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陀對人類的關懷與生命的願景
2018-10-28
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的第二場座談會,27日上午在佛光山雲居樓六樓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發表〈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人間」定義〉;柏克萊加大Jack Meng-Tat Chia教授分享〈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現況〉;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所主任Jane Iwamura介紹〈西方學術界對人間佛教的研究發展──以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為例〉;漢堡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康易清教授發表〈中國大陸對人間佛教從過去到現在的需求〉;多倫多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Sarah Richardson介紹〈以藝術弘揚佛教── 十四世紀的西藏與今天的加拿大之對比〉。
佛在世間 人成即佛成
妙光法師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人間」二字的定義;西方世界接觸到人間佛教時,常與十九世紀以來盛行的人本主義相提並論,所謂人本主義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是以人為中心,以理性思惟為信仰。佛教是自覺的宗教,不是權威性的宗教,即使佛陀被神格化,我們仍能有自覺的想法。佛教所提倡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以人為本的平等思想。那為何要在佛教之前特別再加上人間二字呢?佛陀出生於世間,在世間成佛。他是人,也是我們可學習的對象,要學習佛法也必須是人,也才能發展菩提心。人間佛教不是形上學,教法更不是空談,是佛陀對人類的關懷,對生命的願景。星雲大師所定義的人間佛教,即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以人為中心,人成即佛成。
Jack Meng-Tat Chia教授針對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現況,則從近代佛教在當地的傳播談起;先是太虛大師推廣人生佛教、提倡佛教復興運動,並於一九二六年首訪星島,創建中華佛教協會,爾後演培法師在新加坡經營、推動,星雲大師創建新加坡佛光山,讓新加坡的佛教發展一直依循著人間佛教的脈絡。
人間佛教 重體驗實踐
西來大學Jane Iwamura主任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用心考慮到每個人的需求。在美國,佛教並不是盛行的宗教,信仰者多是亞裔移民,或是在大學鑽研佛學,僅做研究並未真修實踐。西來大學的願景,一是產生英文的人間佛教文獻;二是訓練研究生,研究人間佛教;三是建立人間佛教的平台,希望到西來大學的研究者除了專注於學術領域的研究,更是人間佛教的體驗者與實踐者。
此外,西來大學也運用新科技促使佛教創新,目前已完成二本圖書目錄,一本是關於佛教研究的第一手、第二手資料,另一本則是如何研究人間佛教的指南。
漢堡大學的康易清教授探討中國大陸對人間佛教從過去到現在的需求時指出,除了學術研究,在生活面、精神面更是要滿足現今的需求。多倫多大學Sarah Richardson主任從藝術弘揚佛教的角度,探討十四世紀的西藏與今天的加拿大。Sarah認為藉由佛教藝術教學,是讓學生認識人本主義的好方法。至於為何選十四世紀?她說藏傳的壁畫,可以對應經本的內容,既可反映十四世紀的情況,也能從中理解佛教對社會的功能。
佛在世間 人成即佛成
妙光法師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人間」二字的定義;西方世界接觸到人間佛教時,常與十九世紀以來盛行的人本主義相提並論,所謂人本主義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是以人為中心,以理性思惟為信仰。佛教是自覺的宗教,不是權威性的宗教,即使佛陀被神格化,我們仍能有自覺的想法。佛教所提倡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以人為本的平等思想。那為何要在佛教之前特別再加上人間二字呢?佛陀出生於世間,在世間成佛。他是人,也是我們可學習的對象,要學習佛法也必須是人,也才能發展菩提心。人間佛教不是形上學,教法更不是空談,是佛陀對人類的關懷,對生命的願景。星雲大師所定義的人間佛教,即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以人為中心,人成即佛成。
Jack Meng-Tat Chia教授針對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現況,則從近代佛教在當地的傳播談起;先是太虛大師推廣人生佛教、提倡佛教復興運動,並於一九二六年首訪星島,創建中華佛教協會,爾後演培法師在新加坡經營、推動,星雲大師創建新加坡佛光山,讓新加坡的佛教發展一直依循著人間佛教的脈絡。
人間佛教 重體驗實踐
西來大學Jane Iwamura主任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用心考慮到每個人的需求。在美國,佛教並不是盛行的宗教,信仰者多是亞裔移民,或是在大學鑽研佛學,僅做研究並未真修實踐。西來大學的願景,一是產生英文的人間佛教文獻;二是訓練研究生,研究人間佛教;三是建立人間佛教的平台,希望到西來大學的研究者除了專注於學術領域的研究,更是人間佛教的體驗者與實踐者。
此外,西來大學也運用新科技促使佛教創新,目前已完成二本圖書目錄,一本是關於佛教研究的第一手、第二手資料,另一本則是如何研究人間佛教的指南。
漢堡大學的康易清教授探討中國大陸對人間佛教從過去到現在的需求時指出,除了學術研究,在生活面、精神面更是要滿足現今的需求。多倫多大學Sarah Richardson主任從藝術弘揚佛教的角度,探討十四世紀的西藏與今天的加拿大。Sarah認為藉由佛教藝術教學,是讓學生認識人本主義的好方法。至於為何選十四世紀?她說藏傳的壁畫,可以對應經本的內容,既可反映十四世紀的情況,也能從中理解佛教對社會的功能。
最新消息
佛光大學蔬食系再奪獎 跨領域挑戰銀髮創新料理
2025-09-19人間福報贈報助學 台南174校受惠
2025-09-19佛光榮耀 佛光山僧眾獲各界表揚肯定
2025-09-19擇善寺宣講員培訓 弘揚人間佛教
2025-09-19法務部矯正署南區組訓 佛光社輔佈教師精進研習
2025-09-19瑞典佛教聯合會臨終關懷課程 瑞典佛光人共學
2025-09-1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4
2025-09-19聖安德魯主教中小學師生參訪香雲寺
2025-09-18南華大學USR攜手雲林展現永續行動力 「咖啡神在雲林」慢食盛會9月27日登場
2025-09-18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廣式月餅圓滿迎中秋
2025-09-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