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東禪分團8月30日舉辦「青年與世界有約」第二期線上會談,邀請媒體工作者廖德來和馬來亞大學法律系畢業生陳輝煌為與談人,闡述主題:「這麼說,那就行了嗎?教你預防假新聞」。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青年與世界有約線上會談 分享預防假新聞
2020-09-02
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東禪分團8月30日舉辦「青年與世界有約」第二期線上會談,邀請媒體工作者廖德來和馬來亞大學法律系畢業生陳輝煌為與談人,闡述主題:「這麼說,那就行了嗎?教你預防假新聞」。
現職記者的廖德來分享,傳統媒體處理新聞的過程嚴謹,記者將採訪或挖掘的新聞材料整理成新聞後,自己必須先看一遍並更正錯別字,如對內容有疑問則須即刻求証;之後才能把文稿發給各個新聞版的編輯重審、下標題、排版。最後一關是將編好的版面交由編輯部主管審閱,最後才列印出版。從採集新聞到出版,每個過程都要秉持專業的守則,確保交到讀者手上的報紙內容正確無誤。
廖德來分享紙媒在獲取訊息後所採納的三個步驟,預防假新聞氾濫。他說,第一要對收到的訊息保持懷疑,包括標題、日期、網址、照片、引述人物等;第二要查證各大新聞和官方網站;第三要向當事人求証。如果消息經查證後不確實,就應撰文澄清,協助讀者釐清假新聞,以免以訛傳訛。
陳輝煌列舉政府管制媒體的法令,包括1998年通訊與多媒體法令、1984年印刷與出版法令、1948年煽動法令、1957年誹謗法令和刑事法典。他說,馬來西亞目前雖然沒有特別為對付假新聞而制定的法令,但是現有的法令已足以將蓄意散播假消息和試圖製造恐慌的人士定罪。
陳輝煌指出,在制止或減少假新聞的努力上,制定假新聞法令是必要存在的,但是假新聞的定義必須明確和只能用在嚴重的情況,以免被濫用或違背民主和法治精神;如果自己不知道訊息的出處就不要隨便轉發,尤其是在WhatsApp和微信等手機應用程式。
陳輝煌表示,媒體和民眾需要共同努力以減少假消息在社會上流傳;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更需嚴守職業守則,以確保民眾時時獲得準確的訊息,而民眾則需要盡力去對所獲取的訊息進行查證。雖然假消息看似不可能消滅,但是我們要竭盡所能地制止惡性循環,從自己開始停止散播假消息。
現職記者的廖德來分享,傳統媒體處理新聞的過程嚴謹,記者將採訪或挖掘的新聞材料整理成新聞後,自己必須先看一遍並更正錯別字,如對內容有疑問則須即刻求証;之後才能把文稿發給各個新聞版的編輯重審、下標題、排版。最後一關是將編好的版面交由編輯部主管審閱,最後才列印出版。從採集新聞到出版,每個過程都要秉持專業的守則,確保交到讀者手上的報紙內容正確無誤。
廖德來分享紙媒在獲取訊息後所採納的三個步驟,預防假新聞氾濫。他說,第一要對收到的訊息保持懷疑,包括標題、日期、網址、照片、引述人物等;第二要查證各大新聞和官方網站;第三要向當事人求証。如果消息經查證後不確實,就應撰文澄清,協助讀者釐清假新聞,以免以訛傳訛。
陳輝煌列舉政府管制媒體的法令,包括1998年通訊與多媒體法令、1984年印刷與出版法令、1948年煽動法令、1957年誹謗法令和刑事法典。他說,馬來西亞目前雖然沒有特別為對付假新聞而制定的法令,但是現有的法令已足以將蓄意散播假消息和試圖製造恐慌的人士定罪。
陳輝煌指出,在制止或減少假新聞的努力上,制定假新聞法令是必要存在的,但是假新聞的定義必須明確和只能用在嚴重的情況,以免被濫用或違背民主和法治精神;如果自己不知道訊息的出處就不要隨便轉發,尤其是在WhatsApp和微信等手機應用程式。
陳輝煌表示,媒體和民眾需要共同努力以減少假消息在社會上流傳;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更需嚴守職業守則,以確保民眾時時獲得準確的訊息,而民眾則需要盡力去對所獲取的訊息進行查證。雖然假消息看似不可能消滅,但是我們要竭盡所能地制止惡性循環,從自己開始停止散播假消息。
最新消息
東森氣象新聞直播 推廣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2025-11-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成員禮敬星雲大師 報告成果豐碩
2025-11-07南天健康日深入社區 身心靈課程獲新州政府特別推廣
2025-11-07福嚴佛學院佛光山教育參訪 心保和尚座談交流
2025-11-07《台灣超人》北美巡演 生命故事跨海傳遞正能量
2025-11-07松信分會捐血活動 落實人間善美理念
2025-11-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5
2025-11-072025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探究安頓人心的智慧
2025-11-06西方伴侶南天寺締結佛化婚姻 以佛法智慧共築幸福人生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