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學術與修行互融 李利安開展佛學新視野

教育人文

字級

學術與修行互融 李利安開展佛學新視野

【人間社記者 陳德啟 大樹報導】 2018-10-28
與佛學有深厚情感的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在關注兩岸佛教學術研究的過程中,特別留意台灣佛教的發展變化,因而與佛光山結下不解之緣。他非常感謝佛光山的鼓勵與支持,多次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學術研討會議後,讓其展開佛教學術的新視野,特別是拓展至人間佛教這一新領域。

李利安認為,人間佛教在未來佛教發展當中,將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體現在,人間佛教在回歸佛陀本懷的同時,與現代文化接軌,帶領佛教走入主流社會,對激發佛教本具的生命力以及促進現代人的生命提升當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人間佛教既重視在生活中落實修行,也重視在修行中深化研究。以往的很多宗教研究學者總認為學術歸學術,修行歸修行,李利安認為學術與修行其實是可以互相融匯的。他認為,學術研究有其原則、方法與目的,以理性為基礎,屬於安身立命的事業;修行也有其原則、方法與目標,以信仰為前提,透過修行瞭解世界真相、解讀生命奧秘、解決生命苦難,進而達到心靈凈化、超脫自在、乃至終極解脫的崇高境地。儘管二者有諸多不同,但畢竟專注於同一對象,所以,從深層來看,不可能不保持某種默契。

「佛教學術不但可以在清理歷史、疏理理論等方面揭示佛教的真實,也可以借此引領人們接近佛法,認識佛法,體會人生的真理。」李利安道出了一個學者心中的願望,並強調學術對正確信仰的養成具有影響力,所以,如果學術與修行妥善結合,讓兩者產生共鳴,那麼,學術將更加充滿情趣與動力,修行也更加的明朗與穩當,從而不僅有助於事業成功,也有助於生命品質的提升。

「信仰對生命有何影響?特別是人間佛教對人格養成有什麽作用?」李利安認為,信仰讓人追求生命的快樂,告別生命的痛苦,因為信仰可以讓人們重新認識人生、調整人生、提升人生。借助於信仰,可以體驗身心的清朗,發現人生的價值和未來的希望。尤其是人間佛教,對內堅守佛教之真義,對外廣結天下之善緣,使佛教的信仰展現出全新的氣象,煥發出覺醒生命的強大力量。他進一步說,真正的信仰者總是在信仰與理性、精神與生活等多重生命體驗中實踐圓融會通之道。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李利安引用太虛大師的話,並讚歎人間佛教的真實義正在深入人心,將傳統佛教的悲苦、神秘及沉悶的氣息轉為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氣象,從而接引眾人理解佛陀言教的根本宗旨,將信仰的力量,轉化為生命潛力的激發以及慈悲、智慧的內化,達到現實生命的自在莊嚴與終極解脫的全面實現。因此,人間佛教對人格養成的浸潤,在修行之中是必由之路。

他感念星雲大師對文化的重視和對學術的肯定,特別是對學者的關心與鼓勵,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貫穿始終,極大地推動了信仰與學術的相互呼應。他希望透過此次人間佛教座談會,能讓關心佛教文化的人特別是佛教信仰者,了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不但繼承傳統佛教之真義,而且面對當代社會實現了勇敢轉型,通過契理契機的全新詮釋與靈活多樣的現代呈現,帶領人們關注現實,面對未來,體證生命真諦。
12345678910第1 / 439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