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2月31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圓滿閉幕。青年學者展開為期兩天的論文答辯,經過評審老師的認真評審後,中國人民大學馬俊獲得特優獎學金;哥廷根大學遲帥、華東師範大學樂晶等四人獲得優等獎學金;周南飛等14位同學獲得甲等獎學金。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圖說: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2月31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圓滿閉幕。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圖說: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2月31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圓滿閉幕。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圓滿 發揮弘法正能量
2017-12-31
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及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17年人間佛教青年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從12月29日到12月31日,一連三天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31日圓滿閉幕。青年學者展開為期兩天的論文答辯,經過評審老師的認真評審後,中國人民大學馬俊獲得特優獎學金;哥廷根大學遲帥、華東師範大學樂晶等五人獲得優等獎學金;周南飛等13位同學獲得甲等獎學金。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經過多層篩選,共有19篇優秀論文得以發表。青年學者分別從人間佛教與文學、哲學、社會、民俗、體育等多角度展開論述,對人間佛教發展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馬俊論文《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文章指出「行佛思想」是星雲大師一生學思與實踐的總結,也是對傳統佛教修行觀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宗教世俗化浪潮中,為世界宗教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模式」。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博士劉強強論文《星雲大師文字觀研究》,以文學和美學理論研究背景出發,認為大師的文學作品本質透露的是一種古典主義文學的觀念,將真善美作為文學創作的最高追求,注重作品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和諧統一,同時也非常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和人生價值。
哥廷根大學哲學系博士遲帥的論文《人間佛教社會實踐的神聖性要求》,分析總結了佛教在世俗社會中的價值超越,並進一步從社會實踐角度分析,人間佛教如何在鼓勵大眾參與的情況下保持自身神聖性。遲帥認為,人間佛教努力以大眾性和神聖性合二為一的方式,回應宗教世俗化的挑戰,這就要求人間佛教要擁有更廣闊的群眾基礎和堅實的價值共識。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樂晶發表的論文《人間佛教的民間向度——以星雲大師對佛教民俗化的回應為中心》,在宏觀角度分析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佛教與民俗關係,並對星雲大師對佛教民俗化的態度及具體實踐放置在佛教民俗化和佛教中國化的歷史語境中,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民間向度和意義。
南京大學顏峻博士的論文《佛說的,人要的,現實的,進化的——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探微》,將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歸納為佛說的、人要的、現實的、進化的。太虛大師與星雲大師前後兩位大師交相輝映,可謂中國佛教史上難得的盛況。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暨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出席閉幕綜合座談,並為青年學者頒發獎學金。
在閉幕式中,妙願法師致辭表示學子要有知識份子的擔當,用筆引領佛教的未來。並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勉勵青年。
發表會最後由妙士法師為青年開示,以自己求學經歷告訴學子,人間佛教不是只有落實到寫文章上,還要有實踐,各位碩博生未來會成為別人的導師,期望青年用筆讓下一代得到更多正能量。
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經過多層篩選,共有19篇優秀論文得以發表。青年學者分別從人間佛教與文學、哲學、社會、民俗、體育等多角度展開論述,對人間佛教發展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馬俊論文《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文章指出「行佛思想」是星雲大師一生學思與實踐的總結,也是對傳統佛教修行觀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宗教世俗化浪潮中,為世界宗教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模式」。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博士劉強強論文《星雲大師文字觀研究》,以文學和美學理論研究背景出發,認為大師的文學作品本質透露的是一種古典主義文學的觀念,將真善美作為文學創作的最高追求,注重作品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和諧統一,同時也非常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和人生價值。
哥廷根大學哲學系博士遲帥的論文《人間佛教社會實踐的神聖性要求》,分析總結了佛教在世俗社會中的價值超越,並進一步從社會實踐角度分析,人間佛教如何在鼓勵大眾參與的情況下保持自身神聖性。遲帥認為,人間佛教努力以大眾性和神聖性合二為一的方式,回應宗教世俗化的挑戰,這就要求人間佛教要擁有更廣闊的群眾基礎和堅實的價值共識。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博士樂晶發表的論文《人間佛教的民間向度——以星雲大師對佛教民俗化的回應為中心》,在宏觀角度分析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佛教與民俗關係,並對星雲大師對佛教民俗化的態度及具體實踐放置在佛教民俗化和佛教中國化的歷史語境中,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民間向度和意義。
南京大學顏峻博士的論文《佛說的,人要的,現實的,進化的——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探微》,將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歸納為佛說的、人要的、現實的、進化的。太虛大師與星雲大師前後兩位大師交相輝映,可謂中國佛教史上難得的盛況。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暨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出席閉幕綜合座談,並為青年學者頒發獎學金。
在閉幕式中,妙願法師致辭表示學子要有知識份子的擔當,用筆引領佛教的未來。並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勉勵青年。
發表會最後由妙士法師為青年開示,以自己求學經歷告訴學子,人間佛教不是只有落實到寫文章上,還要有實踐,各位碩博生未來會成為別人的導師,期望青年用筆讓下一代得到更多正能量。
最新消息
光明在望禪繞畫 一筆一畫尋回內心寧靜
2025-11-19均頭師生攀登合歡山 落實無痕山林素養
2025-11-19佛光會、三好學園共建大家庭 三好同行
2025-11-19新州州長參訪南天寺 肯定30載弘法利生貢獻
2025-11-19巴西如來佛學院短研班開學 學員熏習佛法
2025-11-19首爾佛光山寺人間佛教讀書會培訓 生活即道場萬法皆教材
2025-11-19《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2
2025-11-19行腳山海間 泰山佛光人家庭慢遊
2025-11-18台北道場文宣組發願 以文宣為行信仰為力持續發心
2025-11-18佛光西來學校小小書法家 勇闖南加州學術賽場
2025-11-18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