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2025佛光會歐洲聯誼會 會務推廣巧思創意歡樂多

社會萬象

字級

2025佛光會歐洲聯誼會 會務推廣巧思創意歡樂多

【人間社 普琳 葡萄牙里斯本報導】 2025-06-24
2025年佛光會歐洲聯誼會6月21日安排會務相關課程,由檀講師魏艾倫、劉波主持。此次聯誼會特別邀請台灣、溫哥華的檀講師楊政達與王克謙,及其分會、協會督導的王姝文、卞曉雪,加上倫敦協會督導陳偉良、分會長王雪燕,三對菩提眷屬,分享如何加入佛光會大家庭、進而擔任幹部協助,推廣會務的寶貴經歷。隨後的「佛光會知多少」趣味問答,在笑聲掌聲與雀躍聲中,佛光人熟捻會務推廣的方法,更增長對佛光會的了解。

楊政達、王姝文賢伉儷於1997年為新居尋找觀世音菩薩聖像,走入佛光山,因法師的和藹可親與家庭普照而親近道場。2000年楊政達由大殿的拖地因緣,開始參與佛光會,從擔任分會長、協會長、督導、督導長等精采的「佛光歲月」。王姝文夫唱婦隨,不僅是督導長並擔任12年的區委。為了當「大師的分身」以佛法啟迪他人、利益社會,在繁忙會務及工作之餘,楊政達以4年考取檀講師,去年創下在台講演117場次的紀錄。王姝文不畏挫折,歷經10年精進不懈,去年考取宣講員的第五顆星。大眾聞言,報以熱烈掌聲。

為給受病痛折磨的母親祈福消災,王克謙於1996年走進溫哥華佛光山;當時因為永固法師一句「看我的面子留下來吃一頓齋」,不僅留下來用齋,還加入助念團達26年之久。同修卞曉雪因他會務繁忙頗有微詞,看到叛逆的兒子因佛光山而翻轉人生,逐將常住、佛光會放在第一位;巧思通過舉辦「手工、下午茶、咖啡讀書會」等吸引新會員,將分會「精緻化、開分店」。也藉助讀書會,王克謙在2002年成功整改一個只有「光桿司令」的分會。2016年面對舉辦北美聯誼會的困境,請出31位督導協助,從而「一戰成名」。

陳偉良和王雪燕於18歲在倫敦佛光山相識,兩人從擔任青年幹部、協會理事、到分會會長、協會會長,一路走過30年。1991年從馬來西亞到英國讀書的陳偉良,因為喜歡梵唄和共修後的開示,而走進並愛上佛光山。在佛堂學到正知正見、如何為人處事,由此受到未來岳母的青睞。王雪燕坦言,除了默默支持同修的會務工作,對她而言,最大的成就,就是性格上的成長與進步,使得今天「敢坐在這裡!」對著台下的近400位佛光人分享。

透過六位與談人的經驗分享,讓現場大眾了解,會務的推廣需要認同佛光會,全身心的投入,借力使力運用團隊集體創作,各式活動發掘更多人才;三好傳承讓家人子女都能成為佛光人,如此自然就能家庭和順,會務也能蒸蒸日上。

聯誼會課程的多元豐富,在「佛光會知多少」單元,18個協會按照國家分為9個組別,隨機抽取進行搶答。諸如「佛光會員展望」,「佛光會員信條」,「佛光會會歌」等平日裡耳熟能詳的問題,要一字不錯地或背或唱,其實並不簡單;被隨機抽中的各國協會,臨時組隊,用集體的智慧,在極有限的時間裡,進行腦力大激盪,在笑聲、掌聲與雀躍聲中,大家又增長智慧。搶答遊戲讓大家在緊張的氛圍中,重新溫習主題演說的重點、加強對佛光會的認識與理解。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歐洲區副祕書長滿謙法師全程參與,感受歐洲佛光人的歡喜與熱誠,並將象徵「平安」的蘋果贈給最終取得優勝的德國隊。滿謙法師鼓勵在座佛光人從錯誤中學習,並讚嘆集體創作的團體力量,期望大家有智慧,有慈悲,悲智雙運。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25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