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字級
- 大
- 中
- 小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陳秀丹分享尊嚴往生
2014-11-10
「人生是不斷取捨,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高雄2014國際書展暨全民閱讀˙蔬食博覽會「名家講堂」系列,11月9日邀請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以「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為題,分享臨床經驗、生活實例,傳遞透過安寧療護,讓病人可以尊嚴往生的理念。
陳秀丹表示,「有生必有死,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當面對生死,如果對病人做過度醫療,病人會生不如死,死也死不了,就像活在人間煉獄裡。」她指出,台灣健保甚麼都給付,間接助長過度醫療行為,呼吸器、洗腎、葉克膜使用率都是世界第一,反而對病人造成傷害。
「不顧一切代價去努力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仁慈。」陳秀丹引用外國學者因利克的說法,並分享一臨床經驗,一位阿嬤因中風、雙腳壞死、氣切、插胃管,家人仍想搶救生命跡象微弱的阿嬤,輾轉進出幾個醫院後,阿嬤雙腳截肢,送入療養院,家屬因無力支付費用,最終不再出現在阿嬤面前。「這是人過的生活嗎?」陳秀丹反問。
「最先進的醫療是救命,還是延長痛苦?」陳秀丹請大家反思,醫療若無止盡,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並釀成病人痛苦、有良心的家屬心痛、醫療人員無奈、政府財政悽慘等「四輸效應」。
陳秀丹表示:「真孝順,平常就要做好;當父母病重、器官衰竭,應放下沒有品質的生活,讓父母安然往生謂之『大孝』。」
她進一步指出,病人死亡不代表醫療失敗,「善終」是完整生命的一部分,讓末期病人保有善終,才是醫療人員和家屬送給病人最大的禮物與祝福。
「人生最大的承擔,就是回歸愛的本質。」陳秀丹強調,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以愛為出發點,勇敢抉擇,內心就會平安,適時的放手才是真愛。
陳秀丹表示,「有生必有死,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當面對生死,如果對病人做過度醫療,病人會生不如死,死也死不了,就像活在人間煉獄裡。」她指出,台灣健保甚麼都給付,間接助長過度醫療行為,呼吸器、洗腎、葉克膜使用率都是世界第一,反而對病人造成傷害。
「不顧一切代價去努力延長末期病人的生命,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仁慈。」陳秀丹引用外國學者因利克的說法,並分享一臨床經驗,一位阿嬤因中風、雙腳壞死、氣切、插胃管,家人仍想搶救生命跡象微弱的阿嬤,輾轉進出幾個醫院後,阿嬤雙腳截肢,送入療養院,家屬因無力支付費用,最終不再出現在阿嬤面前。「這是人過的生活嗎?」陳秀丹反問。
「最先進的醫療是救命,還是延長痛苦?」陳秀丹請大家反思,醫療若無止盡,會妨礙有尊嚴的死亡,並釀成病人痛苦、有良心的家屬心痛、醫療人員無奈、政府財政悽慘等「四輸效應」。
陳秀丹表示:「真孝順,平常就要做好;當父母病重、器官衰竭,應放下沒有品質的生活,讓父母安然往生謂之『大孝』。」
她進一步指出,病人死亡不代表醫療失敗,「善終」是完整生命的一部分,讓末期病人保有善終,才是醫療人員和家屬送給病人最大的禮物與祝福。
「人生最大的承擔,就是回歸愛的本質。」陳秀丹強調,給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愛的人沒有痛苦,以愛為出發點,勇敢抉擇,內心就會平安,適時的放手才是真愛。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2
2025-09-17緬懷星雲大師 多倫多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座談
2025-09-16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共讀《人間福報》遇見幸福
2025-09-16北卡協會參與羅利警局社區同樂日 促進警民交流
2025-09-16教育部USR EXPO展 佛大展現地方創生與永續新風貌
2025-09-16月光寺知賓分隊儀態研習 展現佛光品牌優質服務素養
2025-09-1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1
2025-09-16東京佛光會幹部研討聯誼 人間佛教道上攜手前行
2025-09-15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
2025-09-15昆士蘭警務處參訪佛光山 歡喜與澳洲歷任住持相會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