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堅持傳統工法製油 農村體驗國姓北港香茅油

社會萬象

字級

堅持傳統工法製油 農村體驗國姓北港香茅油

【人間社 胡堯儲 南投國姓報導】 2023-03-29
從植物中提煉的各類精油,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著一定的重要角色:保養、美容、醫療、安神、紓壓……都有各種精油的身影,然而,化工業興起後,讓製造精油的傳統工藝逐漸消失,想要找到百分之百的純精油恐怕很難了,香茅草因為有特殊味道,不能用於畜牧,又因採收耗費人工,純精油的價格敵不過廉價的化學合成品,更降低了投入此一產業的意願。

國姓鄉北港村的「阿坤香茅工坊」,可能是全台極少數以傳統工法生產純香茅油的工坊。

工坊主人是被稱為「香茅達人」的劉昌坤,擔任過六屆鄉民代表,現為國際佛光會清德分會會長,其父祖輩在日據時代就已經從事香茅油製造,祖傳五甲地種植香茅草,921地震後地方經濟退,在客委會的協助下,他毅然重啟這項傳統工藝,結合社區營造來帶動地方產業。

劉昌坤說,台灣的香茅草是日本人從印度引進栽植,在台灣製造香茅油銷往日本加工,作為製造化妝品及藥品的原料,成品回銷台灣,當年200台斤的香茅油可以買一座三合院,可見其價值。

由於香茅草不喜潮溼,早期多種在山區,從事香茅栽植的以客家人居多,國姓鄉的氣候及環境極適合香茅栽植,客家人口占70%,是台灣最大的香茅栽種區。

台灣現有的香茅主要分為二類,一為從印度引進馴化後的本土香茅,另一類為東南亞新住民因飲食習慣需要而引進的「檸檬草」,二種的外觀相似,前者葉片較寬,氣味溫和含油量高,適合製造精油;後者氣味濃郁帶有辛辣氣,含油量低較適合烹調料理,坊間的泰式、越南、印尼餐館均可嘗到香茅調味的菜餚,西方人也常用於茶飲中。

香茅油的製造工序為:熱爐(將水燒開,約30分鐘)-蒸餾桶中填入晒乾的香茅草後壓實-蒸餾(約需4-5小時)-產生油氣,經冷卻管冷卻後,油水分離蒐集精油-殘留的蒸氣水叫做「香茅露」。

香茅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乾燥及日照充足的環境中生長,用分株扦插後需補充水分,存活後無需施肥、澆水,叢生,採割收後一個月後即可再採收,香茅工坊平均四個月收割一次,植株十年後老化須重新栽種,夏天生長快,但油質含量較低,鮮草採收後需曝晒一周減少水分後才可以用於蒸餾。

香茅也是中藥材的一種,有去風溼、安神、活絡筋骨、消腫、驅蟲的功效,傳統民俗也認為能避邪,很多產後婦女作月子時,用香茅及大風草煮水洗澡去風寒,製造香茅油分離後的香茅露更被利用來泡澡或泡腳,有舒壓的效果。

「阿坤香茅工坊」的香茅油,部分產品在工坊包裝後直接銷售東南亞,由於種植面積不大,工坊的香茅油並非大批量製作,而是依據客戶的需求量來調節,冬天的需求較少,過多的產量則囤積供應夏天的市場需求。

工坊的蒸餾設備一桶可裝入600台斤的香草,蒸餾出6台斤的油,劉昌坤最得意的是「火灶」,為了能維持傳統的製作效果,他堅持要用傳統工法建造,然而建造的手藝早已失傳,20餘年前走訪多處才找到老師父,造出結構特殊,灶內有火焰的迴路,可以提升燃燒的效果,並且純用蒸餾後的乾茅草當燃料,火力強過現代的瓦斯,且大大的將低了成本。

「阿坤香茅工坊」是國姓鄉糯米橋休閒農業區的一員,提供預約制的農村體驗,可以在蒸製香茅過程中,充滿香茅香氣的環境下,製作精油和香茅露中泡腳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12345678910第1 / 25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