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中華青年與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和有度法師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林思妤攝
圖說: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勉勵青年保持感恩、開放、學習的心態去參學。 人間社記者林秀炘攝
圖說: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送祝福給參加亞聯的青年。 人間社記者林秀炘攝
圖說:有度法師鼓勵青年主動與海外青年互動,拓展舒適圈。 人間社記者林秀炘攝
圖說:林佩瑾透過設計互動環節,凝聚青年情誼與認識。 人間社記者周儀婷攝
圖說:楊柏毅帶領青年建立團隊共識。 人間社記者林秀炘攝
圖說:青年透過彼此書寫第一印象,加深團員間的認識。 人間社記者林思妤攝
圖說:「我們出發囉!」中華青年於機場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林思妤攝佛青亞聯行前訓 做自己的善財童子
2025-04-21
2025年「共生與共榮」亞洲佛光青年聯誼會中華團行前培訓,於4月20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全台共27位佛光青年齊聚一堂。透過一日課程凝聚團隊向心力,並共同探討中華團的共識與期許,以效法善財童子的精神迎接即將展開的韓國行。
「每一個人都是善財童子」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勉勵青年,當遇到困境與挫折時,可透過念佛增長菩提道上的信心;更應以感恩、開放與學習的心,歡喜接納一切,以菩提心參學,必能增廣見聞,成就殊勝功德。
「不要浪費草鞋錢」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提醒青年,此行目的是為交流而去,鼓勵大家主動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與文化,從思想、弘法、互動三個面向「走出去」,拓展舒適圈和培養國際觀,讓中華佛青與世界接軌,實踐處處是道場的理念。
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善財講師楊柏毅,以《維摩詰經》中「其人、其處、其學、其法」的概念,引導青年凝聚團隊共識。邀請青年書寫與分享,並彙整出共識:「其人,身穩心定禮待人,準時負責勇承擔;其處,常住如家勤守護,合法清淨共同行;其法,互助包容說好話,三好四給五和心;其學,感恩禮敬心常開,正向溝通法自來。」
活動中,也透過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妙慧講師林佩瑾設計的互動環節,讓青年在輕鬆律動中認識彼此,寫下對夥伴的第一印象與此次行程自我期許,增進交流與理解。舞蹈練習亦穿插於課程間進行,青年們在一次次練習與協調中培養默契,祈願展現中華團的熱情活力與大眾。
「每一個人都是善財童子」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勉勵青年,當遇到困境與挫折時,可透過念佛增長菩提道上的信心;更應以感恩、開放與學習的心,歡喜接納一切,以菩提心參學,必能增廣見聞,成就殊勝功德。
「不要浪費草鞋錢」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提醒青年,此行目的是為交流而去,鼓勵大家主動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與文化,從思想、弘法、互動三個面向「走出去」,拓展舒適圈和培養國際觀,讓中華佛青與世界接軌,實踐處處是道場的理念。
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善財講師楊柏毅,以《維摩詰經》中「其人、其處、其學、其法」的概念,引導青年凝聚團隊共識。邀請青年書寫與分享,並彙整出共識:「其人,身穩心定禮待人,準時負責勇承擔;其處,常住如家勤守護,合法清淨共同行;其法,互助包容說好話,三好四給五和心;其學,感恩禮敬心常開,正向溝通法自來。」
活動中,也透過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妙慧講師林佩瑾設計的互動環節,讓青年在輕鬆律動中認識彼此,寫下對夥伴的第一印象與此次行程自我期許,增進交流與理解。舞蹈練習亦穿插於課程間進行,青年們在一次次練習與協調中培養默契,祈願展現中華團的熱情活力與大眾。
最新消息
大學校長論壇締約創新高 58校攜手共創教育新願景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杜克大學師生參訪北卡佛光山 體驗佛教文化與禪意生活
2025-11-06我要做觀音 多倫多佛光兒童學習慈悲信仰
2025-11-06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
2025-11-06曼城佛光山重陽敬老傳溫情 善童親手製作鏈珠送長者
2025-11-06中華大學生命教育 舉辦禪繞畫體驗課程
2025-11-06佛光新加坡青年書院第15期結業 帶心學習深入佛法
2025-11-06心定和尚勉勵沙彌 行三好修四成就
2025-11-06佛大海外實習生與多倫多佛光山交流 以科技與創意深化國際交流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