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慧昭法師(前排中)與眾歡喜合影。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10月8日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講「華嚴經 普賢十大願」。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慧昭法師以觀世音菩薩聖像跟大眾結緣。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
圖說: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10月8日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講「華嚴經 普賢十大願」,近80人聆聽受益:「稱讚如來是語言布施,隨時給人歡喜,隨時與時俱進,隨緣給人服務,隨喜給人布施,以實踐隨喜功德。」 人間社記者趙淑萍攝華嚴寺裡講華嚴經 人間佛教這樣修
2024-10-20
佛光山滿地可華嚴寺10月8日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講「華嚴經 普賢十大願」,近80人聆聽受益:「稱讚如來是語言布施,隨時給人歡喜,隨時與時俱進,隨緣給人服務,隨喜給人布施,以實踐隨喜功德。」華嚴寺妙牧法師表示,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普賢菩薩十大願就是人間佛教的修行指南。
慧昭法師引經據典、詮釋名相,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變成可實踐的行為規範: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生活中要做到語言要溫和,往來要誠摯、待人要恭敬、處事要謹慎、舉止要謙遜,人我要尊重。
大家要學習佛陀的廣學多聞、慈悲喜捨、以眾為我、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善巧方便,還要學習高僧的弘化風範、居士的護教行誼;選擇善知識時要慎選明師、真誠謙恭、不畏艱難還要觀德不觀失。
怎樣才是恆順眾生呢?恆順眾生不是盲目地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是應世的慈悲,處事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慈悲。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出在生活中「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己向眾」等二十種回向,還可以回向親友或討厭的人,可在做完功課後、夜晚就寢前、法會圓滿時,時刻都能做回向。
慧昭法師帶領大家用歌曲表達「懺悔業障」:「不管以前如何犯錯,至少我們今後肯改過」,當經典歌曲〈萍聚〉的歌聲在華嚴寺大殿響起時,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自在的笑容。信眾江寬容當場為自己遲到認錯,受到法師的讚歎。劉波表示聽了法師的講解,生起讀經的願望。
慧昭法師引經據典、詮釋名相,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變成可實踐的行為規範: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生活中要做到語言要溫和,往來要誠摯、待人要恭敬、處事要謹慎、舉止要謙遜,人我要尊重。
大家要學習佛陀的廣學多聞、慈悲喜捨、以眾為我、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善巧方便,還要學習高僧的弘化風範、居士的護教行誼;選擇善知識時要慎選明師、真誠謙恭、不畏艱難還要觀德不觀失。
怎樣才是恆順眾生呢?恆順眾生不是盲目地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是應世的慈悲,處事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慈悲。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出在生活中「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己向眾」等二十種回向,還可以回向親友或討厭的人,可在做完功課後、夜晚就寢前、法會圓滿時,時刻都能做回向。
慧昭法師帶領大家用歌曲表達「懺悔業障」:「不管以前如何犯錯,至少我們今後肯改過」,當經典歌曲〈萍聚〉的歌聲在華嚴寺大殿響起時,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自在的笑容。信眾江寬容當場為自己遲到認錯,受到法師的讚歎。劉波表示聽了法師的講解,生起讀經的願望。
最新消息
佛光會南區年會 佛光人共聚和諧啟航
2025-11-01Nostra Aetate60周年 南天講堂出席宗教對話促進和諧
2025-11-01布袋戲響 慧慈幼兒園樂聚重陽
2025-11-01送暖旭日中心 三好歌聲傳祝福
2025-11-01居鑾佛光首辦考生祈福會 祈願考生順利應考
2025-11-01和興社區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信仰與佛法
2025-11-01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Oral History Journal》國際專欄
2025-11-01以藝術弘法、以創作育心 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粉彩與黏土藝術成果發表
2025-11-01佛光人捐贈社福團體吉祥米 傳播真善美與溫暖
2025-11-01普賢寺「琇線造藝」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
2025-11-0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