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福山寺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佛陀教法是最佳免疫力
2022-04-18
「2022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8場,主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4月17日在佛光山福山寺登場,禮請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引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專題演講」並擔任「主題論壇」主持人,佛光山寺副住持慧開法師、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與談,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石娟娟帶領「回饋與分享」,逾400位愛書人歡喜共讀。
有感於新冠病毒疫情連續3日確診破千人,福山寺嚴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佛光知賓於山門為眾量測額溫、噴灑酒精,並在入口處設置QR code供眾掃描,進行實名制登記,通過「三好智慧防疫門」進行全身噴霧消毒,讀書與防疫兼顧。
妙宥法師引言,於此後疫情時代,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陽光燦爛或怨天載道,取決於個人的「免疫力」,「免疫力等於觀念加方法」,最佳的觀念來源是「佛法」,星雲大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詮釋《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給足大眾學佛方法,引領薰習與時俱進的「自覺、覺他」佛陀教法,精研「人間佛教根本教義」,就能迎向歡喜、光明、解脫自在的人生。
「專題演講」單元,覺多法師舉大師、佛光山新馬印泰總住持覺誠法師、自己協助三好校園評鑑與推廣等弘法經歷及多則佛典故事,闡明《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即「苦空無常的究竟實義、大乘佛教的圓滿修行、人間佛教的神聖真理、遍滿虛空的人間佛陀。」法師勉眾,拋棄世俗的「凹凸鏡」,以苦、空、無我、六度理解教法,在「法同舍」裡實踐佛法,推動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覺多法師引用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投書《人間福報》〈佛陀終於等到了因緣〉文章總結:「如果今日佛陀有機會與星雲大師對話,我相信,佛陀會說:『等了二千五百年的因緣,終於等到了你,你終於將我的義理帶回人間,你用現代的話,說出了我的法語;你用現代的方法,傳播了我的法義;你用現代的思維,實踐了我的法理。』」
「主題論壇」單元,主持人覺多法師請與談人闡述「為什麼佛陀要講『無我』?對大師詮釋的『無我』有哪些啟發?大乘菩薩的六度萬行,最容易修、最重要、最困難的分別為何?」等提問。
慧開法師表示,知苦是入道初門,不知苦則無法入道,更無法修道,學佛是要知苦、觀苦、離苦、滅苦,苦是養分,以苦為增上緣;老、病、死、生是大師對生命流轉的新詮釋,所有的善惡業報都在因緣裡流轉,破除我執才能走出困境,以積極正面了知「苦、空、無常、無我」的深層義理,承受菩薩的重責大任,犧牲、奉獻、實踐,發菩提心弘法利生,才是人間佛教的行者。
覺居法師表示,大師鼓勵大眾「以忍為力」就不會覺得苦,幸福從轉念開始,就如自己在921震災時一心一意只想助人,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苦;「五度如盲,般若爲導」,「般若」為最重要,布施功德為今日人間有善緣,當年佛前種福田,「五三福田案」的故事就是布施的實踐;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奉行「三好、四給」,就是實踐人間佛教。
妙蓮法師分享大師提問徒眾經歷,強調「真空生妙有」。一般人講到「空」都會擔心什麼都沒有,但大師卻講述許多有關「空」的正面意涵,「空」是無我的精神,並留餘地給人應用;佛陀降誕、成道、弘化在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是與時俱進的,雖以新的面貌呈現,但本質從未改變。
「回饋與分享」單元,石娟娟引言,各位都是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奉行六度、活在當下。陳淑貞、姚澄燕、吳東霖、劉淑英、楊馥鎂、黃春媚、林薰鳳等愛書人分別回饋心得。黃琦洲分享,了悟空性、轉念思考,苦後會變甘。蔡茂松分享,「真空生妙有」,空杯才能裝水,空地才有建築。
有感於新冠病毒疫情連續3日確診破千人,福山寺嚴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引,佛光知賓於山門為眾量測額溫、噴灑酒精,並在入口處設置QR code供眾掃描,進行實名制登記,通過「三好智慧防疫門」進行全身噴霧消毒,讀書與防疫兼顧。
妙宥法師引言,於此後疫情時代,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陽光燦爛或怨天載道,取決於個人的「免疫力」,「免疫力等於觀念加方法」,最佳的觀念來源是「佛法」,星雲大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詮釋《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給足大眾學佛方法,引領薰習與時俱進的「自覺、覺他」佛陀教法,精研「人間佛教根本教義」,就能迎向歡喜、光明、解脫自在的人生。
「專題演講」單元,覺多法師舉大師、佛光山新馬印泰總住持覺誠法師、自己協助三好校園評鑑與推廣等弘法經歷及多則佛典故事,闡明《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即「苦空無常的究竟實義、大乘佛教的圓滿修行、人間佛教的神聖真理、遍滿虛空的人間佛陀。」法師勉眾,拋棄世俗的「凹凸鏡」,以苦、空、無我、六度理解教法,在「法同舍」裡實踐佛法,推動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覺多法師引用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投書《人間福報》〈佛陀終於等到了因緣〉文章總結:「如果今日佛陀有機會與星雲大師對話,我相信,佛陀會說:『等了二千五百年的因緣,終於等到了你,你終於將我的義理帶回人間,你用現代的話,說出了我的法語;你用現代的方法,傳播了我的法義;你用現代的思維,實踐了我的法理。』」
「主題論壇」單元,主持人覺多法師請與談人闡述「為什麼佛陀要講『無我』?對大師詮釋的『無我』有哪些啟發?大乘菩薩的六度萬行,最容易修、最重要、最困難的分別為何?」等提問。
慧開法師表示,知苦是入道初門,不知苦則無法入道,更無法修道,學佛是要知苦、觀苦、離苦、滅苦,苦是養分,以苦為增上緣;老、病、死、生是大師對生命流轉的新詮釋,所有的善惡業報都在因緣裡流轉,破除我執才能走出困境,以積極正面了知「苦、空、無常、無我」的深層義理,承受菩薩的重責大任,犧牲、奉獻、實踐,發菩提心弘法利生,才是人間佛教的行者。
覺居法師表示,大師鼓勵大眾「以忍為力」就不會覺得苦,幸福從轉念開始,就如自己在921震災時一心一意只想助人,所以一點也不覺得苦;「五度如盲,般若爲導」,「般若」為最重要,布施功德為今日人間有善緣,當年佛前種福田,「五三福田案」的故事就是布施的實踐;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奉行「三好、四給」,就是實踐人間佛教。
妙蓮法師分享大師提問徒眾經歷,強調「真空生妙有」。一般人講到「空」都會擔心什麼都沒有,但大師卻講述許多有關「空」的正面意涵,「空」是無我的精神,並留餘地給人應用;佛陀降誕、成道、弘化在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是與時俱進的,雖以新的面貌呈現,但本質從未改變。
「回饋與分享」單元,石娟娟引言,各位都是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奉行六度、活在當下。陳淑貞、姚澄燕、吳東霖、劉淑英、楊馥鎂、黃春媚、林薰鳳等愛書人分別回饋心得。黃琦洲分享,了悟空性、轉念思考,苦後會變甘。蔡茂松分享,「真空生妙有」,空杯才能裝水,空地才有建築。
最新消息
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
2025-08-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
2025-08-30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2025-08-30加拿大OMNI TV電視台 專訪覺凡法師佛教傳統文化月
2025-08-30佛光人攜手公益團體 用米香串起愛與希望
2025-08-30讀報教育首度進入鳳西國小 激發教師閱讀新思維
2025-08-30法蘭克福佛光山舉辦月餅製作課程 喜迎中秋團圓
2025-08-30中庄發展協會祖孫同樂 歡慶祖父母節
2025-08-30三重禪淨中心小樹成長禮 為入學點燈祝福
2025-08-30一社區一蓮花 幸福快樂在東里
2025-08-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