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第五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7日聯合座談暨閉幕式,人間佛教研究院首任院長星雲大師再度前往會場,表達重視與祝福。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第五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7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聯合座談暨閉幕式。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此次會議,大師共4次蒞臨勉勵,並表達「希望大家多多往來」,反映出大師對人間佛教學術研究的高度重視,也呈現出此次座談會的「高水準、高品質與高規格」。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程恭讓幽默指出,2天的會議過程如同唯識所說的「資糧位」,綜合座談是「加行位」,閉幕式是「見道位」,圓滿賦歸後則是「修道位」。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聯合座談暨閉幕式由程恭讓教授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佛州大西洋大學歷史系教授郝樂為。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李向平。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邱永輝。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孫亦平。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段玉明。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溫金玉。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教授陳劍鍠。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2017人間佛教座談會圓滿 成果豐碩具「三高」
2017-12-17
第五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2月17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聯合座談暨閉幕式,人間佛教研究院首任院長星雲大師再度前往會場,表達重視與祝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大師共4次蒞臨勉勵,並表達「希望大家多多往來」,反映出大師對人間佛教學術研究的高度重視,也呈現出此次座談會的「高水準、高品質與高規格」。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表示,人間佛教座談會每屆都有各自特色且不斷提升,希望未來將不只舉辦五屆、五十屆,而是「恆河沙屆」。
以「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為主題的此次座談會,匯集全世界22所學校的35位學者與媒體主管,在12月15、16日的兩天密集行程中,共舉辦4場基調講演、6場座談會、27人進行專題發表,期間並參訪佛光山、藏經樓及佛陀紀念館。
聯合座談暨閉幕式由程恭讓教授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佛州大西洋大學歷史系教授郝樂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李向平、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邱永輝、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孫亦平、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段玉明、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溫金玉、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教授陳劍鍠、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分別就此次座談會發表感想、觀察及建議。
程恭讓幽默指出,2天的會議過程如同唯識所說的「資糧位」,綜合座談是「加行位」,閉幕式是「見道位」,圓滿賦歸後則是「修道位」。
對於座談會主題之一的《星雲大師全集》,與會學者均表示高度讚揚,「365冊的《全集》是現代大藏經,對無暇也無能力深入原典的現代人,非常有幫助」、「全面綜合並展示何謂人間佛教」、「可補助大陸研究佛學資料不全的問題,對人間佛教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具體指南」、「《全集》中許多第一手珍貴的書信資料,可能影響當代中國及台灣佛教史」。與會學者最關心《全集》何時能出版英文版乃至電子版,幫助學者、學子與社會人士在研究、閱讀過程中,更快速地找到相關資料。
孫亦平提出「討論具有學術性、成員參與認真、論文探討深入、角度豐富多元、氣氛祥和」等5項特色;李利安指出「佛教正面對2000年未有的大變化,人間佛教的弘揚是在創造歷史,因此這一代的學者有責任記錄並加以研究,讓後人避免彎路,對人類未來做出貢獻。」
此次座談會,大師共4次蒞臨勉勵,並表達「希望大家多多往來」。與會學者深刻感受到大師的真誠與高尚僧格。段玉明說,他觀察「大師對學術的重視一向一以貫之,佛光山的影響能跨越僧信二眾,能從台灣、大陸弘揚到全世界,都是因為大師的『平等』心。」
溫金玉表示,他是追「星」族,自1989年起,開始追隨星雲大師,只要大師到大陸,他一定排除萬難參與。專研佛教戒律與制度的他,學術生涯深受大師影響,他曾參與佛光山《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四分律》及《中國佛教高僧全集─讀體見月大師傳:律宗千華派二祖》2本書的撰寫,他感謝大師讓他體認到自己的學術使命。
許多學者是多年後再度蒞臨佛光山,在參訪佛光山、藏經樓、佛陀紀念館乃至各地別分院的過程中,硬體的現代化建設,讓他們讚嘆不已,但在佛光山硬體不斷進化改變的同時,此次行程的各種貼心安排,見證到佛光山不變的溫暖、親切、積極與祥和,「有回到家的感覺」,這就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感染力」。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表示,人間佛教座談會每屆都有各自特色且不斷提升,希望未來將不只舉辦五屆、五十屆,而是「恆河沙屆」。
以「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為主題的此次座談會,匯集全世界22所學校的35位學者與媒體主管,在12月15、16日的兩天密集行程中,共舉辦4場基調講演、6場座談會、27人進行專題發表,期間並參訪佛光山、藏經樓及佛陀紀念館。
聯合座談暨閉幕式由程恭讓教授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佛州大西洋大學歷史系教授郝樂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李向平、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教授邱永輝、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孫亦平、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段玉明、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溫金玉、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教授陳劍鍠、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分別就此次座談會發表感想、觀察及建議。
程恭讓幽默指出,2天的會議過程如同唯識所說的「資糧位」,綜合座談是「加行位」,閉幕式是「見道位」,圓滿賦歸後則是「修道位」。
對於座談會主題之一的《星雲大師全集》,與會學者均表示高度讚揚,「365冊的《全集》是現代大藏經,對無暇也無能力深入原典的現代人,非常有幫助」、「全面綜合並展示何謂人間佛教」、「可補助大陸研究佛學資料不全的問題,對人間佛教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具體指南」、「《全集》中許多第一手珍貴的書信資料,可能影響當代中國及台灣佛教史」。與會學者最關心《全集》何時能出版英文版乃至電子版,幫助學者、學子與社會人士在研究、閱讀過程中,更快速地找到相關資料。
孫亦平提出「討論具有學術性、成員參與認真、論文探討深入、角度豐富多元、氣氛祥和」等5項特色;李利安指出「佛教正面對2000年未有的大變化,人間佛教的弘揚是在創造歷史,因此這一代的學者有責任記錄並加以研究,讓後人避免彎路,對人類未來做出貢獻。」
此次座談會,大師共4次蒞臨勉勵,並表達「希望大家多多往來」。與會學者深刻感受到大師的真誠與高尚僧格。段玉明說,他觀察「大師對學術的重視一向一以貫之,佛光山的影響能跨越僧信二眾,能從台灣、大陸弘揚到全世界,都是因為大師的『平等』心。」
溫金玉表示,他是追「星」族,自1989年起,開始追隨星雲大師,只要大師到大陸,他一定排除萬難參與。專研佛教戒律與制度的他,學術生涯深受大師影響,他曾參與佛光山《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四分律》及《中國佛教高僧全集─讀體見月大師傳:律宗千華派二祖》2本書的撰寫,他感謝大師讓他體認到自己的學術使命。
許多學者是多年後再度蒞臨佛光山,在參訪佛光山、藏經樓、佛陀紀念館乃至各地別分院的過程中,硬體的現代化建設,讓他們讚嘆不已,但在佛光山硬體不斷進化改變的同時,此次行程的各種貼心安排,見證到佛光山不變的溫暖、親切、積極與祥和,「有回到家的感覺」,這就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感染力」。
最新消息
文山區萬和里一社區一蓮花 三好生活快樂人生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佛光山擇善寺佛學講座 人間借路行品讀《維摩經》
2025-11-21《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4
2025-11-21南華大學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 成效卓著深獲肯定
2025-11-20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
2025-11-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
2025-11-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
2025-11-20贈《獻給旅行者365日》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
2025-11-20宏法社贈書三校 以閱讀陪伴偏鄉學童展開心靈旅行
2025-11-2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