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住持永固法師開示指出:「三好精神不是短暫口號,而是生活中持續實踐的力量。營隊雖已結束,但感恩之心不可遺忘。」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大寮義工菩薩們無私付出,為孩子們準備美味餐。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孩子們在結營典禮表演舞獅。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卡爾頓大學地理與環境學博士孫珊表示,佛光山所在的自然森林猶如一座百寶園,富含可製藥草植物。 人間社記者永固法師攝
圖說:學員們以中英文雙語朗誦〈十修歌〉。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孩子們在鑼鼓聲中學習中國功夫動作要領。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學員Olivia(右)在助教Aiden(左)的幫助下用傳統的研鉢製作毛豆醬。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孩子們在開心農場認識豆類。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
圖說:孩子們分組前往林中採集九種藥用植物,親手製作天然防蚊精油。 人間社記者李進攝渥太華三好兒童夏令營圓滿結營 多元課程中實踐三好精神
2025-07-11
渥太華佛光山「三好兒童夏令營」7月5日舉行結營儀式,住持永固法師等四位常住法師及國際佛光會督導劉靜芝、理事、老師、助教、家長及營員共70多人參加。夏令營聚焦於「行解並重」的教育理念,透過佛門禮儀、自然探索、文化體驗、動態訓練等多元課程,讓孩童在體驗與互動中學習「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
每天的課程都以「佛門禮儀」的學習拉開序幕,孩子們進入大殿後禮佛三拜,向法師們及老師們合掌問訊。文化課程上,孩子們深入研習〈十修歌〉,通過分組朗誦與表演,詮釋佛法的智慧。
上午的自然與環境課程充滿樂趣,老師吳晨帶領孩子們開啟「豆類探索」。他提出「鷹嘴豆源自印度,為何千年來未傳入中國?」的引導問題,帶領學員從歷史地理角度探討豆類的來源與流傳,並學習製作毛豆醬、北美原住民「三姐妹」(玉米、豆類、南瓜)料理與印度鷹嘴豆泥;透過烹飪實作,孩子們理解食物背後的文化故事與生態脈絡。
卡爾頓大學地理與環境學博士孫珊在夏令營第三天結合環保與實作的防蚊精油課程並表示,佛光山所在的自然森林猶如一座百寶園,富含可製藥草植物。課堂開始,引導學員以乾燥鼠尾草製成的香薰棒,凝聚心念、表達感恩。孩子們分組前往林中採集九種藥用植物,親手製作天然防蚊精油。孫珊強調:「大自然是最慷慨的老師,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教會我們平等與感恩。」
除了靜態課程,動態活動同樣精彩,特邀多倫多醒獅團總教練Tom與Lee現場指導中國功夫與舞獅入門,孩子們在鑼鼓聲中學習動作要領、體驗協作精神。Tom表示:「這是一群非常可愛的孩子,他們學得很快,進步也非常明顯。」
在結營典禮上,永固法師開示指出:「三好精神不是短暫口號,而是生活中持續實踐的力量。營隊雖已結束,但感恩之心不可遺忘。」特別感謝大寮義工菩薩們無私付出,為孩子們準備美味餐食,並提醒孩子們要珍惜父母、老師與大自然的養育。
緊接著,學員們以中英文雙語朗誦〈十修歌〉,並獻上武術演練與舞獅表演,贏得現場熱烈掌聲。透過這些成果展示,孩子們展現了自信與團隊合作的成果,也將佛法智慧內化於行動中。
學員Leo的家長楊達博分享:「孩子第一次主動吃西蘭花,還每天問我『明天還能來嗎?』這樣的變化讓我十分感動。」助教劉少儀表示:「第一次來佛光山做義工,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支持,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也更願意參與未來活動。」
學員Olivia與Owen的祖父John感慨,孫子、女已連續四年參加三好夏令營,三好理念已深植日常行為中,為他們的未來人生奠定慈悲與智慧的基礎。家長Jackie幽默地表示:「道場的飯實在太好吃,孩子回家後還要照樣複刻給我們吃。」
每天的課程都以「佛門禮儀」的學習拉開序幕,孩子們進入大殿後禮佛三拜,向法師們及老師們合掌問訊。文化課程上,孩子們深入研習〈十修歌〉,通過分組朗誦與表演,詮釋佛法的智慧。
上午的自然與環境課程充滿樂趣,老師吳晨帶領孩子們開啟「豆類探索」。他提出「鷹嘴豆源自印度,為何千年來未傳入中國?」的引導問題,帶領學員從歷史地理角度探討豆類的來源與流傳,並學習製作毛豆醬、北美原住民「三姐妹」(玉米、豆類、南瓜)料理與印度鷹嘴豆泥;透過烹飪實作,孩子們理解食物背後的文化故事與生態脈絡。
卡爾頓大學地理與環境學博士孫珊在夏令營第三天結合環保與實作的防蚊精油課程並表示,佛光山所在的自然森林猶如一座百寶園,富含可製藥草植物。課堂開始,引導學員以乾燥鼠尾草製成的香薰棒,凝聚心念、表達感恩。孩子們分組前往林中採集九種藥用植物,親手製作天然防蚊精油。孫珊強調:「大自然是最慷慨的老師,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教會我們平等與感恩。」
除了靜態課程,動態活動同樣精彩,特邀多倫多醒獅團總教練Tom與Lee現場指導中國功夫與舞獅入門,孩子們在鑼鼓聲中學習動作要領、體驗協作精神。Tom表示:「這是一群非常可愛的孩子,他們學得很快,進步也非常明顯。」
在結營典禮上,永固法師開示指出:「三好精神不是短暫口號,而是生活中持續實踐的力量。營隊雖已結束,但感恩之心不可遺忘。」特別感謝大寮義工菩薩們無私付出,為孩子們準備美味餐食,並提醒孩子們要珍惜父母、老師與大自然的養育。
緊接著,學員們以中英文雙語朗誦〈十修歌〉,並獻上武術演練與舞獅表演,贏得現場熱烈掌聲。透過這些成果展示,孩子們展現了自信與團隊合作的成果,也將佛法智慧內化於行動中。
學員Leo的家長楊達博分享:「孩子第一次主動吃西蘭花,還每天問我『明天還能來嗎?』這樣的變化讓我十分感動。」助教劉少儀表示:「第一次來佛光山做義工,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支持,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也更願意參與未來活動。」
學員Olivia與Owen的祖父John感慨,孫子、女已連續四年參加三好夏令營,三好理念已深植日常行為中,為他們的未來人生奠定慈悲與智慧的基礎。家長Jackie幽默地表示:「道場的飯實在太好吃,孩子回家後還要照樣複刻給我們吃。」
最新消息
故宮博物院音樂劇《甪端》 走過百年文物守護之路
2025-11-10新馬寺「人生三見」書畫展 陳春梅展出28幅觀音畫
2025-11-10新馬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80新生命有信仰的陪伴
2025-11-10大林佛光童軍書香蔬趣之旅 共學共好樂無窮
2025-11-10印度拘尸那羅朝聖 禮懺與佛接心
2025-11-10〔寶島采風〕樟之細路賞翠景 茶鄉續寫客家情
2025-11-10台灣永續大學獎 佛大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2025-11-10亞庇民眾為地球復蔬公益路跑 跑出健康跑出愛
2025-11-10人間佛教生死達觀 慧開法師傳授生命永續經營心法
2025-11-10三好咖啡交流之旅 寓教於樂感受咖啡文化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