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光大明書院 正念茶禪初體驗
2020-10-06
佛光山大明書院為了讓學員體驗以茶修禪,修習正念茶禪靜心、調息課程,書院主任妙閱法師在10月3日,為18位學員教導「正念茶禪」,講解茶禪程序、方法與意義。在平靜優柔音樂聲中,帶領司茶人員透過司茶體會茶禪合一當下的寧靜禪心。
何謂正念?妙閱法師表示,簡單說就是「吃飯知道在吃飯、走路知道在走路、喝茶知道在喝茶」。正念是一種生活態度,現代人生活忙碌,鮮少人知道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只知道急急忙忙快速不停完成手上的繁重工作,如果調慢步伐反而讓大家可以達到目標。
正念茶禪是將正念融入茶道,為現代繁忙的生活裡,提供慢活及平衡情緒的途徑。奉茶即修行,在泡茶過程,體驗禪修讓身心隨時保持覺知,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以禪心來淬鍊心志。
妙閱法師分享茶席使用的「公道杯」由來,明朝朱元璋想賞賜心腹大臣酒宴中的故事,原來九龍杯造法特殊,用來盛酒時,只可淺平,不能過滿,否則杯中的酒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朱元璋覺得這九龍杯盛酒十分公道,於是為之取名「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公道杯」的典故說明處事必須講求公道,為人不可貪得無厭。一個小小的杯子就有「滿招損,謙受益」的深刻寓意。
最後同學觀賞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影片,內容解說「放的修行」,不只是放鬆而已,還有放下、放開、放手、放心……,星雲大師鼓勵大家要放鬆一點,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真好,「給」真妙,「給」很有意義,「給」才歡喜,「給」才是佛法。除了給也要學習「放」,放一點什麼給別人,甚至放開一點、放下一點、放鬆一點,也是很好的修行。
學員鍾孚宜心有所體悟表示,之前對佛法一概不知,就讀書院後,明白原來放下的修行是那麼重要,要放下傲慢、邪見、執著,連愚痴都要放下。希望日後真正學習當放下時要放下,當提起時要提起。謹記妙閱法師上課叮嚀,領悟生活中處處都是修行,泡茶不僅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修行。
何謂正念?妙閱法師表示,簡單說就是「吃飯知道在吃飯、走路知道在走路、喝茶知道在喝茶」。正念是一種生活態度,現代人生活忙碌,鮮少人知道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只知道急急忙忙快速不停完成手上的繁重工作,如果調慢步伐反而讓大家可以達到目標。
正念茶禪是將正念融入茶道,為現代繁忙的生活裡,提供慢活及平衡情緒的途徑。奉茶即修行,在泡茶過程,體驗禪修讓身心隨時保持覺知,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以禪心來淬鍊心志。
妙閱法師分享茶席使用的「公道杯」由來,明朝朱元璋想賞賜心腹大臣酒宴中的故事,原來九龍杯造法特殊,用來盛酒時,只可淺平,不能過滿,否則杯中的酒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朱元璋覺得這九龍杯盛酒十分公道,於是為之取名「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公道杯」的典故說明處事必須講求公道,為人不可貪得無厭。一個小小的杯子就有「滿招損,謙受益」的深刻寓意。
最後同學觀賞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影片,內容解說「放的修行」,不只是放鬆而已,還有放下、放開、放手、放心……,星雲大師鼓勵大家要放鬆一點,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真好,「給」真妙,「給」很有意義,「給」才歡喜,「給」才是佛法。除了給也要學習「放」,放一點什麼給別人,甚至放開一點、放下一點、放鬆一點,也是很好的修行。
學員鍾孚宜心有所體悟表示,之前對佛法一概不知,就讀書院後,明白原來放下的修行是那麼重要,要放下傲慢、邪見、執著,連愚痴都要放下。希望日後真正學習當放下時要放下,當提起時要提起。謹記妙閱法師上課叮嚀,領悟生活中處處都是修行,泡茶不僅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修行。
最新消息
牙醫師連年不輟發心 守護印度沙彌口腔健康
2025-10-19新加坡佛光山攜手宗教團體 以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懷
2025-10-19認識健康指數 怡朗佛光人實踐健康生活
2025-10-19劉人島以畫說禪 西來寺呈現筆墨之美
2025-10-19菲律賓烘焙協會參訪萬年寺 分享麵包香氣與溫暖
2025-10-19多倫多佛光山啟動男監關懷 參與監獄義工講習會
2025-10-19傳承與新生 陳益宗解析台灣傳統工藝的文化精髓
2025-10-19惠中青年「羽」你同行 讀書會探討體育
2025-10-19大榮國小生命教育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劃
2025-10-19【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②
2025-10-19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