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找回良善的自己
2025-08-21
佛光山桃園講堂於8月15至17日舉辦「人間佛教經典論壇」,邀請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創系主任暨佛光山人間大學講師的依昱法師,以「唯識論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為題進行專題演說。法師闡述人生的根本在於心,萬事萬物都隨心而轉,境由心造,煩惱亦因心而生;唯有轉識成智,才能開啟心靈與命運的契機。論壇現場座無虛席,逾1200人親臨道場聆聽法益,線上更突破24111人共沐法雨。
依昱法師帶領大眾恭誦〈開經偈〉,揭開論壇序幕。讚歎住持覺元法師長年推動經典論壇,為動盪不安的社會注入安定力量,並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眾,以慈悲、感恩與清淨之心修持,安樂自在。
依昱法師指出,人生的關鍵在於一念之間,心念一改,氣運隨之而轉,智慧也就在每個轉折處展現。煩惱由心而生,念頭亦由心而住,因此應常常回歸清淨處思惟,方能心想事成。並引用《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及佛陀所言:「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提醒大眾修行須從調整心境做起。唯有笑口常開,轉念轉境,了悟緣起性空,方能體會森羅萬象皆是佛的顯現。
法師強調,能同聚一堂聞法,五百年前即已約定,無緣不聚,有緣千里相會。人生悲喜苦空,皆因第六意識業力所致。命運即由行動改變,心為萬法之源,阿賴耶識為諸法種子之藏,要常植善因,待緣成果。並勉勵大眾點亮心燈,照亮他人,心若清淨,境界自然提升。
佛法不受地域限制,超越語言文化。法師舉例連鎖飯店制服背後印有「心想事成」,強調「想」是心上有相,須具體實踐。行善需念力護持,正如科學驗證,布施時大腦分泌助人激素,產生量子共振,累積善念改變生命密碼,吸引貴人相助。善人見世皆善,惡人見世皆惡,視角改變,感知也隨轉。心有信仰,喝水亦如甘露。
依昱法師回憶年輕時做事常半途而廢,後聽聞大師「一半一半的人生」,才領悟半也無妨。世間最公平的是因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弘一大師亦言:「盡力後,隨緣。」人生空手而來,空手而去,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學佛當從心地用功,發善心即在積功德,心想事成,功德種子儲存在第八識中,代代傳承。
人生需智慧,在每個轉彎處保持正念,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學佛者須時刻自省,才能由識轉智。依昱法師以譬喻故事啟發善念,在輕鬆、風趣、滿滿的祝福及歡笑聲裡圓滿三天的講座,現場充滿正能量,信眾歡喜滿載。也實踐大師倡導的三好、四給、五和,成為佛光人學習的典範與精神傳承。
聽眾莊曜羣表示,依昱法師分享「心想事成」,讓其深受啟發。過去總是往壞處想,陷入煩惱;如今提醒自己轉念,以善念面對生活。每天保持正向思惟,感受到生活更光明美好,內心也更安樂自在。吳素梅分享,法師開示唯識學是佛法的心理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境由心造。日後會提醒自己要轉念向善,以正向的思惟面對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依昱法師帶領大眾恭誦〈開經偈〉,揭開論壇序幕。讚歎住持覺元法師長年推動經典論壇,為動盪不安的社會注入安定力量,並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眾,以慈悲、感恩與清淨之心修持,安樂自在。
依昱法師指出,人生的關鍵在於一念之間,心念一改,氣運隨之而轉,智慧也就在每個轉折處展現。煩惱由心而生,念頭亦由心而住,因此應常常回歸清淨處思惟,方能心想事成。並引用《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及佛陀所言:「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提醒大眾修行須從調整心境做起。唯有笑口常開,轉念轉境,了悟緣起性空,方能體會森羅萬象皆是佛的顯現。
法師強調,能同聚一堂聞法,五百年前即已約定,無緣不聚,有緣千里相會。人生悲喜苦空,皆因第六意識業力所致。命運即由行動改變,心為萬法之源,阿賴耶識為諸法種子之藏,要常植善因,待緣成果。並勉勵大眾點亮心燈,照亮他人,心若清淨,境界自然提升。
佛法不受地域限制,超越語言文化。法師舉例連鎖飯店制服背後印有「心想事成」,強調「想」是心上有相,須具體實踐。行善需念力護持,正如科學驗證,布施時大腦分泌助人激素,產生量子共振,累積善念改變生命密碼,吸引貴人相助。善人見世皆善,惡人見世皆惡,視角改變,感知也隨轉。心有信仰,喝水亦如甘露。
依昱法師回憶年輕時做事常半途而廢,後聽聞大師「一半一半的人生」,才領悟半也無妨。世間最公平的是因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弘一大師亦言:「盡力後,隨緣。」人生空手而來,空手而去,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學佛當從心地用功,發善心即在積功德,心想事成,功德種子儲存在第八識中,代代傳承。
人生需智慧,在每個轉彎處保持正念,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學佛者須時刻自省,才能由識轉智。依昱法師以譬喻故事啟發善念,在輕鬆、風趣、滿滿的祝福及歡笑聲裡圓滿三天的講座,現場充滿正能量,信眾歡喜滿載。也實踐大師倡導的三好、四給、五和,成為佛光人學習的典範與精神傳承。
聽眾莊曜羣表示,依昱法師分享「心想事成」,讓其深受啟發。過去總是往壞處想,陷入煩惱;如今提醒自己轉念,以善念面對生活。每天保持正向思惟,感受到生活更光明美好,內心也更安樂自在。吳素梅分享,法師開示唯識學是佛法的心理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境由心造。日後會提醒自己要轉念向善,以正向的思惟面對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最新消息
北區協會區務會議 凝聚推進發展方針
2025-08-22中區協會區務會議 佛光人五力展現弘法能量
2025-08-22擁抱科技守護佛心 溫哥華「佛陀的AI教法」啟發新思惟
2025-08-22《浩瀚星雲》音樂劇籌備 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啟動
2025-08-22落實視力保健 均頭榮獲「全國近視防治楷模獎」
2025-08-22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佛光山13所別分院獲肯定
2025-08-22月光TEA-TALK相遇如歌 生命中美麗的和弦
2025-08-22北卡佛光山「豆腐三味」烹飪課程 推廣健康素食
2025-08-22獲獎連連 昆士蘭佛光童軍團慶7周年
2025-08-22理論實踐相融合 南天寺助力新州宗教教師專業成長
2025-08-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