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1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神明聯誼會緊隨時代步伐 學界共謀人間佛教發展方向

全球宗教

字級

神明聯誼會緊隨時代步伐 學界共謀人間佛教發展方向

【人間社記者 張文婷 高雄報導】 2018-07-16
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第二天議程7月15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行,第四場由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永東法師主持,邀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國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老師以及來自菲律賓師範大學哲學系Krizna Rei M. Palces教授,共同討論世界神明聯誼會中所展現的佛教與民間宗教、民間不同宗教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神明聯誼會所具有的時代。

黃國清教授開宗明義指出,神明聯誼會因應時代旨在開拓不同宗教共生共融的新路。藉由2017年12月25日受邀全程近距離參與神明聯誼會之良機,攜學生共同進行對觀音和媽祖兩位神尊在民間信仰中的關係認知的問卷,並在後續前往廈門平安宮與泉州五台寺善緣閣的田野調查中發現,兩位神格之間的關係和地位並非固定,而且不同的組織認知有別,表現著不同時空下三教融合的不同接受形式,但在肯定神明聯誼會創造交流與合作的平台這一點上達成共識。

闞正宗老師以1870年清末「天津教案」這一歷史敘事來闡明神明意義。圍繞著清水祖師這一佛門僧人,透過對其生平、信仰乃至特定歷史情境下延伸出來的祈雨輒應、消除疫病及助軍退敵等靈異事跡的層層論述,說明在台灣庶民以現實利益為核心而呈現出佛道交融的偶像崇拜景象,最後指出在神明聯誼會順應佛道交融的因緣下,邀約民間宗教過程中,增進彼此了解,了解彼此需求或許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Palces教授主要解析菲律賓宿霧島供奉聖嬰(Sto.Nino)的歷史緣起、描述聖嬰節Sinolog的空前盛況,並進一步通過傳統文化與宗教儀軌比較悉達多太子與聖嬰所代表的文化之間的異同,紀錄聖嬰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而見證殊勝的神明文化之旅,最後開顯人間佛教在後現代脈絡中以包容開放的心態促進不同種族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友好往來,對於跨宗教交流和世界和平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第四場研討會結束之際,星雲大師現身論壇,對學者和中華宗教總會的幹部致意。諸多學者就世界宗教發展形勢、聯誼會中各宗教的立場提問,大師強調不同宗教彼此平等、無有高下,你來我往增進兄弟情誼,並承諾佛光山是大家共同的家。

第二場「神明聯誼會的時代意涵」論壇由妙凡法師主持,召集人翟本瑞教授、鄭志明教授和李芝瑩教授分別就神明聯誼會的時代意涵、星雲大師舉辦神明聯誼會的看法及其何以永續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齋本瑞教授在東西方宗教起源、發展的脈絡中,以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為對照,說明當前人類通力合作的必然性,指出神明聯誼會立足社會問題、展開宗教對話在宗教發展史上所具有重大意義,同時提出聯誼會未來發展目標。

鄭志明教授則就星雲大師的新作《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說起,從「聖地與聖境」兩個層面詮釋神明聯誼會是回歸佛陀本懷,也就是回歸每一個人的心。世界神明聯誼會藉由佛陀紀念館這一勝地,透過儀式構建、展現自我,發揚正信,齊聚一堂共成聖境、與諸眾生共成一家。而李芝瑩教授則從神明聯誼會所體現的宗教教育意涵及價值論述中,強調星雲大師並沒有要求所有人都成為佛教徒,而是希望達成各宗教提升宗教情懷,以關心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的終極目標。

最後在閉幕式上,神明聯誼會學術論壇主辦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代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對與會學者致謝。各位學者分享了兩日來的收穫和感動,並對本次研討會所涉及到的議題展開了討論,會議召集人齋本瑞教授總結了近兩年對神明聯誼會進行觀察、紀錄、研究、探討所累積的資料和做出的成績,進而就「神明聯誼會學術論壇」如何開發出更深更廣的研究議題和方向作出規劃。最重要的是經由這次學術論壇,學者們有目共睹世界神明聯誼會具有的重大意義的,如何讓人間佛教神明聯誼會生根,發芽,利益有情,各專業、領域的學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12345678910第1 / 253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