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社會萬象

字級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人間社記者 黃淑華 宜蘭報導】 2017-12-21
蘭陽別院「從生命關懷療癒 談生死諮商」系列,12月19日邀請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醫師陳秀丹,主講「漂亮的下台身影 我自己作主 談善生善終理念」,約有60多位聽眾,聚集在蘭陽別院6樓,聆聽生命中的最重大的課題。

陳秀丹是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委員,專長於急重症的照顧及末期病人的緩和治療,積極參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法公聽會,曾獲得諸多優良醫師獎項。她致力於推動善生善終理念,回歸以愛為本質,不提供無效醫療,自喻為「白色巨塔裡的烏鴉」,她總是提醒身邊的人,要把握活著的時候,及時孝順父母,做該做的事,畢竟,提起與放下是生命中同樣重要的課題。

「人世間沒有不變的事物,唯一不變的是人一定會死」,陳秀丹說:「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如郭金發、齊柏林的事件,人生是無常的,應當好好把握每一天」。106年3月瓊瑤發出的她的痛,丈夫平濤鑫住院400天,認不出最愛的她,也認不出所有人,瓊瑤心痛至極,最後出書推「善終」。

陳秀丹強調善終就是有尊嚴的死,讓生命回歸自然的節奏,醫師不要再扮演上帝的角色,要尊重老天給人的舒適退場機制,讓生命末期的人,不受不必要的折磨,照顧者也不要有罣礙。更不必去求安樂死。常見家屬對生命末期病人,以維生醫療設備,如鼻胃管、呼吸器等無效醫療來延續生命,只是因為捨不得,殊不知增加病人多少苦痛。她更建議,長者臨終時要讓年輕人認識死亡,從死亡才能覺醒對人生的省思。

她表示由於瓊瑤的苦痛,及傅達仁的呼籲,讓人們開始注重患者人生尾端的生活品質。為達到死亡的品質,最好是能預立醫囑,預立醫療委託代理人,讓有限的生命作有效的利用。她更主張,愛父母就要讓他們善終。

來自桃園的林銘煌和陳露華夫婦,分享朋友母親一天自拔鼻胃管三次的故事,朋友兄妹三人意見不合,如此僵持4年的時間,最後老媽媽器官衰竭走了。陳露華尙有100歲健在的父親與98歲失智的母親,因此趕來學習善生善終的理念,讓自己能為未來的事情做準備。

我們的每一天都在倒數,如何在生命最後的一哩路,畫下美麗的句點,學習豁達,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12345678910第1 / 25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