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學子承擔佛教使命

全球宗教

字級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學子承擔佛教使命

【人間社記者 黃凱 上海報導】 2017-06-13
「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6月11日進入最後一天,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程恭讓教授和華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與參加開題報告的青年學子一起參加綜合座談和「福慧家園——翻轉生命的故事」專題報告會。綜合座談部分,共有6位青年學子分享心得。

南京大學顏峻表示,參加論文開題報告收穫非常大,老師們的點評非常精彩,日後將仔細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在老師的建議基礎上完善開題報告、撰寫論文,進一步增加自己的研究深度、優化研究方法。華東師範大學樂晶分享,在3天的時間裡,通過自己闡述及聆聽各位同學的彙報、小組會的討論和分享,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感受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者,應該擔當起什麼樣的責任,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學術、對待生活中每一個細節。

東南大學李博洋非常感恩星雲大師「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人間佛教精神,接引青年熏沾佛法、淨化生命。參加論文開題報告,不僅學術上收穫很大,對佛光山人間佛教也有一次生動的體驗,深切感受到佛光山人間佛教所走的路是佛教的正道。

西北民族大學王春認為,佛光山的法師和義工都非常善良、熱情,諸位老師和同學們都博學多識,是她學業增長的善知識。而老師們提出的批評和建議,讓她獲益匪淺、啟發反思,也深刻認識到做學術研究不能為了研究而研究,為了寫作而寫作。

北京大學許玲說,在學術上,許多同學的思維方式對她有很大的觸動和啟發,同時在生活上也是一次非常好的修行體驗,星雲文教館的安靜、清涼,令人感受到生命放下的自在。西北大學黃凱指出,每個人不同的學科背景、研究方法、思維方式,都讓人受益匪淺,也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要更加謙虛向大家學習。

程恭讓教授叮囑青年學子,在論文寫作上要遵守學術規範,更加嚴謹。論文寫作的過程是痛苦的,但希望結果都很愉快。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不是一次性的報告,而是師生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持續學習、交流的過程,勉勵青年學子之間也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王雪梅教授總結在開題報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她建議大家在後續的論文寫作過程中要重視學術回顧,明確論文題目,重視參考文獻。並勉勵大家能夠參與獎學金的開題,是一件因緣殊勝的事情,大家要珍惜機會,好好用功,讓自己的學術和生命都能有質的飛躍。

妙凡法師鼓勵大家,作為青年學人要肩負起知識份子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大家的論文寫出來不僅僅只是印刷成書就結束了,更要讓佛學研究成為社會大眾學習的物件,年輕人要有承擔、有宏願、有發心。

綜合座談結束後,參加開題報告的青年學子與星雲文教館近千名義工、信眾,一起參加「福慧家園——翻轉生命的故事」專題報告會。報告會由妙凡法師主持,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滿穆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知玉法師和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應邀分享。

王雪梅教授分享自己在大學、碩士和博士期間與佛教結緣的故事,以及如何把佛法落實到生活、家庭與工作之中,並結合她長期以來所從事的彌勒信仰研究,介紹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目標,是要建立人間淨土,這與彌勒淨土信仰的旨歸是一致的。

滿穆法師則分享自己受父親影響出家的因緣,以及跟隨星雲大師出家學習的過程中,大師留給他印象最為深刻的片段,以及在印度弘法時許多精彩感人的故事,最後鼓勵大眾要發起「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心宏願。

知玉法師分享自己從小在佛化家庭長大,青年時期出國留學接觸其他宗教,並最終回歸佛教,跟隨大師出家的經歷,並結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系統數學專業博士學習的經歷,談到對佛法的認識,即佛法是比科學更高的真理。

最後在一片熱烈掌聲中,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圓滿落幕。
12345678910第1 / 253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