乾淨了;有了罪業,藉由念佛、念法、念僧的法水來洗淨,我們的身心就清淨了。甚至除了懺悔、認錯以外,身口意三業還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行「三好」,才是好人。
也就是說,除了消極的懺悔,還要積極的做善事。中國人有一句話「將功折罪」,意思是:過去我縱然有一些不好的語言、做了不好的事情,但是現在能做一些善事,也可以讓功勞抵銷一些罪業。就像大家來參加法會,身口意善了,也能抵銷一些罪業。
懺悔之後,還要發願。無論是在佛前,或者任何時候,應當發願:我要做一個好人,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兒女,我要做一個好丈夫,我要做一個好妻子,我要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甚至發願:願我們的社會平安和諧、願大家健康、願我的家人做好事,成為好人等。
總之,發願很重要。等於一杯茶,你若是放了一把鹽下去,喝上一口,會感到鹹得難以入口;假如是一大缸水,放一把鹽進去,喝它一口,也不會覺得那麼鹹了。所以,一個人發了大願,縱然過去有一些罪業,進到了我的願力之中,也會被消化的。
各位來參加法會的人,要不忘初心,不時的念念於心: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做個好人。尤其,佛香講堂滿蓮法師是正統的修行人,今天舉行的這場法會中,來自台灣的眾多男眾、女眾法師,他們平常也都是正知、正見、正派,是修行有道之人,願意將功德和你們融和一片,分享給大家,這實在是難得的好事。
所謂「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今天你們在這裡念了多少佛、拜了多少佛,功德無量。甚至瞻仰是拜,耳聽是拜,經行也是拜,拜的範圍很寬廣。總之一句,我們在這裡就是要和佛接心,現在既然和佛接心了,佛就能加持我們、保佑我們,給我們很多的力量。
這幾天,我會在香港和大家共同參加一些活動,期間我到海南島的「博鰲亞洲論壇」做個講演,就會再回來。願這次清明期間舉行的法會,佛陀能加持我們百福吉祥!我也為你們祈願:大家蒙佛加被,一切平安如意!
【延伸閱讀】
感應的真義
很多接觸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給予他感應。比方:生意失敗了,祈禱之後,情況改善了;生活不順利,禮拜之後,順利轉好了。「感應」有時會顯現,例如:看到佛菩薩現身,有時是冥應,不一定顯現;比方苦惱、氣憤的時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生起,煩惱、瞋恨、無明就沒有了,這也是感應。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到底什麼是感應的真義,有以下四點: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要感應,必須先有條件。比方:鼓敲一下,就會有回應;鐘一敲,就有回響,這就是感應。又例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但只要有水,無論是一杯水、一盆水、一湖水,就會在水裡面顯現;可是,如果你這水不清淨,月亮也就顯現不出來。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感應不是用求的,在因緣和合下,不用求也會有感應,而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因此,感應要用正見來認識。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二顆水果、三炷香拜拜,交換利益條件,就能獲得感應。感應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必須虔誠禮敬、摯誠頂禮,真正從內心發心、發願,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供養是一種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質的奉獻給予,更重要的是吾人身口意的供養。你身做好事,為人勞動、服務;口說好話,給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別人平安健康,只要誠心正意,這些美好的供養,自然會有感應,回報到你自己身上來。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了慈悲的因,當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講的「無我」,因為無我,所以願意助人、奉獻,感到「我對你好就是對我好」,「我幫助你就是幫助我」,彼此融為一體,這怎能不產生愛心呢?有愛心、慈悲,就會有和平。這就是從慈悲中接觸感應。
感應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間的一種互動、呼應。人間到處都有感應,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飯可以飽腹,按下開關,電就來了……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應。只要能夠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麼不會得到佛陀的感應呢?但是,在學佛歷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來給我們感應,那也實在太辛苦了!因此,吾人應該從以上四點來看感應的真義,以平常心視之,不強求或耽著留戀,才是正信之人。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感應的真義》
最新消息
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結業典禮 人間佛教教育邁入新里程碑
2025-08-15「一花一世界萬年吉祥」林洪玉秀個展 普賢寺銀花熠熠生輝
2025-08-15COLEGIO DESIREES參訪智利佛光山 實踐三好四給啟發心靈之旅
2025-08-1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