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程恭讓: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教育人文

字級

程恭讓: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人間社記者 常紅星 北京報導】 2018-05-27
2018年5月25日,由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雲湖書院、鑒真圖書館、通州光中書院主辦,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的的「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先生為三十多位碩博生及博士後作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專題演講,分別從「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人間佛教三大發展方向」和「人間佛教三大價值方向」三個方面,對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作了全面闡述。

程教授指出,作為現代人間佛教的積極宣導者和忠實踐行者,星雲大師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獻給了人間佛教,為人間佛教在全世界的深入發展作出了卓著貢獻。

基於對星雲大師和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的全面考察和深刻體認,程教授將大師對佛教的貢獻總結為十個方面:(一)系統建構了人間佛教思想理論體系;(二)深廣推進了人間佛教實踐層面的建設事業;(三)創建了高素質、規模化的人間佛教僧團;(四)更加重視並積極發揮了信眾對佛教弘法的重要作用;(五)在判教上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作了新整合;(六)成功實現了佛教現代化重大轉型;(七)推進了人間佛教版圖的全球化拓展;(八)真心誠意、卓有建樹地積極推動了兩岸和平與文化交流;(九)為現代臺灣佛教發展探索到了根本出路和正確方向;(十)為當代大陸佛教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重大啟示與參照。


程教授指出,《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是代表星雲大師晚年論定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大師在這本書中對當代人間佛教指出了三大發展方向:(一)人間佛教的「佛法化」,即高度重視佛教向佛陀本懷、根本精神的回歸。(二)人間佛教的「中國化」,即繼續積極參與中國社會各方面建設的中國化發展方向。(三)人間佛教的「全球化」,即繼續堅持人間佛教的全球化、本土化發展方向。

程教授通過對原始佛教經典《雜阿含經》與星雲大師佛學著述的綜合對比指出,在宇宙觀、人生觀、社會觀方面,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原始佛教佛陀思想在本質上具有一脈相承的價值方向。具體言之:在天神與人類中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更加強調二者之平衡;在現實人生和生前死後之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是性更傾向于以現實人生為中心;在個人持修和社會參與之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更傾向於以服務社會為中心。

最後,程教授特別強調: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菩薩行最基本、最圓滿的修行結構即是般若與方便不一不二、不即不離、平衡開發、辯證彰顯。這也正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根本實質。
12345678910第1 / 45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