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大洋洲法寶講座「殘缺是美」,3位與談人,包括戴嘉逸(左一)、陳林彬(左二)、邱恂(右二)與王珺(右一)。 人間社記者文慧攝
圖說:南雪梨佛光緣監寺妙堯法師強調,人生總有不完美時候,殘缺是一念之間,是一體兩面,勉勵大家學習大師,用正念看待殘缺,了解、欣賞與轉化殘缺,開創美好的人生。 人間社記者文慧攝
圖說:戴嘉逸感受到巴黎盧浮宮的斷臂維納斯雕塑像,殘缺是一種期望,一種進取動力。 人間社記者文慧攝大洋洲法寶講座「殘缺是美」 轉化殘缺開創人生
2021-04-27
佛光山南雪梨佛光緣與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南區分會,4月24日聯合舉辦線上大洋洲法寶講座「殘缺是美」,邀請以太生物科技投資公司董事邱恂、雪梨協會理事陳林彬、雪梨協會音樂藝術委員戴嘉逸為與談人,接受主持人王珺以提問方式,探討如何看待殘缺是美、如何轉化短處為長處、殘缺是美為生命帶來什麼啟示等議題。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一半一半》說︰「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了解殘缺,欣賞殘缺,進而運用殘缺,轉化殘缺,最後我們將會發現殘缺就是美。」
邱恂認為自己一直追求完美,個性直接,不容易接受批評,同時更質疑為什麼殘缺是美?在拜讀大師文章後,才深深明白需要轉化殘缺,因為殘缺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回想母親當初鼓勵自己獨自來雪梨,人地生疏,在不同言語與文化的衝激下,承擔種種困難,學佛後才了解需要接受與超越殘缺,透過佛法關注起心動念,並不斷反省與懺悔,勇於面對自己不足,透過禪修將短處根源徹底修改,認識殘缺本質,轉化逆境,用欣賞與接受態度超越殘缺,開創更廣闊人生。
陳林彬指出,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2019年觀賞由聾啞人士,克服身體障礙,集體創作表演的「千手觀音」,才明白原來殘缺真的很美,很感動,因為殘缺,才有追求與發展希望,陳林彬也分享個人生命故事說,自己個性不善社交,默默寡言,加入佛光會自我挑戰,加入合唱團,服務大眾,開拓心胸,透過活動廣結善緣,殘缺讓他懂得不計較得失,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以包容心感恩一切因緣。
戴嘉逸分享自幼好強、好勝、直接,較容易開罪別人,10歲在偶然機緣下拜讀大師《佛光菜根譚》,其中一段文字「強勢之人,刀鋒銳利,損人不利己;和眾之人,刀鋒圓鈍,護己不傷人」,如獲至寶,並作為座右銘,改變自己,戴嘉逸也從巴黎盧浮宮的斷臂維納斯雕塑像,感受到殘缺是一種期望,一種進取動力,更讓她體會生命價值,是默默耕耘,服務大眾,感謝大師創辦佛光會,讓她可以學佛、行佛。
法寶講座邀請3位與談人回饋一句說話,邱恂以「面對、接受,去除貪嗔痴,身心清淨」;陳林彬以大師的「物忌全有、人忌全美、事忌全盛、心忌全滿」;戴嘉逸以大師《佛光菜根譚》的「菩薩道不求速成,有願才能長久;人間事不求圓滿,殘缺也是完美」作為講座的勉勵語。
南雪梨佛光緣監寺妙堯法師強調,人生總有不完美時候,殘缺是一念之間,是一體兩面,勉勵大家學習大師,用正念看待殘缺,了解、欣賞與轉化殘缺,開創美好的人生。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往事百語.一半一半》說︰「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了解殘缺,欣賞殘缺,進而運用殘缺,轉化殘缺,最後我們將會發現殘缺就是美。」
邱恂認為自己一直追求完美,個性直接,不容易接受批評,同時更質疑為什麼殘缺是美?在拜讀大師文章後,才深深明白需要轉化殘缺,因為殘缺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回想母親當初鼓勵自己獨自來雪梨,人地生疏,在不同言語與文化的衝激下,承擔種種困難,學佛後才了解需要接受與超越殘缺,透過佛法關注起心動念,並不斷反省與懺悔,勇於面對自己不足,透過禪修將短處根源徹底修改,認識殘缺本質,轉化逆境,用欣賞與接受態度超越殘缺,開創更廣闊人生。
陳林彬指出,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2019年觀賞由聾啞人士,克服身體障礙,集體創作表演的「千手觀音」,才明白原來殘缺真的很美,很感動,因為殘缺,才有追求與發展希望,陳林彬也分享個人生命故事說,自己個性不善社交,默默寡言,加入佛光會自我挑戰,加入合唱團,服務大眾,開拓心胸,透過活動廣結善緣,殘缺讓他懂得不計較得失,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以包容心感恩一切因緣。
戴嘉逸分享自幼好強、好勝、直接,較容易開罪別人,10歲在偶然機緣下拜讀大師《佛光菜根譚》,其中一段文字「強勢之人,刀鋒銳利,損人不利己;和眾之人,刀鋒圓鈍,護己不傷人」,如獲至寶,並作為座右銘,改變自己,戴嘉逸也從巴黎盧浮宮的斷臂維納斯雕塑像,感受到殘缺是一種期望,一種進取動力,更讓她體會生命價值,是默默耕耘,服務大眾,感謝大師創辦佛光會,讓她可以學佛、行佛。
法寶講座邀請3位與談人回饋一句說話,邱恂以「面對、接受,去除貪嗔痴,身心清淨」;陳林彬以大師的「物忌全有、人忌全美、事忌全盛、心忌全滿」;戴嘉逸以大師《佛光菜根譚》的「菩薩道不求速成,有願才能長久;人間事不求圓滿,殘缺也是完美」作為講座的勉勵語。
南雪梨佛光緣監寺妙堯法師強調,人生總有不完美時候,殘缺是一念之間,是一體兩面,勉勵大家學習大師,用正念看待殘缺,了解、欣賞與轉化殘缺,開創美好的人生。
最新消息
三好精神獻熱血 慈悲行善映佛光
2025-11-10瑞穗第二分會幸福講座 微笑.讚美.給人利用都是結緣
2025-11-10金剛寺童軍團 以行動弘揚敬老美德
2025-11-10奧蘭多佛光青年挺毛孩 行動響應「零空碗」
2025-11-10大慈佛社佛學講座 最佳人間教育的典範
2025-11-10新竹內天后宮至蘭陽別院禮佛 首見神尊神將駐駕道場
2025-11-10佛光山青年出家 發願奉行人間佛教
2025-11-10大明寺知賓培訓 專業儀態服務大眾
2025-11-10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11-10千人齊聚北島佛光山櫻花節 文化交融展現人間佛教精神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