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紙上博物館〕光隆博物館 探索宇宙奧妙
2021-08-03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光隆博物館」,是花東地區最早設立的私人博物館,館內除了展出動植物化石、奇石、雅石與玉石外,還有幽浮館、動感電影院,並以現代科技效果,讓參觀者體驗地震、颱風、極地氣候等自然現象。
花蓮盛產礦石,「光隆博物館」創辦人曾信雄以石材業起家,在新城創設博物館,以礦石及宇宙科學為主題,由於台灣東部地震頻繁、夏秋多颱風,館方藉由情境式的動態體驗,讓參觀者體驗地震、颱風,以增強防災意識。
博物館外型為仿古羅馬建築,全館分為3層,規劃20多個展區與動態體驗,1樓展示主題為地球與太空科學,另設恐龍區,展出恐龍擬真標本;2樓為幽浮館,展示外星人模型;3樓為化石館,展出珍貴館藏化石。
展館迎賓大廳又名「夢想大廳」,天花板上彩繪一幅飛躍宇宙的科技夢想藍圖「福爾摩沙月球基地」,天花板下的四面牆上,繪有24位名人及哲人畫像,均出自花蓮景觀雕塑家楊英鏢之手,表達博物館創辦人鼓勵人們「勇於夢想,築夢踏實」的精神。
1樓展館從「岩石說故事」主題區開始,介紹岩石的種類與形成、石礦開採、當代石材加工,並介紹東部海岸山脈的玉石、台灣玉、台灣墨玉、玫瑰石,建築石材大理石、花崗石等,以及各種化石、奇石、雅石等,藉由主題展示,帶領參訪者認識石頭的奧妙。
鎮館之寶是18件大小不一的「矽化木」化石群,這批化石是6600萬年前白堊時期的巨木形成的化石。館方表示,「矽化木」木化石的硬度接近石英,是遠古的樹木埋藏在地下,經過矽化而形成的化石,為研究古生物的重要線索。
在1樓的天文區,展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型,以及一顆擬月球表面的大型球體劇院,外圍陳列多樣的火箭模型、飛碟造型太空艙模型等,營造出星際宇宙的感覺,藉以延伸參訪者對無盡宇宙星系的想像。
2樓是幽浮館,館內陳列有巨大的幽浮模型,模型前有「外星機械人軍團」,以及各種外星人模型,充滿神秘的宇宙感。幽浮館周邊還設有動感電影、地震、颱風、極地氣候體驗等設施。
其中的感動電影「月心歷險」,在模擬月球表面的大型球體劇院內,可以體驗動態情境歷險。「月心歷險」每場次開放24人觀賞體驗,片長5分鐘的歷險主題,讓參觀者彷如隨著電影內容一起到外太空探險。
地震體驗:是一個擬真實體造景的語音劇場,有40幾個座位,仿太魯閣峽谷造景,體驗時間3分鐘。最後1分鐘可體驗4-7級的地震震度;最後一刻有瀑布的水流驟然直瀉而下,讓參與者體驗山洪爆發的驚悚狀態。
颱風體驗:主題為「穿越颱風」,體驗時間1分鐘內,從無風狀態增強至每秒30公尺以上的強力風速,讓體驗者感受從無風到身處時速100公里的強風。「穿越颱風」外圍設有3D拍照區,彩繪圖裡風雨交加,有雨傘、牛隻被強風高高吹起的畫面,供參訪者拍照留念。
極地氣候體驗:入口處設置極光體驗區,館內設置攝氏零下7~10度的環境,可讓參訪者立即感受身處極地的刺骨低溫,並藉由「南北極地」的極端氣候,宣導環保愛地球的理念與重要性。
潛進深海主題區:以影片介紹21世紀的藍金產業「海洋深層水」等相關知識與產品研發,以及其珍貴的用途。館方表示,海洋深層水是因洋面結冰而垂直沉潛,隨著洋流漂移,於西太平洋沿岸湧升的深層海流,目前全世界僅台灣東部、夏威夷、日本、韓國等4地可取得海洋深層水。
3樓化石館有藝術家楊英鏢彩繪的大型壁畫及景觀設計,模擬侏羅紀時代恐龍生態的立體場景。化石館展出館藏恐龍蛋化石、恐龍糞化石、長出類似人類頭髮的珊瑚化石等。
館方指出,恐龍的演化出現在侏羅紀,如今科學家運用現代科技,可以從化石中分析、佐證,瞭解恐龍制霸地球時的動植物及其生存環境狀況;也為人類的生命史及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花蓮盛產礦石,「光隆博物館」創辦人曾信雄以石材業起家,在新城創設博物館,以礦石及宇宙科學為主題,由於台灣東部地震頻繁、夏秋多颱風,館方藉由情境式的動態體驗,讓參觀者體驗地震、颱風,以增強防災意識。
博物館外型為仿古羅馬建築,全館分為3層,規劃20多個展區與動態體驗,1樓展示主題為地球與太空科學,另設恐龍區,展出恐龍擬真標本;2樓為幽浮館,展示外星人模型;3樓為化石館,展出珍貴館藏化石。
展館迎賓大廳又名「夢想大廳」,天花板上彩繪一幅飛躍宇宙的科技夢想藍圖「福爾摩沙月球基地」,天花板下的四面牆上,繪有24位名人及哲人畫像,均出自花蓮景觀雕塑家楊英鏢之手,表達博物館創辦人鼓勵人們「勇於夢想,築夢踏實」的精神。
1樓展館從「岩石說故事」主題區開始,介紹岩石的種類與形成、石礦開採、當代石材加工,並介紹東部海岸山脈的玉石、台灣玉、台灣墨玉、玫瑰石,建築石材大理石、花崗石等,以及各種化石、奇石、雅石等,藉由主題展示,帶領參訪者認識石頭的奧妙。
鎮館之寶是18件大小不一的「矽化木」化石群,這批化石是6600萬年前白堊時期的巨木形成的化石。館方表示,「矽化木」木化石的硬度接近石英,是遠古的樹木埋藏在地下,經過矽化而形成的化石,為研究古生物的重要線索。
在1樓的天文區,展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型,以及一顆擬月球表面的大型球體劇院,外圍陳列多樣的火箭模型、飛碟造型太空艙模型等,營造出星際宇宙的感覺,藉以延伸參訪者對無盡宇宙星系的想像。
2樓是幽浮館,館內陳列有巨大的幽浮模型,模型前有「外星機械人軍團」,以及各種外星人模型,充滿神秘的宇宙感。幽浮館周邊還設有動感電影、地震、颱風、極地氣候體驗等設施。
其中的感動電影「月心歷險」,在模擬月球表面的大型球體劇院內,可以體驗動態情境歷險。「月心歷險」每場次開放24人觀賞體驗,片長5分鐘的歷險主題,讓參觀者彷如隨著電影內容一起到外太空探險。
地震體驗:是一個擬真實體造景的語音劇場,有40幾個座位,仿太魯閣峽谷造景,體驗時間3分鐘。最後1分鐘可體驗4-7級的地震震度;最後一刻有瀑布的水流驟然直瀉而下,讓參與者體驗山洪爆發的驚悚狀態。
颱風體驗:主題為「穿越颱風」,體驗時間1分鐘內,從無風狀態增強至每秒30公尺以上的強力風速,讓體驗者感受從無風到身處時速100公里的強風。「穿越颱風」外圍設有3D拍照區,彩繪圖裡風雨交加,有雨傘、牛隻被強風高高吹起的畫面,供參訪者拍照留念。
極地氣候體驗:入口處設置極光體驗區,館內設置攝氏零下7~10度的環境,可讓參訪者立即感受身處極地的刺骨低溫,並藉由「南北極地」的極端氣候,宣導環保愛地球的理念與重要性。
潛進深海主題區:以影片介紹21世紀的藍金產業「海洋深層水」等相關知識與產品研發,以及其珍貴的用途。館方表示,海洋深層水是因洋面結冰而垂直沉潛,隨著洋流漂移,於西太平洋沿岸湧升的深層海流,目前全世界僅台灣東部、夏威夷、日本、韓國等4地可取得海洋深層水。
3樓化石館有藝術家楊英鏢彩繪的大型壁畫及景觀設計,模擬侏羅紀時代恐龍生態的立體場景。化石館展出館藏恐龍蛋化石、恐龍糞化石、長出類似人類頭髮的珊瑚化石等。
館方指出,恐龍的演化出現在侏羅紀,如今科學家運用現代科技,可以從化石中分析、佐證,瞭解恐龍制霸地球時的動植物及其生存環境狀況;也為人類的生命史及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最新消息
新店佛光家庭VEGRUN 走讀蔬食之旅
2025-09-09〔三好校園〕品格教育築未來 善良成日常習慣
2025-09-09南華大學推動「南華樂活日」 打造全人健康校園文化
2025-09-09後壁分會贈公益米 傳遞佛光愛與關懷
2025-09-09中美寺三好兒童班秋季開學 語言、佛法、文化共融
2025-09-09松智分會校園講座 引導學子遠離毒品迎向健康人生
2025-09-09東禪寺供僧法會 2千人護教廣植福田
2025-09-09企業菁英喜獲《365日》 願為傳播善美助力
2025-09-09僧寶節捐血報恩 萬華二會與汐止二會攜手傳遞生命希望
2025-09-09新州佛光山三好善童學苑 品德教育成長茁壯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