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人間佛教座談會與會學者 參訪藏經樓徹見正法

教育人文

字級

人間佛教座談會與會學者 參訪藏經樓徹見正法

【人間社記者 彭高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18-10-28
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第二天10月27日,已完成3場發表。下午,與會學者齊聚佛光山藏經樓,由堂主覺元法師導覽,觀賞主殿石刻星雲大師一筆字,從大師筆一蘸墨,一揮而就的書法中,徹見正法,體悟真諦。

一行人先於茶席品茗交流,覺元法師介紹藏經樓是佛光山統籌僧伽教育、信眾教育的教育總單位,舉例出家眾的在職教育,服務每滿5年,可申請回藏經樓閉關,鑽研經藏,理論與實踐兼修,沉潛後再出發。人間佛教研究院猶如中央研究院,負責研究、結集、弘揚及實踐人間佛教。

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呼應覺元法師,人間佛教是學習型的佛教,出家眾弘法應不斷學習。進一步說明人間佛教研究院的學術活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討會」,必須提交專業論文,於大陸舉行;「人間佛教座談會」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在佛光山舉行;「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令人才代代相續。

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兼任國際中心主任,說明該中心的4個任務:翻譯、教育培訓、教學、國際交流。目前,謹遵星雲大師教誡「最短時間,最大效益」,著手將9冊《佛光大辭典》翻譯成英文;《人間佛教辭彙選》已完成英文翻譯,用當代語言表達佛法智慧,作為全世界人士學佛的基礎。

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讚歎,在宗教領域,佛光山文化如此大規模、強勁的態勢是罕見的;藏經樓開展的文化志業,具靈性、鮮活的佛法生命力。他亦感慨地說,綜觀歷史,佛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隨著文化、社會轉型,佛教與文化割裂,甚為可惜。因此,將佛教回歸文化,以信仰支撐文化,提升人類生命品質,實是刻不容緩。

隨後,學者進入主殿,見及兩側「1:1」的石刻星雲大師一筆字,振奮之情溢於言表。覺元法師闡述,每一幅一筆字都蘊藏著三藏十二部經典的思想內涵,第一幅「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給」是人生的第一課,因「給」是普世價值,進而「不忘初心」至不求回報的更高境界、「以忍為力」、「我是佛」、「慈悲喜捨」、「行佛」等修習次第一脈相承,52幅一筆字即修行成佛的「五十二階位」。

在一筆字教室,覺元法師領眾以揚州小調詠唱星雲大師作詞〈十修歌〉,並加以解說。要管理好自己先管理好自己的心,學者將「對治百法」逐一檢視,會心一笑是多數人共同的回應。
12345678910第1 / 43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