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醫療保健> 岡山講堂醫學保健講座 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

醫療保健

字級

岡山講堂醫學保健講座 失智症的診斷與治療

【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 2025-07-20
為提升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與預防意識,佛光山岡山講堂7月13日舉辦健康講座「失智症診斷與治療」。邀請高醫岡山醫院神經科醫師黃玲鈞主講,吸引30位信眾瞭解失智症早期病徵與治療的重要性。

黃玲鈞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由民國109年至112年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為7.99%,因此失智症問題必須被正視,不可怠慢。失智症不僅直接影響病患,也影響照顧者、家庭和整個社會。

指黃玲鈞出,失智症是發生在中老年人的病症,造成記憶力及語言能力、判斷、空間辨別能力、抽象思考等能力的減退,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最常見之失智症類型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或營養失調導致的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認知功能的衰退,不是健忘症,它是漸進式的,不提早發現及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失智症病患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與陪伴。

失智症危險因子有遺傳、三高、糖尿病、腦傷、肥胖等,黃玲鈞強調,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如果一些記憶開始出現障礙、或是原本會操作的事情變成困難,建議可以提早就診,進一步確認診斷。

失智症的臨床症狀包括:記憶喪失、失去定向感、注意力不集中、不識家人、走失,喪失日常生活的能力,造成妄想、躁動、幻覺、等異常行為,而冷漠通常是被家屬發現此症狀才警覺就醫的原因。

治療方面,目前已有多元方式,包括傳統藥物、非藥物介入、40赫茲聲光刺激、類澱粉蛋白抗體治療等。其中「光與聲音生物調控技術」已顯示初步成果,有助延緩部分患者的退化;而「類澱粉蛋白抗體治療」則為自費項目,適用於早期輕度患者,需經嚴格檢查與醫師評估。

黃玲鈞總結中指出,失智症對全球的影響甚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延緩惡化的關鍵,45% 的失智症風險可透過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平時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參與、採地中海飲食,加上創新療法不斷推進,讓未來更有希望;讓我們「失智不失志」攜手面對,用愛延續記憶與尊嚴。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3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