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雁行。菩薩行》影片帶領演練

教育人文

字級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雁行。菩薩行》影片帶領演練

【人間社記者 游阿品 台北三峽報導】 2020-08-17
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影片類型讀書會」,8月15日下午在佛光山金光明寺法輪堂展開,由講師李德全主持,戴慶華導讀及帶領討論,來自全國30多位愛書人,在觀賞《雁行。菩薩行》影片後,共同探討影片的拍攝技巧、啟發思考及核心價值,從接受中給予、從給予中接受,共創人間淨土。

《雁行。菩薩行》影片製作暨導讀人,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戴慶華,2018年為協助新成立的花蓮吉安第三分會,希望大家能貢獻自我專長、凝聚向心力,以此影片鼓勵會員們努力學習,從扮演多能角色中,與眾協力互助,實踐佛光山以「制度領導、集體創作」之精神。為此,戴慶華講師特別製作此雁行影片,並以「聞、思、修」的佛法加註說明,闡釋野雁「輪流執事、換位思考及行動一致、互相包容」的特性,達到善行圓滿,共同達成目標的理念。

戴慶華表示,鳥群通常會以同樣高度,排成倒V字形飛行,因為群飛比單飛減低71%阻力,雁群領導的破風手,需具備極大的體力往前衝,同時掌握正確的方向。而後面的雁鳥,也會利用叫聲來鼓勵前面的同伴,讓大家保持整體速度前進。當領隊累了後會退回側翼,再換另一隻飛到最前端領導繼續前進,在互助合作中共同成就。

影片中,當有一隻雁鳥生病或受傷,會有兩隻由隊伍飛下來協助照顧,直到該鳥康復或死亡。雁群的服從與相互合作特性,是與生俱來或後天群體教育的學習成果,此時也有熱烈的討論。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會長林文輝認為,佛光會弘法、環保、行政、文教等,工作性質及佛光人的角色各有不同,但不分「哪件事比較重要,哪件事不重要」,所追求的目標一致,都在行菩薩道,同樣獲得鼓勵。

來自花蓮的讀書會帶領人張玉珊,為了能讓月光寺早日興建完成,每個人都卯足全勁製做「千歲粽」,有共同的信仰,為團隊奉獻一己之力,猶如雁行目標一致,堅持不懈。

主持人李德全讚嘆,此次「影片類型讀書會」選材極佳,與人間佛教相應,導讀及帶領討論人戴慶華熟悉教材內容,舉重若輕,將讀書會帶入正確目標。有效成員也十分熱烈回饋,讓整場讀書會精彩順利。

李德全講師說,雁群遷徙,越過山嶺、田園、海洋、曠野,迎著逆風,不需要掌聲,也不期待讚美,默默地群飛,就像佛光人,不管領導或被領導,不顧挫折挑戰,都以正念領眾、處事,只要「菩薩行」,有沒有掌聲,並不那麼重要。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450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