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楊麗華醫師講座《上醫治未病》護肝調心身清淨

生活休閒

字級

楊麗華醫師講座《上醫治未病》護肝調心身清淨

【人間社記者 葉淑美 竹東報導】 2020-10-18
佛光山竹東大覺寺2020年行道天下福滿人間講座,10月17日禮請佛光山社輔佈教師楊麗華醫學博士,主講《上醫治未病》護肝調心身清淨,吸引近百位的佛光會員聆聽,學習簡單效果好的自我經絡穴位養護調理,打造內外活力與自信,讓健康好Easy。

「家裡是最容易生病的地方!」楊麗華醫生指出,很多人對家人說話口氣很糟,把心裡的不開心都直接發洩到家人身上,或者是常常一把無明火,沒來由的就生氣,這就表示肝火旺盛,生氣是最傷肝,當肝臟受損時,就不能解毒,所以我們要正氣足,充滿正能量。

現在是秋天,這個節氣太乾燥,易造成皮膚癢和乾眼症,除了多喝溫水滋養全身,禪修也是一個好方法,讓你放下嚴肅的表情與不開心。楊醫生問現場大眾,生病的人通常都會問的第一句是甚麼?就是:「為什麼是我!」現代人三餐不正常,有空就滑手機,在教導孩子的同時卻不能以身作則,行住坐臥間,身口意不一致,導致身體漸漸失去健康。

楊醫生提到全球人口真正健康者只佔5%,75%均屬於「亞健康」,「亞健康」就是去醫院檢查都健康,可是常常感到頭痛、疲倦、腰痠背痛,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適。

預防勝於治療,利用簡單按壓方式刺激穴道,讓原本深奧的中醫原理,在楊醫生示範之後,大家都輕鬆上手,原來穴道按摩這麼簡單,除了經絡順暢,更可以護五臟。

握握拳拍拍手,「勞宮穴」撫情緒。當情緒不穩定時,藉由拍拍手刺激「勞宮穴」,可以調節自律神經功能,尤其是心神不寧的時候,可迅速緩解。雙手往後仰可以讓呼吸順暢,透過按摩背後肩頸中間的「大椎穴」,可以改善體質,肌肉鬆弛了血管才會通。

模擬泰山敲胸口,一吐悶氣展健康。在鎖骨下方處輕捶,用左手捶右胸,持續1-3分鐘,再換另一邊,這個區塊屬於肺和心臟。胸骨下方有「期門穴」,女眾則是在貼身衣物下方,持續輕拍改善消化道症狀,有利於肝功能恢復。

往腹部兩側輕拍「帶脈穴」,則有助減肥。足部按壓「太衝穴」,腳背上第一蹠骨凹陷處,保護肝臟最有效。半夜裡看手機,會造成眼睛很大的傷害,要保健眼睛常按「攅竹穴」,即內眼角上方凹陷處,按壓眉毛從眉尖至眉尾,這是「魚腰穴」位置,可舒緩眼睛不適。

楊麗華醫生幽默風趣,除了教導大眾透過自我按壓經絡穴位外,也提醒大眾,如果發現指甲上方有線條或凹陷,眼睛有血塊或顏色不對,這些都代表肝臟有異常,請務必去看醫生。最後楊醫生分享自己如何「轉念」以制止貪、瞋、癡三毒,從戒定慧開始至聞思修,最後以信願行來修行,楊麗華醫生以父親楊老中醫顧肝的法則,心主血肝藏血,期望大眾能夠顧好自己的「心肝寶貝」。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3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