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認識因果-讀書會心得分享
2013-04-21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佛光山新營講堂第一分會『幸福讀書會』團員,於日前在東山區一座世外桃源「十方源」有機素食餐飲,舉辦戶外讀書會心得交流,禮請新營講堂監寺妙堅法師等蒞臨指導,以金玉滿堂教課書「佛光菜根譚」第四課「認識因果」為主題教材。
因果是恆古不變的定律,佛教強調人的一生自作自受,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所謂「個人造業個人擔」也因此,修行者明白自己「須在因地修,不在果上求」,禍福窮通皆有來因,生命必須自己負責。
人生世間,很無常很微妙,莫測也難料。當正值壯年的侄兒,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剝奪他寶貴的生命,讓周遭人感嘆道:「好人不長命」。我一時間想不通為什麼?心裡也覺得很納悶,因為侄兒生前非常好客,廣結善緣,富正義感,常幫助人家。後來在這次讀書會-「認識因果」經隨行的妙堅法師開示,始才釋懷。
妙堅法師說:有許多人今生做了很多善事、善行、善舉,用力、用錢、用心幫助弱小傷殘,可是其生命卻較平均壽命短暫,或長期身受病痛苦楚,乍看之下,好心看似沒有好報。然而生命的輪迴切不可只單看一世,今世所種下的善因,來世才會收善果;前生所種下的惡因,今生才招致惡果。如此看來,不管前世的因緣果報為何,今生都要盡量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免來世受惡報。人生沒有固定的方程式,今世種善因也許沒有現世報,不妨等來世收善果,過今生待來生,因前世才有今生。
妙堅法師反問團員:一般人認為佛教訴求「空」,那是不是教人空空如也的消極隨緣呢?一時大家熱烈討論「因」、「緣」、「果」、「性空」的佛學話題。「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緣起法深奧難懂,承蒙妙堅法師善巧譬喻,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緣起性空」與「因緣果報」的真實義。
「篤信因果者,必定是有道德的人;了解緣起者,必定是有智慧的人」。任何因果關係,都可以用「循業顯現」四個字來敘述。人一但遭遇逆境,面臨窮途,徒自悲傷怨嘆莫能助。唯有悲智起現的靜定心來,從反求諸己去下功夫;因為順境成敗之因緣,絕非偶發事件,或純屬單行道,一定是其來有自也。
佛教就消極而言,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積極而言,教導我們「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隨時返觀自性,隨地修正行為,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究竟,也才是在緣起緣滅中的修行之理。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要我們隨時照顧當下的起心動念,攝身守意,並且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只要能適時的將心放於「心」字上,那麼命運不好的種子就有轉化、改造的契機。
侄兒驟然離世雖讓我不捨與難過,但無非讓我上了一門寶貴的生命教材。世事幻化無常,人生亦如是。許多的因緣無法斷滅是因為自己的執著、攀緣,自以為不該盡、不能盡,因為自己的不放手,導致許多的善緣因此轉為惡緣,最後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清靜的淨土也因此混濁了。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
因果是恆古不變的定律,佛教強調人的一生自作自受,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所謂「個人造業個人擔」也因此,修行者明白自己「須在因地修,不在果上求」,禍福窮通皆有來因,生命必須自己負責。
人生世間,很無常很微妙,莫測也難料。當正值壯年的侄兒,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剝奪他寶貴的生命,讓周遭人感嘆道:「好人不長命」。我一時間想不通為什麼?心裡也覺得很納悶,因為侄兒生前非常好客,廣結善緣,富正義感,常幫助人家。後來在這次讀書會-「認識因果」經隨行的妙堅法師開示,始才釋懷。
妙堅法師說:有許多人今生做了很多善事、善行、善舉,用力、用錢、用心幫助弱小傷殘,可是其生命卻較平均壽命短暫,或長期身受病痛苦楚,乍看之下,好心看似沒有好報。然而生命的輪迴切不可只單看一世,今世所種下的善因,來世才會收善果;前生所種下的惡因,今生才招致惡果。如此看來,不管前世的因緣果報為何,今生都要盡量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免來世受惡報。人生沒有固定的方程式,今世種善因也許沒有現世報,不妨等來世收善果,過今生待來生,因前世才有今生。
妙堅法師反問團員:一般人認為佛教訴求「空」,那是不是教人空空如也的消極隨緣呢?一時大家熱烈討論「因」、「緣」、「果」、「性空」的佛學話題。「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但緣起法深奧難懂,承蒙妙堅法師善巧譬喻,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緣起性空」與「因緣果報」的真實義。
「篤信因果者,必定是有道德的人;了解緣起者,必定是有智慧的人」。任何因果關係,都可以用「循業顯現」四個字來敘述。人一但遭遇逆境,面臨窮途,徒自悲傷怨嘆莫能助。唯有悲智起現的靜定心來,從反求諸己去下功夫;因為順境成敗之因緣,絕非偶發事件,或純屬單行道,一定是其來有自也。
佛教就消極而言,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積極而言,教導我們「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隨時返觀自性,隨地修正行為,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究竟,也才是在緣起緣滅中的修行之理。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就是要我們隨時照顧當下的起心動念,攝身守意,並且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只要能適時的將心放於「心」字上,那麼命運不好的種子就有轉化、改造的契機。
侄兒驟然離世雖讓我不捨與難過,但無非讓我上了一門寶貴的生命教材。世事幻化無常,人生亦如是。許多的因緣無法斷滅是因為自己的執著、攀緣,自以為不該盡、不能盡,因為自己的不放手,導致許多的善緣因此轉為惡緣,最後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清靜的淨土也因此混濁了。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4
2025-08-15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