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生命教育講師培訓 涵養多元教學的基本功
2024-06-10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2024年生命教育講師培訓課程」,6月9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邀請教學經驗豐富的講師楊田林授課,主題為「多元教學基本功」,講師以寓教於樂方式,透過提問設計、小組討論、實務操作與遊戲帶領等,讓來自全台近65位生命教育講師與有心投入校園弘法者,在輕鬆活潑氣氛中涵養多元教學的基本功,為弘揚人間佛教注入更多正向能量。
「弘法需要大家一起來合作!」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勉衆,佛教講契理契機,除了自己要精進,更要廣學一切法,讓不同年齡與對象都能受用。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開示時表示,佛教講觀機逗教,教育者不但要能內觀,更要以身作則,《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面對不同老師有不同的啟發,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讓大家從弟子到老師,期許大家透過學習來提昇弘法能力,用生命影響生命。
國際佛光會副秘書長有容法師提到,學習校園弘法的技巧,要能打開耳朵、打破原有的思惟,讓自己從零開始,並鼓勵多閱讀可幫助大腦解鎖,失敗也是很好的練習,因為經驗需要累積。
談到教學的基本功,楊田林說要能「老實備課,老實教學,教會比教完重要。」並提到觀課有「三我」,分別是「我是我、我非我、我是他」,教導在教學過程中,要能觀察別人、換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他」,能夠聽懂、接受嗎?講師也談到,「講台」是另一種「舞台」,「老師」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演員」,因為不論是誰扮誰?都要像誰。
楊田林說明,善用「遊戲」可以活化教學,帶領遊戲要先做示範,由簡單到複雜,讓大家多練習。並分享送「獎品」具有激勵學生發言、活化氣氛、賦予意義等功用,更以「新手學外功,老手學內功,高手學內涵」,與大家共勉。
課中由三位自願者分別帶領報到破冰活動和自我介紹環節。教學團隊講師鄭子銘、嚴又文、王聖凱與王湘妤亦示範教學,並講說「拆解教學法」,藉由提問設計、分組討論、道具、角色扮演與遊戲,帶領實務演練,並勉勵與會者,每次都要換一些新的方式,讓自己有新挑戰,多學習可多獲得。
學員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暨生命教育講師涂順龍表示,聽完培訓課程除了學習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也讓自己在推廣生命教育時,更能去觀察外在反應與情緒變化,進而轉換教學方式,讓聽者受用。劉秀勤除了帶領破冰活動並分享,透過課程的學習,可提昇講說技巧,也學到更多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法寶,獲益良多。
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提到,楊田林老師教導要培養「觀察力」與佛教的「觀機逗教」、「應機說法」非常相應,透過觀察力可依現場狀況來調整自我,尤其是講觀課有「三我」,更能引導大家「打破我」,用一份同理心來了解聽者的需要,老師的用心與慈悲,令人感動。
國際佛光會妙慧講師暨北區團務長闕曉菁分享,生活在資訊爆炸Z世代的年輕學子,更要學習能抓住大眾注意力、攝受人心的教學方法。此次在課堂中參與、練習各類型教學法,感謝講師群無私分享,星雲大師以音聲弘法,讓《人間音緣》走入大街小巷,「生命教育十堂課」講座就像現代弘法利器、延續弘法使命,讓在家眾帶著三好、四給走入校園。
「弘法需要大家一起來合作!」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勉衆,佛教講契理契機,除了自己要精進,更要廣學一切法,讓不同年齡與對象都能受用。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開示時表示,佛教講觀機逗教,教育者不但要能內觀,更要以身作則,《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面對不同老師有不同的啟發,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讓大家從弟子到老師,期許大家透過學習來提昇弘法能力,用生命影響生命。
國際佛光會副秘書長有容法師提到,學習校園弘法的技巧,要能打開耳朵、打破原有的思惟,讓自己從零開始,並鼓勵多閱讀可幫助大腦解鎖,失敗也是很好的練習,因為經驗需要累積。
談到教學的基本功,楊田林說要能「老實備課,老實教學,教會比教完重要。」並提到觀課有「三我」,分別是「我是我、我非我、我是他」,教導在教學過程中,要能觀察別人、換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他」,能夠聽懂、接受嗎?講師也談到,「講台」是另一種「舞台」,「老師」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演員」,因為不論是誰扮誰?都要像誰。
楊田林說明,善用「遊戲」可以活化教學,帶領遊戲要先做示範,由簡單到複雜,讓大家多練習。並分享送「獎品」具有激勵學生發言、活化氣氛、賦予意義等功用,更以「新手學外功,老手學內功,高手學內涵」,與大家共勉。
課中由三位自願者分別帶領報到破冰活動和自我介紹環節。教學團隊講師鄭子銘、嚴又文、王聖凱與王湘妤亦示範教學,並講說「拆解教學法」,藉由提問設計、分組討論、道具、角色扮演與遊戲,帶領實務演練,並勉勵與會者,每次都要換一些新的方式,讓自己有新挑戰,多學習可多獲得。
學員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暨生命教育講師涂順龍表示,聽完培訓課程除了學習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也讓自己在推廣生命教育時,更能去觀察外在反應與情緒變化,進而轉換教學方式,讓聽者受用。劉秀勤除了帶領破冰活動並分享,透過課程的學習,可提昇講說技巧,也學到更多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法寶,獲益良多。
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提到,楊田林老師教導要培養「觀察力」與佛教的「觀機逗教」、「應機說法」非常相應,透過觀察力可依現場狀況來調整自我,尤其是講觀課有「三我」,更能引導大家「打破我」,用一份同理心來了解聽者的需要,老師的用心與慈悲,令人感動。
國際佛光會妙慧講師暨北區團務長闕曉菁分享,生活在資訊爆炸Z世代的年輕學子,更要學習能抓住大眾注意力、攝受人心的教學方法。此次在課堂中參與、練習各類型教學法,感謝講師群無私分享,星雲大師以音聲弘法,讓《人間音緣》走入大街小巷,「生命教育十堂課」講座就像現代弘法利器、延續弘法使命,讓在家眾帶著三好、四給走入校園。
最新消息
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
2025-08-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
2025-08-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
2025-08-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沉默的威脅」
2025-08-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
2025-08-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
2025-08-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
2025-08-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
2025-08-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
2025-08-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