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署全國宣導種子教官獲贈《365日》 閱讀智慧化世益人
【人間社 侯佳君 高雄報導】2025-09-15消防署全國宣導種子教官培訓活動,9月13日於高雄圓山大飯店舉行,中華古今人文協會副理事長黃明侃代表致贈350冊中文版《獻給旅行者365日》,由高雄市消防局義勇消防總隊陳義永總隊長代表受贈。第一大隊宣導大隊黃秀麗大隊長,及第二大隊宣導大隊吳淑義大隊長,回贈感謝狀。與會全國防火宣導種子教官350位人手一冊,願閱讀此書淨化心靈,增長智慧化世益人。 陳義永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大智慧者,很高興榮獲此書,希望大家從書本中增長智慧。本次贈書緣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船分會會長鄭秋蓉,亦擔任全國防火宣導種子教官,鑑於《365日》廣含中華文化,能成為防火宣導種子教官的心靈加油站,透過高雄市第三區督導委員會接洽中華古今人文協會促成。 黃明侃致詞表示,星雲大師鑒於在人生的旅途上,面對旅途中的徬徨無助、榮辱毀譽時,有這本《365日》陪伴,能夠提供一些幫助。這本書中大約有400位作者,800則作品,舉凡詩詞、歌曲、家訓、座右銘、勸世文乃至經論等,為中華文化寶典,希望世界各大飯店的房間裡,都能有一冊,此書能像暗室中的明燈,照亮每個人的心靈,作為人生的導航。 佛光山小港講堂妙廉法師表示,《365日》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結集,秉承傳播真善美、淨化心靈、有益社會,編輯此具思想性及藝術性的好書,星雲大師提倡生活書香化,希望大家能將讀書及學習融入生活中,開卷有益從書中找到人生的智慧。 鄭秋蓉分享,今年承擔辦理消防署全國種子教官總召一職,思考如何讓教官們能有更好的師資,及精進專業知識的機會,很難得增加了一位難能可貴的師資,就是贈送星雲大師《365日》,讓350人同時能夠有機會增長智慧,大家都非常的開心及感動,身為佛光人感到無比榮耀。
相關新聞
-
來自三好的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徒眾講習會展出
「來自三好的感動—2024至2025年佛光山僧信二眾作品聯展」,由佛光山都監院與傳燈會主辦,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承辦,9月13至19日佛光山雲居樓二樓展出。連續舉辦9年的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今年首次開放佛光人參與,此次展出優選以上作品60件,與「佛光山2025年海內外徒眾講習會」同步展出。 歷屆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優選以上得獎作品,現正於海外巡迴展。今年首度舉辦僧信二眾聯合作品聯展,128位徒眾提供200件作品、92位海內外信徒報名參加。分為繪畫、立體、書法金石、攝影及影音五大類,在媒材的多元與創意,均有別以往的表現。透過僧信的藝術創作,可以感受對佛法、信仰生活的體悟,展現佛法生活化的真諦,也是「以文化弘揚佛法」的見證。 繪畫類佛光獎妙麟法師作品〈環保與心保─三好護生〉,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環保與心保」,啟發他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自然生態入畫─園區綠化超過一半,綠頭鴨、黑天鵝、白鷺鷥與紫斑蝶棲息,展現人與萬物同體共生。佛館同時也是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推動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在畫作中,可以看到佛光大佛、本館、八塔、星雲大師與動植物相映,寓意護生護心、慈悲永續。 影音類佛光獎乘宣沙彌、乘相沙彌〈印地語佛誕歌〉,兩人皆畢業於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現都就讀佛光山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諮商組。乘宣沙彌表示,此為慶祝佛誕節所錄製的印地語佛誕歌,畫面來自朝禮佛教聖地、佛光山的重要場景等。印度沙彌學園臉書發布的影片,部分由乘宣沙彌所製作。乘相沙彌擔任影片中的印地語主唱,12歲就承擔三時繫念法會的維那,到後來成為主法。也在當地教唱翻譯成印地語的佛教聖歌、人間音緣等。兩人表示感謝印度沙彌學園院長慧顯法師給予學習機會,也更能感受到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深意。 信眾部分,攝影類佛光獎梁清秩的〈光照大千〉,則是以佛館春節的「光照大千」,現場人潮搶拍的熱鬧場景與璀璨光影輝映,呈現熱情又溫馨的畫面。拍攝「光照大千」多年的梁清秩表示,為了取景,必須提早到現場找到最適當的位置,再架設三腳架由高處俯瞰,呈現的是一片手機海,隨著變化多端的光影,畫面感人又極具張力。 此次邀請展有慧本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道璞法師〈2025新春墨寶插圖〉。此次得獎徒眾各組佛光獎繪畫類妙麟法師〈環保與心保─三好護生〉、攝影類知耀法師〈雨後佛光〉、立體類滿弘法師〈究竟—圓滿—菩提〉、影音類乘宣沙彌和乘相沙彌〈印地語佛誕歌〉、書法金石類妙豪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信眾各組佛光獎繪畫類蔡開方〈阿彌陀聖眾來迎圖〉、攝影類梁清秩〈光照大千〉、立體類陳庭毓〈憶師恩〉、書法金石類賴桂枝〈圓滿三好〉。
-
佛光三好SDG15小藝術家獎展覽 兒童創意詮釋永續共生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與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2025佛光三好SDG15小藝術家獎---共生與共榮」藝術展,於8月3日至9月28日在南天大學美術館展出。主辦單位9月6日特別策畫自然藝術工作坊,吸引近百位社區民眾熱情參與,透過多元藝術形式,向參與者傳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理念。 本次展覽以「共生與共榮」為主題,完整呈現134件三好小藝術家獎獲獎佳作,涵蓋佛光獎、特優獎、優等獎及參與獎等獎項,參賽者橫跨5至13歲,作品媒材包括水彩、粉彩、蠟筆、自然裝置等,充分展現兒童對地球永續發展的關注與無窮創意。 就讀雪梨大學運動科學專業的Allen Li對一幅生動刻畫太陽、陸地和海洋生物的作品印象深刻,他讚歎畫面中央日出景象的視覺衝擊力,以及作品巧妙融合各種動植物形象的獨特構思。Allen認為,展覽為兒童提供絕佳舞台,盡情揮灑創意,從小培育環保意識,這種理念將隨著孩子的成長茁壯,感染周圍的人,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Alphababies幼兒教育機構的Agnes Weisz表示,身為0-5歲幼兒的保育員,她深知孩童創作潛力無可限量。Agnes特別提及小藝術家Zoe的繪畫作品,畫面捕捉山火中無尾熊無助的瞬間,不僅構圖震撼人心,更能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充分彰顯兒童以獨特視角詮釋環保議題的天賦。 工作坊活動同樣精采紛呈。來自佛光山南天講堂的許智銓指出,活動緊密呼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第15項(SDG15),宣揚共存共榮理念的重要性。許智銓在工作坊中創作鳳凰造型自然藝術品,寓意重生與超越,期許眾人發揮無限潛能,為實現永續發展願景而不懈努力。 攜子參與的Rebecca對工作坊的環保設計理念讚賞有加,取自大自然且可重複使用的創作材料,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精髓。她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培養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與守護意識。 臥龍崗的9歲女孩Eva在工作坊中展現滿滿熱忱,自豪地展示描繪蝴蝶、花朵和葉片的作品,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Eva說,這次體驗不僅豐富了她的生活,更培養了她對藝術和自然的欣賞能力。 藉由佛光三好小藝術家獎展覽與自然藝術工作坊的巧妙結合,主辦單位成功搭建藝術教育與環保意識的溝通橋梁,讓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在創作過程中體悟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真諦,為啟發大眾善護生命、愛惜地球家園的慈悲心行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
《人間萬事》英文版第一冊面世 映照人生萬象的智慧之書
《人間萬事》是星雲大師繼「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之後,在《人間福報》第三個三年執筆撰寫的頭版專欄。在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的帶領下,英譯本The Many Matters of Life: Volume 1(《人間萬事》英文版第一冊)正式問世。英文版整套由倫敦佛光山翻譯團隊,妙慧講師彭寶珊等共同翻譯。 星雲大師在《人間萬事》自序中提到,內容涵蓋人生百態,探索人類情感的起伏、道德的複雜、善惡的對照,以及家庭、社會、宇宙、生命等多層次課題。透過文字,大師希望引導讀者在「人生萬象」的鏡像裡,觀照人世間的真實,找到自我的定位。 大師指出,社會就像一個萬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與事件交織,讓人目眩神迷。然而,若缺乏智慧觀照,往往流於隨波逐流、迷失方向。因此,大師希望藉此書,帶領大眾在繁華與紛擾之間,見到生命的本質。 此次英文版的推出,讓英語讀者得以親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第一冊收錄五十九篇短文,展現智慧與慈悲的生活之道。英文版有四大特色: 一、忠於原文,結構清晰:每篇文章均保留原文的標題與段落架構,並以清晰的例子與故事闡明主題,最後以總結段落收束,幫助讀者掌握要義。英譯兼顧文化語境,讓東西方讀者皆能共鳴。 二、生活佛法的指南:本書旨在提供一份日常修行的指引,幫助現代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培養真誠、慈悲、精進與道德觀念。它既是生活的鏡子,也是智慧的羅盤,提醒人們在家庭、職場與社會中善用佛法。 三、集體創作的成果:英文版由佛光山歐洲翻譯團隊集體完成,團隊成員來自佛光青年團與義工,由妙光法師統籌。每一位參與者皆受惠於大師著作,將此書譯為英文,是傳承與感恩的具體實踐。 四、多元閱讀與實踐:讀者可依心情選讀單篇,或循序漸進,每一篇都能成為反思、討論或共修的素材。真正的力量在於實踐,讓書中智慧不僅停留於紙上,更融入生活。 《人間萬事》英文版的問世,不僅是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國際化,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一步。此次出版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再次推向國際舞台,讓更多人透過英文閱讀,認識從人到事,佛法就在日常裡,於生活萬象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洽購:佛光文化 https://www.fgsbooks.com.tw/product/1013
-
極樂寺宗門館開幕 陶藝創作記憶凝聚願心
佛光山極樂寺宗門館最新展覽,9月10日開幕儀式邀請台中龍井的藝術家張皓硯、黃愷絮、張甯倪以「記憶」呈現陶藝展,石見坊陶藝工作室,在這片聲音編織的森林裡,邀請您感受兩種不同的擁抱。以自然木灰的器物創作及陶土公仔的情感創作,提升生活中美學凝聚藝術弘法的願心,佛光人40人歡喜參與。 住持妙璋法師表示,藝術家首次在宗門館展出,感謝老師從台中到來,藝術家張皓硯也取名字「石見坊」代表實踐理想意義,藝術家回鄉結緣,在宗門館小小藝術殿堂溫馨展出,作品呈現樸實莊嚴,親子共同創作陶偶及畫作上自在的表情,內心樸實寧靜的呈現,以歡喜心結緣,日常中可以用茶道,生活中有禪,和家人當下凝聚在一起,代表一雙手、一塊土創作出無限豐富生命及想像,期待可以帶給大眾內在心靈的藝術饗宴。 黃愷絮表示,很開心在基隆展覽,從創作者到媽媽的角色轉換,這次加上了女兒繪畫的圖案躍上茶器及陶偶,創作公仔時有不同的感受,投射在樣貌上是呈現自然與溫暖,動物、人偶的創作是每個不同時期承載心境的新領悟,在創作時思考著當下的感受融入雅素的氛圍,自許為作夢的人,想要想做溫暖的人,此次展出特別的創作佛像系列有騎乘白象的普賢菩薩及西班牙土黑灰色小佛像。 張皓硯表示,茶器是生活上使用,以柴灰、多色及大地色的面向,延續他跟大自然與器物的對話,以「記憶」為名是傳達全家一起創作陶土捏造不同的感受,很榮幸這次可以跟家人一起創作展出。 導覽時,老師介紹從土塊形塑出人生百態,將信念揉進,磨圓棱角佐以謙卑,1260°C高溫及1,080分鍾的焠煉真我,柴燒及木灰器物的自然對話,黑土、花器及茶席器具堆疊展現,是空間及時間使用的回饋出來,每個時期不同的轉變,出窯時是最快樂的時候。希望運用在地特色素材結合,石見坊工作室理念是一塊土、一雙手、一器物,實踐純粹手感,傳達器物與大自然簡單、質樸與溫潤。 展期即日起至10月28日結束,邀請大眾共同來參與。
佛光童軍歡喜木頭車大賽 聚岡山講堂顯身手
2025-09-15消防署全國宣導種子教官獲贈《365日》 閱讀智慧化世益人
2025-09-15蔣萬安啟動「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 佛光人齊聚共襄盛舉
2025-09-15來自三好的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徒眾講習會展出
2025-09-15《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心悟道
2025-09-15倫敦佛光山舉辦卵巢癌健康講座 提升認知並籌募善款助科研
2025-09-14東京佛光山寺 弘揚人間佛教深化跨宗教交流
2025-09-14地區醫院系統宗教關懷義工培訓 多倫多佛光人參與
2025-09-14文化遇上信仰 佛光醒獅團亮相《來馬過新年》
2025-09-14法寶寺「好苗子幸褔學堂」互動英語課程開學 擴展多元學習領域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