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2024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 青年弘法廣結善緣
2024-12-16
2024中華佛光青年團員大會表揚中華各區佛光青年發心服務,義工分團林經翰積極推動校園講座,一年內主講場次高達16場,獲得優秀佛光青年選拔–「弘法佈教獎」。中壢分團陳秉瀚因勇於承擔任務,在美編設計、繪圖具優異表現,而獲得「最佳潛力獎」。
擔任過分團副團長、團長,如今走入校園弘法的林經翰坦言,他過去不敢拿麥克風,初任幹部時不知如何串場、主持,讓他意識到不足。從青年義工研習營課程主持人開始學習,不恥下問地請教前輩,一點一滴累積,成就他校園弘法的基礎。
談到校園弘法初心,林經翰希望「為莘莘學子種下善美因緣,能對他們未來有幫助,讓善的種子發芽。」從2015年開始,他成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推動「生命教育十堂課」的講師,以校園霸凌、3C電玩、服務等內容為講題,於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主講16場次,與近3000人結緣。他透露,自己在補習班教書,喜歡與學生相處,也較了解用什麼口吻能讓學生願意聽講、吸收,希望講述內容能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心理狀態。
林經翰提到,佛光青年團與其他校外團體最大的不同就是「信仰」。因為信仰,無論在人際交往、工作學習上,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轉變。從說話直來直往,脾氣較暴躁,到學會用慈悲、鼓勵的方式與人溝通。
林經翰表示,最喜歡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語「承擔就是成長」,勇敢跨出第一步,「承擔起來、不要害怕,所有人都會一起幫忙,共同成就。」如同大師在《迷悟之間》所說:「『承擔』能給人力量,也可以具足信心;人只要肯承擔,就能有成就。」
喜歡繪畫的陳秉瀚說,國小開始學繪畫,繪畫持續至今,從去年中華團大共識營加入廣宣組後,繪畫美編帶她開啟嶄新因緣。開始承接叢林學院「叢林有什麼」、「叢林有文殊」動畫製作、閱讀研討會廣告宣傳、青年總團賀卡等。
談到加入青年團的收穫,陳秉瀚過去常擔心事情做不好,如今學會「為大眾利益著想,不執著於個人表現。」今年首次參加白象幹部考核,從起初的自我懷疑、猶豫不決,後來因善知識一句「令眾生歡喜,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有所體悟而發願報考,今年團員大會更承擔美編及布置組組長、廣宣、攝影等任務。
陳秉瀚提到,國小時母親常帶她到圓福寺,人間佛教從小就融入生活、伴隨她長大。讓她懂得遇到問題時不抱怨,先從自身找問題關鍵、修正自己。她感謝人間佛教的學習,國中時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反觀有些同學還未清楚人生目標。
大師圓寂後,陳秉瀚從講座中反思「我還能為信仰做些什麼?」時隔一年多她找到答案:「我想要散播大師給的精神」。持續發心與付出,在佛光青年團傳承星雲大師的精神。更希望如授證的青年幹部,心態正向、不怕困難、身體力行,清楚觀照生活大小事,像菩薩具備給人安定的力量。
「你可以自己決定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陳秉瀚鼓勵同樣就學的青年,當我們用心、盡心、專心,就不會後悔所做的事,能更坦然的去面對。林經翰勉勵青年多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於佛光青年活動中服務與學習,「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擔任過分團副團長、團長,如今走入校園弘法的林經翰坦言,他過去不敢拿麥克風,初任幹部時不知如何串場、主持,讓他意識到不足。從青年義工研習營課程主持人開始學習,不恥下問地請教前輩,一點一滴累積,成就他校園弘法的基礎。
談到校園弘法初心,林經翰希望「為莘莘學子種下善美因緣,能對他們未來有幫助,讓善的種子發芽。」從2015年開始,他成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推動「生命教育十堂課」的講師,以校園霸凌、3C電玩、服務等內容為講題,於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主講16場次,與近3000人結緣。他透露,自己在補習班教書,喜歡與學生相處,也較了解用什麼口吻能讓學生願意聽講、吸收,希望講述內容能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心理狀態。
林經翰提到,佛光青年團與其他校外團體最大的不同就是「信仰」。因為信仰,無論在人際交往、工作學習上,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轉變。從說話直來直往,脾氣較暴躁,到學會用慈悲、鼓勵的方式與人溝通。
林經翰表示,最喜歡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語「承擔就是成長」,勇敢跨出第一步,「承擔起來、不要害怕,所有人都會一起幫忙,共同成就。」如同大師在《迷悟之間》所說:「『承擔』能給人力量,也可以具足信心;人只要肯承擔,就能有成就。」
喜歡繪畫的陳秉瀚說,國小開始學繪畫,繪畫持續至今,從去年中華團大共識營加入廣宣組後,繪畫美編帶她開啟嶄新因緣。開始承接叢林學院「叢林有什麼」、「叢林有文殊」動畫製作、閱讀研討會廣告宣傳、青年總團賀卡等。
談到加入青年團的收穫,陳秉瀚過去常擔心事情做不好,如今學會「為大眾利益著想,不執著於個人表現。」今年首次參加白象幹部考核,從起初的自我懷疑、猶豫不決,後來因善知識一句「令眾生歡喜,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有所體悟而發願報考,今年團員大會更承擔美編及布置組組長、廣宣、攝影等任務。
陳秉瀚提到,國小時母親常帶她到圓福寺,人間佛教從小就融入生活、伴隨她長大。讓她懂得遇到問題時不抱怨,先從自身找問題關鍵、修正自己。她感謝人間佛教的學習,國中時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反觀有些同學還未清楚人生目標。
大師圓寂後,陳秉瀚從講座中反思「我還能為信仰做些什麼?」時隔一年多她找到答案:「我想要散播大師給的精神」。持續發心與付出,在佛光青年團傳承星雲大師的精神。更希望如授證的青年幹部,心態正向、不怕困難、身體力行,清楚觀照生活大小事,像菩薩具備給人安定的力量。
「你可以自己決定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陳秉瀚鼓勵同樣就學的青年,當我們用心、盡心、專心,就不會後悔所做的事,能更坦然的去面對。林經翰勉勵青年多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於佛光青年活動中服務與學習,「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最新消息
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結業典禮 人間佛教教育邁入新里程碑
2025-08-15「一花一世界萬年吉祥」林洪玉秀個展 普賢寺銀花熠熠生輝
2025-08-15COLEGIO DESIREES參訪智利佛光山 實踐三好四給啟發心靈之旅
2025-08-1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