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南島佛光山法寶講座 以正確態度探索生命問題
2020-11-14
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於 10月31日舉辦法寶講座,講題為「親愛的,讓我們好好說再見」。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為特邀嘉賓,監寺覺西法師主講,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會長蕭文輝、第一分會長郭名遠及第二分會長曹倩為與談人。這是南島佛光山第一次舉辦法寶講座,吸引75位南島佛光人、信眾和當地人士出席聆聽,包括紐西蘭鋼琴師 Jamie McDermott。
講座主要探討的內容包括一、生命的探索。二、生命的輪迴。三、生命的終極關懷。四、內功心法祕笈。覺西法師首先講解死亡來臨時身體功能產生的變化,隨之探討死亡的意義,解析死亡是因為色身壞了必須離開這個形體,這一生的死亡是短暫的捨報。然而靈魂却循環到另一個輪迴轉世,因為生命一直無止境在輪轉。為什麼有的人得以善終,有的人卻痛苦掙扎離去?這是因為對死亡沒有認知,加上本身對生命的執著。只要提前做好功課,儲存資糧,往生時可以很有品質和尊嚴。往生時苦與樂的感受,當下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其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心存善念,往生時可以很幸福。
住持、覺西法師、蕭文輝會長、郭名遠和曹倩分會長提供了個案分享。滿謙法師的母親甫於兩週前往生,在世時堅持奉持「佛光四句偈」長達 25年,臨終前依然稱念,最終圓滿安詳捨報,這是臨終正念分明、善終的最佳典範。所以,臨終前要保持精進的體力才能與佛陀感應道交,並且如入禪定,家人要給予臨終的關懷以正念面對死亡。另外有一位 108 歲老人的案例,老人腦中風後,本來家人作好準備讓他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站,沒想到從美國回來的小女兒堅決要搶救,於是轉院請到腦神經權威醫生來動腦部手術,結果醫生因為病人年事已高不想冒險為他開刀,但是已經做了插管氣切,也不能出院回家,最後在病榻上痛苦掙扎11個月才離世。法師勸誡大眾不要為了表達孝順而輕易讓年長衰弱、進入生命尾聲的病者進行無謂的搶救,應該是要保握機會在這段時間做出有品質的臨終關懷。
蕭會長分享母親往生的個案表示,母親在70歲時罹患癌症第四期的抉擇,經過慎重考量決定放棄痛苦的治療,選擇從新加坡移居紐西蘭與兒孫共享天倫,因此來到南島佛光山認識監寺覺西法師,對死亡有了正面的認知,也有了心理準備處理後事。往生時得到法師和佛光人的助念,安詳捨報。郭名遠師姐分享父親郭燕橋教授與常住的因緣,當父親逾90歲時,為能夠好好照顧雙親,決定把他們接到紐西蘭照顧。明遠師姐時時帶他們來道場聽聞法師開示及參加活動,獲得南島佛光人的關愛。郭教授臨終時法師及南島佛光人前往助念,安詳捨報。曹倩分會長分享一位作者的經歷,當父親在43歲時罹患惡性腦角質腫瘤,手術後化療及放療,手術成功但是說話不完整,也耗盡家中積蓄。十年後舊病復發,醫生說不要救了,但父親不想死,於是家人為父親籌集更多醫療費進行更多治療,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到最後也是插管,臥病在床,受了很多折磨。後來父親往生,大家都解脫了。作者說如果再給他機會,他會選擇第二次病發不要治療,因為覺得父親活得沒有尊嚴。
現場聽眾對講座踴躍提問,住持與覺西法師一一解答。大眾對當日的講座感到非常可貴,覺得上了一堂非常寶貴的生命課題。當地的西方人士表示,講座讓他們了解到要以正面樂觀的心態面對死亡,原來死亡是正常現象,而且可以快樂地離去,不必給家人帶來牽絆與痛苦。
由於聽眾反應熱烈,常住將在11月14日繼續舉辦茶話會,邀請信眾再次深入討論生死問題,並讓聽者提問,希望為他們解答心中的困惑,這也是「親愛的,讓我們好好說再見」講座的延伸活動。
講座主要探討的內容包括一、生命的探索。二、生命的輪迴。三、生命的終極關懷。四、內功心法祕笈。覺西法師首先講解死亡來臨時身體功能產生的變化,隨之探討死亡的意義,解析死亡是因為色身壞了必須離開這個形體,這一生的死亡是短暫的捨報。然而靈魂却循環到另一個輪迴轉世,因為生命一直無止境在輪轉。為什麼有的人得以善終,有的人卻痛苦掙扎離去?這是因為對死亡沒有認知,加上本身對生命的執著。只要提前做好功課,儲存資糧,往生時可以很有品質和尊嚴。往生時苦與樂的感受,當下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其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心存善念,往生時可以很幸福。
住持、覺西法師、蕭文輝會長、郭名遠和曹倩分會長提供了個案分享。滿謙法師的母親甫於兩週前往生,在世時堅持奉持「佛光四句偈」長達 25年,臨終前依然稱念,最終圓滿安詳捨報,這是臨終正念分明、善終的最佳典範。所以,臨終前要保持精進的體力才能與佛陀感應道交,並且如入禪定,家人要給予臨終的關懷以正念面對死亡。另外有一位 108 歲老人的案例,老人腦中風後,本來家人作好準備讓他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站,沒想到從美國回來的小女兒堅決要搶救,於是轉院請到腦神經權威醫生來動腦部手術,結果醫生因為病人年事已高不想冒險為他開刀,但是已經做了插管氣切,也不能出院回家,最後在病榻上痛苦掙扎11個月才離世。法師勸誡大眾不要為了表達孝順而輕易讓年長衰弱、進入生命尾聲的病者進行無謂的搶救,應該是要保握機會在這段時間做出有品質的臨終關懷。
蕭會長分享母親往生的個案表示,母親在70歲時罹患癌症第四期的抉擇,經過慎重考量決定放棄痛苦的治療,選擇從新加坡移居紐西蘭與兒孫共享天倫,因此來到南島佛光山認識監寺覺西法師,對死亡有了正面的認知,也有了心理準備處理後事。往生時得到法師和佛光人的助念,安詳捨報。郭名遠師姐分享父親郭燕橋教授與常住的因緣,當父親逾90歲時,為能夠好好照顧雙親,決定把他們接到紐西蘭照顧。明遠師姐時時帶他們來道場聽聞法師開示及參加活動,獲得南島佛光人的關愛。郭教授臨終時法師及南島佛光人前往助念,安詳捨報。曹倩分會長分享一位作者的經歷,當父親在43歲時罹患惡性腦角質腫瘤,手術後化療及放療,手術成功但是說話不完整,也耗盡家中積蓄。十年後舊病復發,醫生說不要救了,但父親不想死,於是家人為父親籌集更多醫療費進行更多治療,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到最後也是插管,臥病在床,受了很多折磨。後來父親往生,大家都解脫了。作者說如果再給他機會,他會選擇第二次病發不要治療,因為覺得父親活得沒有尊嚴。
現場聽眾對講座踴躍提問,住持與覺西法師一一解答。大眾對當日的講座感到非常可貴,覺得上了一堂非常寶貴的生命課題。當地的西方人士表示,講座讓他們了解到要以正面樂觀的心態面對死亡,原來死亡是正常現象,而且可以快樂地離去,不必給家人帶來牽絆與痛苦。
由於聽眾反應熱烈,常住將在11月14日繼續舉辦茶話會,邀請信眾再次深入討論生死問題,並讓聽者提問,希望為他們解答心中的困惑,這也是「親愛的,讓我們好好說再見」講座的延伸活動。
最新消息
新馬寺三好羽球邀請賽 500人見證歷史性的開球儀式
2025-09-08東京佛光青年團 踐行人間佛教精神
2025-09-08福山寺知賓培訓 典禮禮儀養成
2025-09-08滿地可普門中文學校開學 三好精神伴孩子啟程
2025-09-08台北三好兒童新時代學堂 領航藝術與科普新視野
2025-09-08西來大學蔬食文化市集 人潮助益校務推廣
2025-09-08佛光人舉辦捐血活動 讓愛與慈悲持續傳遞
2025-09-08〔寶島采風〕蔗埕老店懷古風 奇趣地名話舊情
2025-09-08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 嚮往佛光山的一切
2025-09-08人間音緣歌唱交流會 妙音弘傳在人間
2025-09-0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