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認識大藏經的雕版藝術
2025-08-04
佛光山普門寺幸福與安樂系列講座,8月1日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講「大藏經的雕版藝術:佛經印刷與信仰傳承的結合」。法師從金陵刻經處的歷史談起,深入介紹佛經的結集與翻譯、雕刻與承傳、非遺技藝的傳承,並從「深柳堂」講到佛光山,勉勵與會230位信眾:「佛法難聞、經典難遇」,期許大家在佛法中找到自己,早日成佛。
如常法師提到,有「中國佛教復興之父」之稱的楊仁山居士,為振興佛教創辦「金陵刻經處」,在中國佛教史上創下許多「第一」:第一個佛教文化出版社、第一個高等僧伽教育機構(祇洹精舍),培育太虛大師等、第一個佛學學術團體(佛學研究會),以及最早出版的佛學刊物《佛學叢報》。
金陵刻經處的首刊《淨土四經》,在校勘上極為嚴謹,堅持「三不刻」原則:有疑偽者不刻、文義淺俗者不刻、乩壇之書不刻,被譽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稱為「金陵本」。刻經處前有水塘,四周植樹,楊仁山取名「深柳堂」,後人尊稱其為「深柳大師」。他弘法45年,刊刻2萬餘片經版,刻成經典211種、1155卷,流通數量超過百萬卷。2024年,金陵刻經處也完成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的雕版7塊。
如常法師說明,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因佛典的翻譯流傳,帶動佛學研究風潮,也開創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中國木刻書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刻的《金剛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雕版印刷技藝可分為雕版、印刷與裝訂三大項,細分則有二十多道工序,展現極高的工藝成就。
如常法師提及,星雲大師對楊仁山居士非常敬重,曾說:「沒有他,就沒有現代的佛教。」1977年,星雲大師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1983年完成《佛光大藏經.阿含經》,迄2023年陸續完成9部藏,未來預計完成16部藏。大師以多元方式弘法、續佛慧命,留下許多珍貴法寶。如佛光山頭山門彌勒菩薩聖像碑記、接引大佛碑記與開山紀念碑,並設立「藏經樓」,讓大家從佛法與藝術中來認識佛教。
發願生生世世為佛教徒的如常法師,除了策展全世界珍貴的雕版經典,讓法寶再現。也強調佛教對文字般若的重視。在印刷術未發明前,《金剛經》便指出:「布施四句偈的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十法行》中更提倡書寫、演說、披讀、印經的利益殊勝,印刷術發明後,更鼓勵信眾出資印經,共同為弘法盡心力。
講座前,佛光普門啦啦隊以優美舞姿供眾。與會貴賓包括: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佛陀紀念館顧問趙大深與戴玉琴伉儷、東森新聞主播王淑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任有祥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周聰發等共襄盛舉,讓活動更臻圓滿。
如常法師提到,有「中國佛教復興之父」之稱的楊仁山居士,為振興佛教創辦「金陵刻經處」,在中國佛教史上創下許多「第一」:第一個佛教文化出版社、第一個高等僧伽教育機構(祇洹精舍),培育太虛大師等、第一個佛學學術團體(佛學研究會),以及最早出版的佛學刊物《佛學叢報》。
金陵刻經處的首刊《淨土四經》,在校勘上極為嚴謹,堅持「三不刻」原則:有疑偽者不刻、文義淺俗者不刻、乩壇之書不刻,被譽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稱為「金陵本」。刻經處前有水塘,四周植樹,楊仁山取名「深柳堂」,後人尊稱其為「深柳大師」。他弘法45年,刊刻2萬餘片經版,刻成經典211種、1155卷,流通數量超過百萬卷。2024年,金陵刻經處也完成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的雕版7塊。
如常法師說明,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因佛典的翻譯流傳,帶動佛學研究風潮,也開創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中國木刻書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刻的《金剛經》,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雕版印刷技藝可分為雕版、印刷與裝訂三大項,細分則有二十多道工序,展現極高的工藝成就。
如常法師提及,星雲大師對楊仁山居士非常敬重,曾說:「沒有他,就沒有現代的佛教。」1977年,星雲大師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1983年完成《佛光大藏經.阿含經》,迄2023年陸續完成9部藏,未來預計完成16部藏。大師以多元方式弘法、續佛慧命,留下許多珍貴法寶。如佛光山頭山門彌勒菩薩聖像碑記、接引大佛碑記與開山紀念碑,並設立「藏經樓」,讓大家從佛法與藝術中來認識佛教。
發願生生世世為佛教徒的如常法師,除了策展全世界珍貴的雕版經典,讓法寶再現。也強調佛教對文字般若的重視。在印刷術未發明前,《金剛經》便指出:「布施四句偈的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十法行》中更提倡書寫、演說、披讀、印經的利益殊勝,印刷術發明後,更鼓勵信眾出資印經,共同為弘法盡心力。
講座前,佛光普門啦啦隊以優美舞姿供眾。與會貴賓包括: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佛陀紀念館顧問趙大深與戴玉琴伉儷、東森新聞主播王淑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任有祥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周聰發等共襄盛舉,讓活動更臻圓滿。
最新消息
歐洲重要價值夥伴計畫國會幕僚團參訪佛館 領略宗教開放與包容
2025-08-23工研院佛學社講座 AI浪潮下的安心之道
2025-08-23孝道月佛光山僧眾功德回向 信眾共祈世界和平
2025-08-23鳳山二會贈公益吉祥米 關懷後庄弱勢家庭
2025-08-23溫哥華方廣分會參與公園清潔 維護城市綠意
2025-08-23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舉行灑淨祈福儀式
2025-08-23怡保自然療癒工作坊 啟動身心靈平衡
2025-08-23東京佛光人捐贈白米 支持社會福祉協議會
2025-08-23怡保押花藝術工作坊 領悟把握活在當下
2025-08-23【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⑮
2025-08-2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