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迎向超高齡社會 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辦「長照知多少」講座

地方采風

字級

迎向超高齡社會 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辦「長照知多少」講座

【人間社 趙文寧 高雄報導】 2025-07-28
因應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佛光山南屏別院7月27日舉辦「長照知多少」專題講座,邀請由耕心療癒診所院長、高雄市長期照顧暨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林耕新醫師主講,現場吸引了190位關心家庭照顧議題的民眾參與。

林耕新醫師深入剖析台灣當前面臨的人口結構轉變與長照挑戰,指出在高齡化浪潮下,不論是國家制度或個人層面,都必須超前部署,特別是在長照政策、科技應用與個人生活規劃方面更需積極應對。

針對政府推動的長照2.0政策,林醫師說明其核心理念為「在地老化」,強調提供家庭、居家、社區至住宿式照護的多元、連續性服務。與1.0版本相比,2.0政策擴大服務對象,新增更多照護項目,包括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喘息服務與輔具補助等,並可透過1966長照專線申請。

展望未來,林醫師預告即將於2025年上路的「長照3.0」,將結合科技與遠距監測技術,以紓解照護人力不足問題。新政策將擴大照護族群、推動「10分鐘照顧圈」、建立24小時照護機制與夜間居家緊急服務,同時強化住宿式機構品質,導入智慧輔具與生成式AI,提升照護效率與品質。

除了制度升級,林醫師也強調個人心態轉變的重要。他指出,老年生活的關鍵態度應是「我還可以自己過日子」。唯有及早規劃,才能在人生下半場活得有尊嚴、有品質。他提醒:「不願出門、不想做飯、與人疏離,不見得只是老了,很可能是失智或憂鬱的警訊。」呼籲大眾平時就要養成規律生活、維持社交與情緒連結,從日常著手預防失能與失智。

林醫師也特別點出華人家庭文化中常見的「雙向過度依賴」問題。許多父母對子女過度照顧,導致孩子成人仍無法獨立,反而成為家庭照顧的壓力來源。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無法長大,父母也無法老去。」並鼓勵家長勇敢放手,讓子女學習獨立。

在具體規劃方面,林醫師針對「財務規劃」、「生活與退休安排」、「家庭關係經營」提出建議:「財務規劃」:可透過信託機制,分期提供子女生活保障,既保障孩子基本需求,也避免因過度給予反而妨礙其成長。「生活與退休安排」:提倡「第二座山」概念,鼓勵民眾積極規劃退休後的下半場人生,避免因失去目標而陷入身心失衡。應持續培養興趣、建立社交網絡、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學習獨立自主。「家庭關係經營」:針對華人常見的親子與婆媳糾葛,林醫師建議家人應建立健康界限,彼此應以尊重與界線和平共處,鼓勵子女自立自強。

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林耕新醫師最後呼籲大眾積極「動腦筋」,提早展開財務、健康、生活與關係的全方位規劃,在醫療與制度資源的支持下,學會照顧自己,也以愛與智慧陪伴家人,攜手邁向安心、有尊嚴的樂活人生。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36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