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歡慶2020年雙十國慶 鳳山講堂三喜臨門
2020-10-11
沒有國,哪有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十月十日,佛光山鳳山講堂信眾,在住持覺海法師帶領下,於佛前祝禱,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佛光人平安健康、道心堅固、跟隨大師腳步將「三好」、「四給」確切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大眾接受法師與佛菩薩祝福,乃第一喜也。
《人間福報》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通訊社主任妙方法師暨發行部副理曾小燕,應覺海法師之邀,前來為推廣《人間福報》績優人員,頒贈紀念品並開示鼓勵。
妙方法師說,適逢全球疫情蔓延之際,歡喜見到鳳山講堂的佛光人身心安樂,跟著大師腳步行佛,感受到身為佛光人真是幸福。在各位的努力之下,雖處疫情期間,仍有近千份的訂報績效,實屬難能可貴,感謝大家的努力與護持。
《人間福報》創刊至今年邁入第20個年頭,內容強調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希冀佛光人繼續行佛、做好事;持續護持這份善美的讀物,並廣為推廣,讓更多人因閱讀這份報紙而受益。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前的佛光淨土邁向未來淨土。妙方法師頒贈紀念品與績優推廣人員並留影。此乃第二喜。
人,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各種酸甜苦辣,人的一生也都在學習,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呢?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應覺海法師之邀,以幽默、風趣的口吻教導大眾「學習妙招」,用淺顯譬喻導入深奧的人生哲理。
慧昭法師表示,所謂學習就是認識、了解。學佛、修行亦復如此。如何學習?第一,學習方法要對。方法很重要,法師以「苦、集、滅、道」為例,詳細解說修道的方法。
第二,學習的心態要好。慧昭法師警眾,「心態」占了一個人的成功因素高達85%,態度決定人生,並略述美國羅斯福總統、英國邱吉爾、希特勒等偉人小時候曾犯錯的故事。
第三,說話要軟。「口氣不對、講話白費」。法師以自身修學為例,前後兩位不同老師的教導,讓他文科成績從原先在班上吊車尾,一躍為全班數一數二,至今仍感謝老師的鼓勵和教導,老師的口氣改變了他的學習。
第四,情緒要穩。情緒不穩猶如晴時多雲偶陣雨,負面情緒會遮蔽我們的雙眼,掌握住情緒才能掌握人生。學佛人情緒來時,莫忘「念佛」。
第五,發心要大。心量大、成就大。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第六,為人要正。第七,處事要圓。法師教導大眾要懂得「外圓內方」,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並以曼德拉就職總統的故事醒眾:放下仇恨最快的方式就是「寬恕」。
第八,做好事要堅持到底。法師說,大師辦事永不退票。身為大師的弟子、要跟隨大師腳步前進,所以「行三好、四給」要堅持到底。
慧昭法師隨身攜帶觀世音菩薩照片與大眾結緣,今天,大眾不只聆聽法師開示,還聽了許多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慈悲故事,手上更捧著觀世音菩薩照片,這份喜悅將永銘信眾心懷。
《人間福報》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通訊社主任妙方法師暨發行部副理曾小燕,應覺海法師之邀,前來為推廣《人間福報》績優人員,頒贈紀念品並開示鼓勵。
妙方法師說,適逢全球疫情蔓延之際,歡喜見到鳳山講堂的佛光人身心安樂,跟著大師腳步行佛,感受到身為佛光人真是幸福。在各位的努力之下,雖處疫情期間,仍有近千份的訂報績效,實屬難能可貴,感謝大家的努力與護持。
《人間福報》創刊至今年邁入第20個年頭,內容強調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希冀佛光人繼續行佛、做好事;持續護持這份善美的讀物,並廣為推廣,讓更多人因閱讀這份報紙而受益。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前的佛光淨土邁向未來淨土。妙方法師頒贈紀念品與績優推廣人員並留影。此乃第二喜。
人,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各種酸甜苦辣,人的一生也都在學習,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呢?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應覺海法師之邀,以幽默、風趣的口吻教導大眾「學習妙招」,用淺顯譬喻導入深奧的人生哲理。
慧昭法師表示,所謂學習就是認識、了解。學佛、修行亦復如此。如何學習?第一,學習方法要對。方法很重要,法師以「苦、集、滅、道」為例,詳細解說修道的方法。
第二,學習的心態要好。慧昭法師警眾,「心態」占了一個人的成功因素高達85%,態度決定人生,並略述美國羅斯福總統、英國邱吉爾、希特勒等偉人小時候曾犯錯的故事。
第三,說話要軟。「口氣不對、講話白費」。法師以自身修學為例,前後兩位不同老師的教導,讓他文科成績從原先在班上吊車尾,一躍為全班數一數二,至今仍感謝老師的鼓勵和教導,老師的口氣改變了他的學習。
第四,情緒要穩。情緒不穩猶如晴時多雲偶陣雨,負面情緒會遮蔽我們的雙眼,掌握住情緒才能掌握人生。學佛人情緒來時,莫忘「念佛」。
第五,發心要大。心量大、成就大。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第六,為人要正。第七,處事要圓。法師教導大眾要懂得「外圓內方」,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並以曼德拉就職總統的故事醒眾:放下仇恨最快的方式就是「寬恕」。
第八,做好事要堅持到底。法師說,大師辦事永不退票。身為大師的弟子、要跟隨大師腳步前進,所以「行三好、四給」要堅持到底。
慧昭法師隨身攜帶觀世音菩薩照片與大眾結緣,今天,大眾不只聆聽法師開示,還聽了許多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慈悲故事,手上更捧著觀世音菩薩照片,這份喜悅將永銘信眾心懷。
最新消息
佛光山大雄寶殿修繕上梁 人天同慶盼2026年啟用
2025-09-20新馬寺馬來文學習課 學子假期歡樂學習
2025-09-20紐西蘭基督城VEGRUN首場 路跑捐贈400棵樹
2025-09-20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倫敦佛光山展現中西合璧魅力
2025-09-20慈悲青年律師黃昱凱 攜手新莊高中推動法治與人文教育
2025-09-20瀛海中學生命講座 從電玩到自我探索開啟幸福人生
2025-09-20竹東大覺寺捐贈吉祥米 關懷關西華光智能發展中心
2025-09-20大雄寶殿承載眾生願心 修舊復新續寫弘法因緣
2025-09-20南華大學連續三年榮獲教育部「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全國績優學校
2025-09-20【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㉑
2025-09-2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