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慈容法師禪學營工作人員開示 期許廣結善緣
2019-07-30
2019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於7月27日舉辦工作人員培訓,了解各組工作和學習團隊溝通、場地布置等,31日迎接禪學營學員報到。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30日於雲居樓六樓為工作人員開示,肯定大家的發心,叮嚀養成良好習慣,建立正知正見,與人廣結善緣。包括青年和菩薩義工75人聆聽。
慈容法師說,一個人的成長受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姊妹個性也都不同。佛教認為,這一期的生命結束還有下一期;這期的生命結束後,帶走的是我們所造的業,包括習慣、觀念都會跟著一起帶走。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所以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從讀書學習中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建立良好觀念。人常常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別人,若要使自己成長,具備正知正見很重要。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中還有個「緣」,同樣一件事,緣分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星雲大師23歲到台灣只有隻身一人,披荊斬棘開創佛光山,大師從「無」開始到今日的成就,因為大師心胸寬闊,願意為人服務,一切都是「給」出來的。
此外,與人相處需謹記幾個原則,如「慈悲」,有慈悲心的人,必定人緣廣。還有「喜捨」,就是歡喜地給,學習多說讚歎的話,以及「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主宰生命的是自己,善惡在一念之間,建立良好的觀念才能改變行為。佛教運用各種方法訓練安定,讓我們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有禪修、念佛、持戒等。學佛是讓人了解後付諸行動,使生命力更擴大,生命更加豐富,因緣更廣。
佛法如今能夠給人接受,與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不無有關,期許工作人員們也讓別人了解「人間佛教」,既然發心服務就要給人歡喜,讓他們覺得在禪學營有所收穫,如此就是給人得度的因緣。
慈容法師說,一個人的成長受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姊妹個性也都不同。佛教認為,這一期的生命結束還有下一期;這期的生命結束後,帶走的是我們所造的業,包括習慣、觀念都會跟著一起帶走。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所以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從讀書學習中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建立良好觀念。人常常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別人,若要使自己成長,具備正知正見很重要。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中還有個「緣」,同樣一件事,緣分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星雲大師23歲到台灣只有隻身一人,披荊斬棘開創佛光山,大師從「無」開始到今日的成就,因為大師心胸寬闊,願意為人服務,一切都是「給」出來的。
此外,與人相處需謹記幾個原則,如「慈悲」,有慈悲心的人,必定人緣廣。還有「喜捨」,就是歡喜地給,學習多說讚歎的話,以及「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主宰生命的是自己,善惡在一念之間,建立良好的觀念才能改變行為。佛教運用各種方法訓練安定,讓我們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有禪修、念佛、持戒等。學佛是讓人了解後付諸行動,使生命力更擴大,生命更加豐富,因緣更廣。
佛法如今能夠給人接受,與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不無有關,期許工作人員們也讓別人了解「人間佛教」,既然發心服務就要給人歡喜,讓他們覺得在禪學營有所收穫,如此就是給人得度的因緣。
最新消息
台北道場佛光人弘法文宣力養成 傳遞善與美
2025-08-19蘭陽別院首訪礁溪鄉長興廟 盛邀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
2025-08-19書法遇見香爐 西來寺筆墨與香韻對話
2025-08-19三十三載深耕社區 東京佛光山寺弘法利生
2025-08-19永光法師關懷悉達多培訓班 學生展現藝術成果
2025-08-1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1
2025-08-19駐印尼大使洪振榮參訪 棉蘭佛光寺文化交流
2025-08-18〔寶島采風〕田園小鎮迎翠浪 糖廠火車笛聲揚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第三場 永富法師談佛教音樂與儀式
2025-08-18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拜訪 期許繼續做更多好事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