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鳳林國小彩排表演。 圖/鳳林國小提供
圖說:這次代表鳳林國小參加520總統就職大典的學童和校長李國清、歌曲創作徐世慧老師(第3排左4)
、指導老師徐芳玉(第3排左2)和劉巧珍老師(第3排右3)合影。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攝
圖說:花蓮縣鳳林國小校長李國清。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攝
圖說:徐世慧身為少數的客語歌手,這次又是唯一花東的客語歌曲入選的代表,傳承和發揚的使命感,談起時數度哽咽落淚。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攝
圖說:一進入鳳林國小的中庭孔子聖像,是學校特色,逢會考有許多家長前來祈願。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攝
圖說:進入鳳林國小校園可見到春風化雨和孔聖祠。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攝花蓮之光鳳林國小客家歌〈夢想發泵〉 獲邀520總統就職大典表演
2024-05-19
花蓮縣鳳林國小響應校園新客家歌運動,由徐世慧老師創作的〈夢想發泵〉,獲邀參加520總統就職大典表演節目,歌曲和學童展現出文化傳承、族群融合、堆壘夢想的精神與態度,獲得中央客家委員會的青睞並推薦成為節目的主角之一。
鳳林國小校長李國清表示,獲邀總統就職典禮的表演節目,除了榮耀,有太多的感謝,自己是鳳林鎮大榮國小畢業,也住在鳳林,對鳳林的土地、空氣、水,以及鳳林的大小人事物都非常熟悉。這次北上的學童共有16位,由國小2到5年級學童組成,包括1/3原民住籍,以及客家、閩南和新住民。
李國清表示,花蓮縣族群融合,鳳林國小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加上近來附近學校整併,學校更是族群「文化」融合,〈夢想發泵〉的MV以五年級學生為主角,因為學校每天中午都會播放這首歌,自然每年級學童都能朗朗上口,成了新「校歌」。
李國清強調,機會教育和學童們溝通,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為校爭光,經過和老師們討論傳承的實踐,這次表演改以2-5年級學童為主,讓學童們學習到共榮、共生與共好。
〈夢想發泵〉的創作者徐世慧老師和鳳林鎮的結緣,是曾經為箭瑛大橋做過詞曲,在客委會推行的校園新客家歌計畫中,和鳳林國小合作的創作。歌曲以鳳林國小獨有的校園特色,台灣唯一有2座孔聖祠,鳳林鎮居民七成為客家人,同時發現學童很大方有禮,很有學習精神和堅持做好的韌性,看見客家人的精神。
此次受邀表演節目是紙風車劇團《雨馬》劇碼,長8分鐘,其中包括〈夢想發泵〉整首歌演出大約3分鐘,是此劇的主角,也藉此將客委會的校園新客家歌成果呈現。
徐世慧表示,當時曾討論改編學童們的舞蹈,經和校方帶隊老師徐芳玉、劉巧珍討論,這首歌的舞蹈是學童們自編自導的手勢舞,學童是主要創作者,而歌曲的「發泵」是醞釀、堆壘夢想,在增壓的過程中,正面的成長,於是和客委會開會獲得支持,最決定以原貌呈現。
徐世慧身為少數的客語歌手,這次又是唯一花東的客語歌曲入選的代表,傳承和發揚的使命感,談起時數度哽咽落淚。〈夢想發泵〉不僅是談客家人的故事,更是談台灣的故事。
鳳林國小校長李國清表示,獲邀總統就職典禮的表演節目,除了榮耀,有太多的感謝,自己是鳳林鎮大榮國小畢業,也住在鳳林,對鳳林的土地、空氣、水,以及鳳林的大小人事物都非常熟悉。這次北上的學童共有16位,由國小2到5年級學童組成,包括1/3原民住籍,以及客家、閩南和新住民。
李國清表示,花蓮縣族群融合,鳳林國小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目前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加上近來附近學校整併,學校更是族群「文化」融合,〈夢想發泵〉的MV以五年級學生為主角,因為學校每天中午都會播放這首歌,自然每年級學童都能朗朗上口,成了新「校歌」。
李國清強調,機會教育和學童們溝通,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為校爭光,經過和老師們討論傳承的實踐,這次表演改以2-5年級學童為主,讓學童們學習到共榮、共生與共好。
〈夢想發泵〉的創作者徐世慧老師和鳳林鎮的結緣,是曾經為箭瑛大橋做過詞曲,在客委會推行的校園新客家歌計畫中,和鳳林國小合作的創作。歌曲以鳳林國小獨有的校園特色,台灣唯一有2座孔聖祠,鳳林鎮居民七成為客家人,同時發現學童很大方有禮,很有學習精神和堅持做好的韌性,看見客家人的精神。
此次受邀表演節目是紙風車劇團《雨馬》劇碼,長8分鐘,其中包括〈夢想發泵〉整首歌演出大約3分鐘,是此劇的主角,也藉此將客委會的校園新客家歌成果呈現。
徐世慧表示,當時曾討論改編學童們的舞蹈,經和校方帶隊老師徐芳玉、劉巧珍討論,這首歌的舞蹈是學童們自編自導的手勢舞,學童是主要創作者,而歌曲的「發泵」是醞釀、堆壘夢想,在增壓的過程中,正面的成長,於是和客委會開會獲得支持,最決定以原貌呈現。
徐世慧身為少數的客語歌手,這次又是唯一花東的客語歌曲入選的代表,傳承和發揚的使命感,談起時數度哽咽落淚。〈夢想發泵〉不僅是談客家人的故事,更是談台灣的故事。
最新消息
堅持理想一路到底 普中校友楊世均的世界麵包冠軍之路
2025-10-24光明大學師生以藝術詮釋生命 以舞蹈傳遞善與美的精神
2025-10-24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VEGRUN 450師生跑步推動綠色公益 We Got It
2025-10-24全球拯救飢餓兒童計畫 達拉斯協會響應
2025-10-24紐西蘭南島協會贈敦煌展特刊 予敦煌研究院
2025-10-24艾姆赫斯特醫院心靈關懷週 紐約道場受邀共祈安康
2025-10-24普中原音社原住民語歌謠比賽第一名 唱歌不只是唱歌
2025-10-24紐約大男童軍清掃公園 用行動愛地
2025-10-24高市姑山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我看情緒管理
2025-10-24雲水書車展翅佳里國小 大手牽小手共讀傳書香
2025-10-2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