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蓮淨苑舉辦公益音樂會 人間有愛音緣傳情
【人間社 張泓琳 金門報導】2025-09-03佛光山金蓮淨苑8月31日在金門縣大同之家舉辦「人間有愛.音緣傳情」慈善音樂會,由金門佛光合唱團、金門佛光童軍團及金蓮淨苑吉祥鼓團,為院內長輩們帶來精彩的演出。大同之家主任王麗娟、院內長者及金門佛光人共110人參與這場音樂饗宴。 金門佛光合唱團演唱人間音緣歌曲、金門佛光童軍團表演「有佛法就有辦法」律動及旗舞、吉祥鼓團員為大眾演奏悠揚的曲目。在欣賞音樂會的同時,邀請「茶淞.茶空間」的專業茶師暨佛光會員翁婕菱,到現場為老人家們泡上淡雅清香的好茶,由佛光童軍們為長者及與會貴賓們奉上,大眾一邊品茗,一邊欣賞節目表演,度過賞心悅目的午後時光。 對於金蓮淨苑的公益演出,王麗娟深表感謝,回贈感謝狀,答謝眾人為院內長輩帶來歡樂。她表示,金蓮淨苑住持滿慈法師去年接受木章訓練,順利成為「木章持有人」,她讚許滿慈法師將人間佛教落實在生活中的理念,而到場演出的不只有成年人,還有童軍團的孩子們,這也是現在一直在提倡的文化教育。 在欣賞節目表演的同時,大同之家長者手裡接過佛光童軍獻上的一杯茶,有人臉露歡喜,也有人感動落淚,從最有溫度的關懷活動,體會到金門佛光人的熱情與溫暖,尤其看到童軍,更覺得生命的活力。 滿慈法師表示,藉由金門佛光合唱團成立周年的因緣,金門佛光人決議舉辦一場慈善音樂會,在大同之家演出,深具意義。演唱的歌曲都是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填詞,藉此懷念感恩大師,讓更多人聽到人間音緣,將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散播於人間。
相關新聞
-
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出版 探討應用管理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澳洲南天大學共同出版的《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Studi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VII: Buddhist Management(人間佛教管理與應用)問世,從企業、教育、僧團及自我等各方面的管理,以及建立人間淨土等主題,探討人間佛教的管理學與領導,啟發讀者將人間佛教理論應用於日常生活。 編者於序言中指出,本冊的核心觀點延續星雲大師的思想──「管理之道,首先在於自心的管理」。唯有能夠調御自心的領導者,方能有效地帶領他人。這一點貫穿於全書各篇文章,成為一條連結傳統佛理與現代管理的思想主線。 《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含十二篇論文,內容涵蓋應用管理議題,包含星雲大師講述〈普門品 〉中觀世音菩薩的管理法門和《善生經》的青少年自我管理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等7位專家學者撰寫的論文,從自我到他人、個人到團體層層遞進,乃至建設人間淨土等方面,討論人間佛教的管理與應用,並以佛光山為例。書中首先探討自我內心的修行對管理他人的重要,接著討論人間生活禪對情緒管理的助益;接著敘述人間佛教如何型塑企業文化,並從佛法與西方哲學的角度,檢驗成癮的問題,再從正業、六度等佛法義理談企業管理,進而建設人間淨土。 本論文集系列最大特色,是全球團隊集體創作。2017年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南天大學合作,每年出版一冊英文論文集,由妙光法師、覺瑋法師及主編Michael Murphy帶領澳洲、美國、新加坡、香港等11個國家地區近30位國際義工翻譯及編輯,團隊英譯效率及高品質令人讚嘆。 七冊論文集共收錄89篇文章,電子版讀者來自全球美國、澳洲、英國、印度、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等多個國家地區。論文集促進人間佛教學術交流,隨著論文集流通,亦提高美國、澳洲等地的西方學者應邀出席人間佛教學術論壇及活動的意願,使學者透過交流更加關注人間佛教,進而挖掘人間佛教更多面向,為推動國際弘法增益不少。 《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的問世承載深意,期能跨越語言隔閡,促進東西方佛學研究相互交流,將人間佛教的課題及研究熱忱帶到英語學界,讓西方學者、研究員等更認識人間佛教的歷史定位和價值。 電子版免費下載: https://reurl.cc/xv55DN http://journal.nantien.edu.au 實體書洽購:佛光文化 https://www.fgsbooks.com.tw/product/1012
-
新馬寺親子講座 父母把「尊重小孩」養成習慣
150名渴望探索兒童心理與思惟模式的家長及孩童們,9月1日到佛光山新馬寺,參與一場「聽孩子說,用心思考」–向小孩學習的兒童哲學親子講座及閱讀書展。 講座會誠邀台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致力於推廣兒童哲學超過40年的楊茂秀老師主講。楊老師曾在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舉辦培訓與工作坊,於國際兒童哲學社群中享有盛譽。 他長期與學校、圖書館、文化機構合作,推動兒童哲學社群的建立與教師培訓,透過提問、對話、反思,讓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批判思考與關懷他人的能力。 楊茂秀以開放現場提問、分享故事作為回答的方式,進行講座會。會上,家長們熱絡提問,如:如何鼓勵孩子寫作、如何教導孩子不亂發脾氣?楊老師先會提醒家長,這些提問的根源,是來自大人還是小孩?他鼓勵孩子的創作,大人不但不應介入,更要把「尊重小孩」養成習慣。 楊茂秀也提出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亂發脾氣或頂嘴等問題,大人應反思從孩子的思惟中,學習思惟模式。 出席講座會的多是年輕父母或爺爺奶奶,孩童也佔了全場聽眾的一半人數。林慧君除了陪伴六年級的兒子出席,也把鄰居4位小孩帶來聽講。她受訪時表示,希望小孩也趁著公共假期,聽故事長智慧。 陳智誠及黃愛玲夫婦為家中2位兒子來聽親子講座,希望獲取更多親子互動的訊息,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 人本分會督導葉仕禎為家中3位孫子而來,她認為現在兒童不容易讓人了解,的確需要進修,才能勝任奶奶的職責。 從事親子共讀課程工作者吳曉萍,也帶著自家及鄰居的孩子來聽講座。她正著手籌辦學齡前親子閱讀活動,認為透過閱讀與故事敘說,是親子互動的重要捷徑。
-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隆重推出 叢林常識邁向國際
《僧事百講》是一部近代中國佛教叢林制度的百科全書,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親自講述。在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的領導下,特別推出英文版套書,向國際人士介紹傳統中國佛教叢林制度沿革、內涵與精神,有助國際人士認識與理解中國佛教的制度及其背後意義。 星雲大師將畢生叢林參學、弘法利生的智慧,在書中傾囊講授。全書有僧侶應學的儀禮、抱持的理念、在家居士應確立的學佛階次與正確觀念,並提出佛教未來發展的方向。英文版完整翻譯103講內容,保留原書問答的模式,讓讀者透過問題意識了解叢林百事。本套書有四大特色:一、是僧侶用物的解釋;二、是佛門法事的說明;三、是親近佛門的常識;四、是佛教傳播的文化。 此英文版套書合共七冊:首六冊依原文,從制度管理、出家戒法、道場行事、集會共修、組織管理、佛教推展六個面向,深入淺出的講解佛門各種制度及其背後的深意,為讀者開啟理解佛教和寺院各種行事的大門。 英文版特別編輯第七冊《詞彙選》,收入全書3000則佛學名相,包含叢林職稱、寺名、人名、法器、道場行事等;以及150則叢林用語、詩詞,並設英漢、漢英詞彙對照表及專章收錄詩偈用語,方便讀者快速查閱。 為便於讀者理解,英文版中佛學名相附有中文原文( 例如「Abbot」:方丈/住持)。源於印度之名相則以梵文呈現(例如:「Karmadana」維那 )。部分文化專有名相因無完全對應英文譯名,則採用漢語拼音轉寫並輔以語境解釋(例如:「haiqing」海青lit.ceremonial robes)。此外,本套書較為特殊的,是大量寺院行政與叢林職稱,此類用語為首字母大寫,以區別其他名相(例如:Robe-and-Bowl衣鉢)。全書透過這些細緻安排,協助讀者更輕鬆迅速地領略箇中智慧。 《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由來自澳洲、美國、馬來西亞等30位青年發心加入翻譯、編輯及插畫團隊,每2周進行線上會議,詳細討論理解後,再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向國際讀者介紹漢傳佛教叢林及其精神。這套書不僅體現佛光山集體創作及傳承的精神,更標誌著漢傳佛教制度走向國際的重要突破,令全球英語讀者深入理解僧團運作模式與精神內涵,提供清晰而系統的指南。 洽購:佛光文化 https://www.fgsbooks.com.tw/product/1015
-
三重禪淨中心民歌響起 懷舊旋律觸動人心
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多功能藝文空間,7月11日舉辦首場「拾光樂引」音樂賞析廣獲好評,第二場「民歌響起」籌劃數月之後,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三和一分會會長何瑞玉承擔、接引下,一場別開生面具有演唱會級水準的音樂饗宴華麗登場,近200位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聆聽用音聲唱出的生命感動。 演出由崇右民謠社傾情呈現,主持人林建士以幽默生動的串場,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隧道,重溫民歌的純真與感動。音樂總監方振坤精心編排曲目,錄影導播施承忠專業掌控畫面,確保整體呈現臻於完美。其中娃娃隊、長笛團隊與台語歌手高巾婷的獻唱,更為晚會增添亮點與驚喜。 音樂會曲目橫跨不同年代與語言,將大家的回憶一一喚醒。〈木棉道〉、〈秋蟬〉、〈海裡來的沙〉等民謠,讓人回味青春時光;台語經典〈無言花〉唱出濃濃鄉情;國際名曲〈Hotel California〉則展現跨越文化的交流。最後,安可曲〈守著陽光守著你〉,全場觀眾隨之合唱,氣氛推至最高潮。 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在會中表示,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穿透力,能讓人們在旋律中帶來內心的悸動;而歌詞中勵志向上的鼓舞,更能傳遞溫暖和希望。透過音樂的橋梁,佛法變得更加親民,從經典教義轉化為溫潤人心的旋律。民歌陪伴著許多人成長,每當熟悉旋律響起,總能勾起心中那份懷舊的溫暖與深深的感動。 現場觀眾在樂音中,彷彿穿梭回到人生不同的階段,許多人在旋律裡找回青春的記憶與生活的感動。有觀眾表示,這些歌曲不僅是音樂,更像是生命中的註腳,提醒自己要珍惜當下、守護心中的善與美。 朱美參督導長對演出讚不絕口,演出團隊的專業水準令人驚艷,音響設備更是堪比大型演唱會規格。她特別感謝常住的用心安排,讓參與者能在莊嚴的道場空間中,享受媲美專業劇院的音樂饗宴。林純美督導分享,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齋堂,卻能營造出溫馨和諧的氛圍,甚至具備國際水準的演唱效果,真是難能可貴。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聽覺享受,更是心靈的交流,讓佛教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散發出無限生命力。 此次「民歌響起」不僅延續「拾光樂引」首場的熱情,更深化人間佛教「以文化弘法」的精神內涵。透過音樂的感染力,大眾在旋律中重溫往日美好,也在歌聲裡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與慈悲。這場音樂會,不只是文化活動,更是一次心靈洗滌,成為社區民眾共同珍藏的溫暖回憶。
曼城佛光人繪彩畫展頒獎典禮 展現學員無限藝術潛能
2025-09-04大甲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從吸毒看健康人生」向毒說「NO」
2025-09-04紐約道場茶行者培訓 茶道中體悟佛法生活智慧
2025-09-04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
2025-09-04佛光山義工會「義期一會」 跨越時空的信仰與交流
2025-09-04南所高牆暌違6年 重啟佛光普照因緣
2025-09-04澳門兒童夏令營圓滿結業 家長認同三好理念
2025-09-04兵南邦分會抄經修持 專注當下淨化心靈
2025-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3
2025-09-04紐西蘭北島協會人間佛教講習會 提升信仰能量成為智慧行者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