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27】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的慧學20
2024-12-14
我們信仰宗教,目的就是要去除自私心,長養公德心;私心只會讓我們的心胸變得更狹窄,眼光變得更淺短。因此,我們要擴大自己,開闊眼光,這個世界是一個同體共生的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就如虛空中,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輝映;大地上,山嶽丘壑,不論高低,彼此連綿;宇宙間,奇珍異獸,不管異同,相輔相成。因此,這個宇宙本來就是「同體與共生」的圓滿世界,大家應該常懷公德心,以慈悲心來愛護我們這個宇宙的大家庭,以平等心來對待一切眾生。
唯有大家體認到我們都是住在同一個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捐棄我見偏執,彼此守望相助,進而尊重每一個眾生的生存權利,以「同體」來推動眾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來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如此才能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而這一個理想目標的實現,則需要人人具足般若智慧。
總結三天的講座,說明戒定慧三學,是我們學佛不可缺少的資糧,因此在佛教的千經萬論之中,處處提及三學的重要,歷代的祖師大德們也無不大力提倡此法門。例如:
《雜阿含經》說:「三學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大方等大集經》說:「所謂戒定慧,無上陀羅尼,能令三業淨,一切人所愛。」《海慧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說:「諸佛正法護持者,身語心業皆清淨,戒定慧淨亦復然,得解脫智善清淨。」
道安法師則說:「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戒乃斷三惡之干將也,禪乃絕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濟藥病之妙醫也。」鳩摩羅什法師也說:「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煩惱,如石山斷流;智慧能滅煩惱,畢竟無餘。」
最後,我也將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歸納如下:
(一)適合人類特性:佛經說,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積智慧等三項特性,是其餘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學與這三種特性相通,是我們進趣佛道的最佳門徑。
(二)息滅貪瞋痴:貪瞋痴是眾生的三種根本煩惱,眾生因為它們的存在而妄想顛倒,造業輪迴,所以又稱為「三毒」。勤修三學,守持戒律,可以養成勤儉、喜捨、慈悲、布施的習慣,就能對治慳貪的毛病。「瞋」念起時,要用「定」來對治,修習禪定能使我們心慮澄淨,遇到逆境,就不會生起瞋心。善於運用般若智慧觀照,就可以轉煩惱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息滅貪瞋痴的良方。
(三)經律論所詮:約三藏而言,經藏詮釋定學,律藏詮釋戒學,論藏詮釋慧學。所以,修習戒定慧三學,在思想和生活上就能實踐佛陀的教法。
(四)涵攝八正道:八正道是四聖諦的主要內容,其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學,正見、正思屬於慧學,正念、正定屬於定學,正精進通於戒、定、慧三學。所以,依三學而行,是趣向解脫的正道。
(五)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薩道以六波羅蜜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正是戒學的主要綱目,禪定歸於定學,般若屬於慧學。因此,三學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總之,戒定慧三學是福慧雙修、行解並重的根本功夫,我們唯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才能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所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二十年佛學講座圓滿的此刻,我僅祝福大家,祈願人人都能「三學增上」,福慧圓滿。
謝謝大家。
二○○六年十二月十日講於紅磡香港體育館
唯有大家體認到我們都是住在同一個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捐棄我見偏執,彼此守望相助,進而尊重每一個眾生的生存權利,以「同體」來推動眾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來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如此才能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而這一個理想目標的實現,則需要人人具足般若智慧。
總結三天的講座,說明戒定慧三學,是我們學佛不可缺少的資糧,因此在佛教的千經萬論之中,處處提及三學的重要,歷代的祖師大德們也無不大力提倡此法門。例如:
《雜阿含經》說:「三學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大方等大集經》說:「所謂戒定慧,無上陀羅尼,能令三業淨,一切人所愛。」《海慧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說:「諸佛正法護持者,身語心業皆清淨,戒定慧淨亦復然,得解脫智善清淨。」
道安法師則說:「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戒乃斷三惡之干將也,禪乃絕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濟藥病之妙醫也。」鳩摩羅什法師也說:「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煩惱,如石山斷流;智慧能滅煩惱,畢竟無餘。」
最後,我也將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歸納如下:
(一)適合人類特性:佛經說,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積智慧等三項特性,是其餘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學與這三種特性相通,是我們進趣佛道的最佳門徑。
(二)息滅貪瞋痴:貪瞋痴是眾生的三種根本煩惱,眾生因為它們的存在而妄想顛倒,造業輪迴,所以又稱為「三毒」。勤修三學,守持戒律,可以養成勤儉、喜捨、慈悲、布施的習慣,就能對治慳貪的毛病。「瞋」念起時,要用「定」來對治,修習禪定能使我們心慮澄淨,遇到逆境,就不會生起瞋心。善於運用般若智慧觀照,就可以轉煩惱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息滅貪瞋痴的良方。
(三)經律論所詮:約三藏而言,經藏詮釋定學,律藏詮釋戒學,論藏詮釋慧學。所以,修習戒定慧三學,在思想和生活上就能實踐佛陀的教法。
(四)涵攝八正道:八正道是四聖諦的主要內容,其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學,正見、正思屬於慧學,正念、正定屬於定學,正精進通於戒、定、慧三學。所以,依三學而行,是趣向解脫的正道。
(五)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薩道以六波羅蜜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正是戒學的主要綱目,禪定歸於定學,般若屬於慧學。因此,三學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總之,戒定慧三學是福慧雙修、行解並重的根本功夫,我們唯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才能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所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二十年佛學講座圓滿的此刻,我僅祝福大家,祈願人人都能「三學增上」,福慧圓滿。
謝謝大家。
二○○六年十二月十日講於紅磡香港體育館
最新消息
北卡協會送愛心文具 助力教師學生新學期
2025-08-24國際佛光會華府協會 愛心文具捐贈幼學童迎新學期
2025-08-24三重禪淨中心宣講員培訓 佛陀善法廣布人間
2025-08-24福壽老人中心佛學講座 談福壽智慧
2025-08-24【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⑯
2025-08-24資深作曲家參訪東京佛光山 肯定寺院藝術化理念
2025-08-23印尼佛教學院學生回到佛光山 心保和尚殷切勉勵
2025-08-23歐洲重要價值夥伴計畫國會幕僚團參訪佛館 領略宗教開放與包容
2025-08-23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
2025-08-23孝道月佛光山僧眾功德回向 信眾共祈世界和平
2025-08-23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1 2025-06-1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3 2025-06-12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2 2025-06-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1 2025-06-10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5 2025-06-09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5 2025-06-08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4 2025-06-07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一)4-4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