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曾為哈佛醫院主治醫師,現為慈濟醫院主治醫師的許瑞云,應佛光山永和學舍之邀,於日前在學舍大殿以「轉念,與自己和解」為題演講,與大眾結緣,許多信眾慕名而來盛況空前。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
圖說:許瑞云醫師卻指出,許多家庭之所以會有紛爭,就是爭個你對或是我對,其實伴侶乃至親子關係的溝通,是貴在能否跳躍出個人所設定對錯的框架。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
圖說:說到「轉念」許瑞云直指,念頭及語言的力量是影響轉念非常的重要因素。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哈佛醫師分享心能量 轉念與自己和解
2017-08-14
什麼是轉念?一般人認為轉念就是把負面的想法轉成正面;許瑞云醫師卻指出,所謂的轉念是用更開闊的角度看待事情,人際溝通成敗的關鍵,端看能否跳出個人認知對錯的框架。
曾為哈佛醫院主治醫師,現為慈濟醫院主治醫師的許瑞云,應佛光山永和學舍之邀,8月11日以「轉念,與自己和解」為題演講,與大眾結緣,許多信眾慕名而來,盛況空前。
許瑞云表示,人們由於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與想法,其實事情本身或許並沒有對錯,許多家庭之所以會有紛爭,就是為爭個你對我錯,其實伴侶乃至親子的溝通,貴在能否跳出個人所設定的對錯框架。
許瑞云直指,念頭及語言的力量是影響轉念非常重要的因素。他透過能量場以自願上台的民眾做實驗,許醫師先暗示現場觀眾想開心、感恩的事情,一會過後,台上背對觀眾的自願者把手臂舉到與肩同高,許瑞云用力按壓他們的手臂卻按不下去;當許瑞云讓現場觀眾想不開心、擔憂或生氣的事情,不久許瑞云去按自願者的手臂,很快就按下去了。
許瑞云指出,現場觀眾的念頭可以影響自願者的身體變化,可見萬事萬物都有能量的流動,心念會影響能量的流動,而能量的變化只是轉化心的方向。想創造好的、健康的能量場,好的、正向的心念非常重要。此外言語也會影響能量的流動,因此說好話也很重要。
接著許瑞云讓現場觀眾想一個自己曾面臨的家庭問題,這個練習讓觀眾感受到,當想到自己和對方不開心、大聲說話時,身體會產生不舒服感。這時許瑞云要大家練習溫柔對待自己,也就是暫時放開對立的想法,對對方友善,此時身體會隨之改變,變得輕盈起來。
許瑞云表示,許多求診的病患是癌症患者,其中不乏和伴侶關係不佳,當他們和伴侶口角時,通常會浮起「你讓我很生氣、傷心、失望、痛苦」的念頭;其實是「我選擇讓自己生氣傷心、失望、痛苦來回應」。許瑞云指出,生命是自主的,對方的情緒與自己的選擇無關,不要以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壓抑自己,讓人生的自主權回到自己手上。
然而和伴侶發生衝突時怎麼辦?許瑞云建議,先暫停,不要反射式的回應;可以NG一下,將劇本重寫;可以覺察內在感受,處理自己的情緒,試著檢視自己的想法;嘗試站在對方立場,想想對方看事情的方法和我不一樣,我願意聽對方分享;並自問,當下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她舉例,一對美國退休的教授夫妻,先生出門應酬,進門一看到茶几上還放著出門前的報紙,就以指責的口吻對太太說:「早上的報紙怎麼還在這裡?你在家做什麼?」太太一聽不舒服就回:「你出去一整天都沒有幫什麼忙,回家還反問我?」幸好兩人都是心理學教授,當下先生發覺氣氛不對,馬上踩剎車,轉頭重新從門口進來,改變口吻說,親愛的我回來了;太太當下也改變口吻回說,親愛的你好辛苦。就這樣化解了這場家庭紛爭。
許瑞云建議大家常想「我在愛的銀行是存款還是提款」,做為伴侶或親子溝通的重要提醒,從中學習彼此尊重,不要求對方為自己改變;不要以比較、計較破壞彼此關係,學習看到全面的對方。當發生問題時先關懷對方,再依希望的結果去處理問題,通常會有良性反應。
許瑞云最後指出,她所看過的病患,問題往往出在對自我的要求過高。因此她強調「愛自己是療癒的開始」,所謂「愛自己」並非吃好穿好,那只是滿足慾望;真正的愛自己是如實觀照和欣賞自己的優缺點,並接受自己如是的模樣。當情緒來時讓它流動不需要壓抑,流動完就沒事;但不要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她以「人必死無疑,沒有人能避免死亡,但生命的本質沒有來去,這齣戲要怎麼演都可以」,希望大家能夠放下對錯框架,擁抱開闊的人生。
曾為哈佛醫院主治醫師,現為慈濟醫院主治醫師的許瑞云,應佛光山永和學舍之邀,8月11日以「轉念,與自己和解」為題演講,與大眾結緣,許多信眾慕名而來,盛況空前。
許瑞云表示,人們由於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與想法,其實事情本身或許並沒有對錯,許多家庭之所以會有紛爭,就是為爭個你對我錯,其實伴侶乃至親子的溝通,貴在能否跳出個人所設定的對錯框架。
許瑞云直指,念頭及語言的力量是影響轉念非常重要的因素。他透過能量場以自願上台的民眾做實驗,許醫師先暗示現場觀眾想開心、感恩的事情,一會過後,台上背對觀眾的自願者把手臂舉到與肩同高,許瑞云用力按壓他們的手臂卻按不下去;當許瑞云讓現場觀眾想不開心、擔憂或生氣的事情,不久許瑞云去按自願者的手臂,很快就按下去了。
許瑞云指出,現場觀眾的念頭可以影響自願者的身體變化,可見萬事萬物都有能量的流動,心念會影響能量的流動,而能量的變化只是轉化心的方向。想創造好的、健康的能量場,好的、正向的心念非常重要。此外言語也會影響能量的流動,因此說好話也很重要。
接著許瑞云讓現場觀眾想一個自己曾面臨的家庭問題,這個練習讓觀眾感受到,當想到自己和對方不開心、大聲說話時,身體會產生不舒服感。這時許瑞云要大家練習溫柔對待自己,也就是暫時放開對立的想法,對對方友善,此時身體會隨之改變,變得輕盈起來。
許瑞云表示,許多求診的病患是癌症患者,其中不乏和伴侶關係不佳,當他們和伴侶口角時,通常會浮起「你讓我很生氣、傷心、失望、痛苦」的念頭;其實是「我選擇讓自己生氣傷心、失望、痛苦來回應」。許瑞云指出,生命是自主的,對方的情緒與自己的選擇無關,不要以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壓抑自己,讓人生的自主權回到自己手上。
然而和伴侶發生衝突時怎麼辦?許瑞云建議,先暫停,不要反射式的回應;可以NG一下,將劇本重寫;可以覺察內在感受,處理自己的情緒,試著檢視自己的想法;嘗試站在對方立場,想想對方看事情的方法和我不一樣,我願意聽對方分享;並自問,當下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她舉例,一對美國退休的教授夫妻,先生出門應酬,進門一看到茶几上還放著出門前的報紙,就以指責的口吻對太太說:「早上的報紙怎麼還在這裡?你在家做什麼?」太太一聽不舒服就回:「你出去一整天都沒有幫什麼忙,回家還反問我?」幸好兩人都是心理學教授,當下先生發覺氣氛不對,馬上踩剎車,轉頭重新從門口進來,改變口吻說,親愛的我回來了;太太當下也改變口吻回說,親愛的你好辛苦。就這樣化解了這場家庭紛爭。
許瑞云建議大家常想「我在愛的銀行是存款還是提款」,做為伴侶或親子溝通的重要提醒,從中學習彼此尊重,不要求對方為自己改變;不要以比較、計較破壞彼此關係,學習看到全面的對方。當發生問題時先關懷對方,再依希望的結果去處理問題,通常會有良性反應。
許瑞云最後指出,她所看過的病患,問題往往出在對自我的要求過高。因此她強調「愛自己是療癒的開始」,所謂「愛自己」並非吃好穿好,那只是滿足慾望;真正的愛自己是如實觀照和欣賞自己的優缺點,並接受自己如是的模樣。當情緒來時讓它流動不需要壓抑,流動完就沒事;但不要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她以「人必死無疑,沒有人能避免死亡,但生命的本質沒有來去,這齣戲要怎麼演都可以」,希望大家能夠放下對錯框架,擁抱開闊的人生。
最新消息
南天寺兒童文學創作駐寺 以文載道傳遞慈悲智慧
2025-10-29佛光童軍與青年慶重陽 長照機構長者暖心房
2025-10-29大明社大公民素養周 談醫療職場中的情緒挑戰與醫病關係
2025-10-29永懷星雲大師生命書寫文學獎入圍名單出爐 決審會議11月29日在南華大學登場
2025-10-29美國新州佛光山文化尋根之旅 參訪小天星
2025-10-29iACT「同一天空下的夜晚」 共同感受愛與希望的力量
2025-10-29倫敦佛光山重陽長青祈福聯誼 敬老感恩共沐法喜
2025-10-29傳統書刻學習坊 體驗刀筆之間的藝術風華
2025-10-29《佛說八大人覺經》 引導眾生覺悟人生真諦
2025-10-29佛光會送餐桌椅至光復災區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
2025-10-2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