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畢業季謝師長恩 普中學生用料理說愛
2016-05-27
展現在校學習成果,就是最好的謝師宴。高雄市大樹區普門中學觀光科、餐飲科畢業班首度聯手,5月27日在藝文大樓推出「教學成果展暨感恩親師餐會」,向老師和家長獻上澎湃的料理、手作創意點心、無微不至的桌邊服務和輕鬆歡樂的表演節目。感動的媽媽不吝稱讚自己的兒子「很優秀」,更有爸爸大聲向雙胞胎女兒喊話:「妳們倆是我們家的驕傲!」洋溢感恩之情的餐會,溫馨十足。
兩班共55名畢業生,主動向校方提出舉辦感恩餐會的構想,從企劃、邀請、採購、料理、場布、服務、主持、表演,全部一手包辦,有的穿全白大廚制服,有的是白搭黑俐落餐服,全場忙碌穿梭,頗具專業架式。校長蔡清波滿意之餘,恭喜學生「賺到寶貴的學習機會」;看著自己調教3年的學生展現獨當一面的能力,餐飲科創科老師李佳娜深感安慰,期許學生活用所學,走出就業活路。
「展現3年所學,就是最好的謝師宴。」普中董事長慧傳法師表示,20年前就期望技職部學生能一展手藝,表達對老師和家長的感謝,沒想到20年後這個夢想由觀光科和餐旅科攜手實現,值得高興,也代表普中的進步。
慧傳法師勉勵學生,除了學得好手藝、好學問,更要培養以「四給」為核心的服務精神,提昇「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人文素養,在職場舞台上自能大顯神通,並贏得尊敬。
餐飲科蔡佳曄的媽媽說,普中3年,孩子最大的改變是獨立自主、主動做家事、溫和不驕縱,思想成熟多了。觀光科王致強的媽媽則說,孩子從原本「被霸凌的對象」,成為今日有教養、善良、會照顧人的「優秀青年」,讓她覺得很驕傲,並當場給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普中最年輕的餐飲科終於有了畢業生,這場由餐飲、觀光首度合作舉辦的感恩餐會,讓活動總召楊伯勳和黃芷琳責任格外重大。黃芷琳希望「用感恩的心去呈現」,也讓社區更認識普中。楊伯勳則希望透過這場活動,展現普中人的團結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新住民的楊伯勳,入學時對自己毫無信心,在老師殷殷教導下,克服內在恐懼,主動參與大大小小各種活動,學習「把面子丟一邊」,勇敢說話表達;而今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台風穩健。脫胎換骨的他,最珍惜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成長機會。
「這群孩子的亮點是,不見得會讀書,但很會做事、做人!」餐飲科老師李佳娜自豪地說,她一直期望孩子不只學手藝,更要懂得飲水思源,成為有理念、有涵養的從業人員,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作出區隔。因此她也力推蔬食課程,讓學生深入了解蔬食背後的慈悲、護生理念,擺脫匠氣,才有機會成為烹飪大師、藝術家。
「慈悲心,是蔬食最重要的信念。」蔬食指導老師李則毅肯定孩子3年的學習,除了更認識蔬食食材、搭配與變化,更重要的是心慢慢靜了下來,「心能平靜,用心做,就能做出好料理」。
以繁星上榜高雄餐旅大學的洪如逸表示,學校特別開設蔬食課程,讓她大開眼界,原來「蔬食可以這麼不平凡、多樣化」,一點也不輸葷食。期望接受培訓成為蔬食店店長的林玉立則說,自己原本很內向,一直「踏不出去」,在老師鼓勵下,透過多學習、多參加活動累積能量,如今是師生眼中「熱心服務、不計較」的餐管強人,已能淡定面對餐飲事務的繁雜與多變。
兩班共55名畢業生,主動向校方提出舉辦感恩餐會的構想,從企劃、邀請、採購、料理、場布、服務、主持、表演,全部一手包辦,有的穿全白大廚制服,有的是白搭黑俐落餐服,全場忙碌穿梭,頗具專業架式。校長蔡清波滿意之餘,恭喜學生「賺到寶貴的學習機會」;看著自己調教3年的學生展現獨當一面的能力,餐飲科創科老師李佳娜深感安慰,期許學生活用所學,走出就業活路。
「展現3年所學,就是最好的謝師宴。」普中董事長慧傳法師表示,20年前就期望技職部學生能一展手藝,表達對老師和家長的感謝,沒想到20年後這個夢想由觀光科和餐旅科攜手實現,值得高興,也代表普中的進步。
慧傳法師勉勵學生,除了學得好手藝、好學問,更要培養以「四給」為核心的服務精神,提昇「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人文素養,在職場舞台上自能大顯神通,並贏得尊敬。
餐飲科蔡佳曄的媽媽說,普中3年,孩子最大的改變是獨立自主、主動做家事、溫和不驕縱,思想成熟多了。觀光科王致強的媽媽則說,孩子從原本「被霸凌的對象」,成為今日有教養、善良、會照顧人的「優秀青年」,讓她覺得很驕傲,並當場給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普中最年輕的餐飲科終於有了畢業生,這場由餐飲、觀光首度合作舉辦的感恩餐會,讓活動總召楊伯勳和黃芷琳責任格外重大。黃芷琳希望「用感恩的心去呈現」,也讓社區更認識普中。楊伯勳則希望透過這場活動,展現普中人的團結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新住民的楊伯勳,入學時對自己毫無信心,在老師殷殷教導下,克服內在恐懼,主動參與大大小小各種活動,學習「把面子丟一邊」,勇敢說話表達;而今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台風穩健。脫胎換骨的他,最珍惜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成長機會。
「這群孩子的亮點是,不見得會讀書,但很會做事、做人!」餐飲科老師李佳娜自豪地說,她一直期望孩子不只學手藝,更要懂得飲水思源,成為有理念、有涵養的從業人員,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作出區隔。因此她也力推蔬食課程,讓學生深入了解蔬食背後的慈悲、護生理念,擺脫匠氣,才有機會成為烹飪大師、藝術家。
「慈悲心,是蔬食最重要的信念。」蔬食指導老師李則毅肯定孩子3年的學習,除了更認識蔬食食材、搭配與變化,更重要的是心慢慢靜了下來,「心能平靜,用心做,就能做出好料理」。
以繁星上榜高雄餐旅大學的洪如逸表示,學校特別開設蔬食課程,讓她大開眼界,原來「蔬食可以這麼不平凡、多樣化」,一點也不輸葷食。期望接受培訓成為蔬食店店長的林玉立則說,自己原本很內向,一直「踏不出去」,在老師鼓勵下,透過多學習、多參加活動累積能量,如今是師生眼中「熱心服務、不計較」的餐管強人,已能淡定面對餐飲事務的繁雜與多變。
最新消息
佛大實習團隊拍攝紀錄片 見證光明大學青年翻轉人生
2025-06-2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探討當代社會議題
2025-06-23高歌學中文 中天學校成果展示
2025-06-23妙法寺佛學講座 閱讀福報轉動心輪
2025-06-23《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7
2025-06-23北市南四區佛光人舉辦Vegrun公益路跑 跑出愛跑出幸福
2025-06-22六月義工日 鼓勵義工心悅誠福
2025-06-22普門寺佛光人在基隆淨灘又淨山 展現環保愛地球的精神
2025-06-22新營講堂幸福生活講座 後壁長安社區談養生
2025-06-22西來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喜獲法寶信仰傳承
2025-06-22
相
關
消
息